皇帝一倡導,地方官自然不甘落後,紛紛依據“中央政策”的框架,因地製宜出台了一係列助推移民運動開展的政策。
四川巡撫張德地提出了更加積極的獎勵官員的辦法:“臣更有請者,無論本省外省文武各官,有能招民30家入川安插成都各州縣者,量與記錄一次,有能招60家者,量與記錄二次,或至百家者,不論俸滿即準升轉。”
張德地身為地方官員,深知移民墾荒的緊迫性。由於措施得當,成效顯著,後被“中央政府”授予工部尚書頭銜。
蔡毓榮在擔任四川湖廣總督五年間,由於招徠移民有功,在康熙十三年,以“以招民墾荒功,加兵部尚書”職。
此外,四川巡撫年羹堯,保舉蓬溪知縣徐纘功,因其在任內安插移民1200多戶,功勞得到後人的認可。新津縣知縣常久經,原是陝西洋縣進士,後任職於新津縣,因其招徠移民墾荒,體恤民苦,民眾稱譽為有“真父母之銘”,因而以突出的政績流傳後世。
但是,隨著移民政策的實施,大批移民進入了巴蜀地區之後,移民進程中的許多矛盾就暴露了出來。康熙年間,一官員對“招民三百例即升官”的政策提出質疑,如果地方官員為了升官發財,隻圖虛報招民墾荒的成果,那麼由此產生的沉重稅賦最終會落到農民頭上,其結果是官員得利百姓遭殃。當時,種種徇私舞弊、發移民財的官員不是少數。
清朝初期,全國各地開墾的荒地征收賦稅均是“三年起科”。所謂的“起科”,就是征收新墾荒地的錢糧賦稅的起始時間。
到了康熙年間,下詔對入川移民實行“五年起科”;到了雍正元年,為鼓勵對山區荒地的開墾,特別規定“荒田耕種,六年起科,荒地耕種,十年起科”;乾隆五年,皇帝又頒旨:“零星土地聽民開墾,永免升科。”
這幾代皇帝所頒布的優惠賦稅政策,極大地鼓舞了民心,充分調動了移民的積極性。
但是,這個政策也有負效應。不少移民進入巴蜀地區開荒之前,把老家的田產地畝悉數變賣,等到5年“起科”優惠政策期滿之時,移民就回到湖廣地區要回自己的房屋地產,由此而引起的爭訟很快波及到湖廣和四川省。官場有舞弊,移民也有不少人鑽政策的空子,這兩類情況相當普遍。
盡管“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政策出了不少問題,但清王朝對移民采取冷靜而寬容的態度,以安定為本,以“撫綏而安全”為基本前提。
但對“地方官吏,坐視百姓之遠徙異鄉,而不知軫念,斷不可不加懲戒”。
對移民寬,對官吏嚴,也是當時清政府在移民運動中的一大特色。
即或是修改和調整移民政策,也是在“以愛養百姓為務”的前提下進行,對百姓充滿了體恤和關懷之意。
中國曆史上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隻有兩個:一是元朝,蒙古族統治中國97年;二是清朝,滿族統治中國達268年。這是一個史學家、社會學家仍在不斷研究的課題。為什麼一個少數民族,能在一個以漢族為絕大多數的國度統治200多年?除了軍事上的強悍和曆史機遇之處,這與前期幾位皇帝治國安邦的策略有極其重要的關係。
清朝的幾位皇帝在“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出現極為複雜的局麵時,提出了“安民為先”、“裕民為上”、“便民為要”的治蜀方略,這不能不說是當時執政者的一大奇跡。
清王朝的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四個皇帝皆是鐵腕人物,采取的也是鐵腕政策。他們從強迫移民開始到自發性移民、主動移民的大潮形成,也是頗費周折、煞費苦心。
從史料中看,“湖廣填四川”的移民運動持續了100多年,除前期“武裝解送”移民進入巴蜀,後期絕大部分是主動移民。這些移民對恢複巴蜀經濟,醫治戰爭、瘟疫、災害留下的創痕發揮了巨大作用,為創造曆史上著名的“康雍乾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分析一下300年前的移民運動不難看出,要大規模遷移非自願移民,政府必須唱主角,沒有政府的“鐵腕兒”,幾乎不可能進行大規模非自願移民;而要把被動移民演變為主動移民,這是在政府一係列“安民”措施的作用下,移民認為比原來故鄉生活好,所以才鼓動更多的移民進入四川。移民能在一塊陌生的土地上生存、生活下去,絕非兩三年、七八年就能做到。真正讓移民紮下根來,使移民在生活質量上必須有所改變,這又是一個漫長、艱辛的過程。
由於把官員們的政績、升遷、獎懲與移民墾荒結合了起來,極大地調動了地方官員的熱情和積極性。有的地方官為組織男、婦移民全力墾荒種地,竟做起了托幼等後勤工作:“男婦出耕,送幼子於署,官為視弄之,至夜引回。”為幫助移民,官府當做托兒所幼兒園,負責煮飯喂孩子,這在當時民見官就“下跪作揖”的封建王朝,真是不可想象的一番景象。
清王朝移民運動的一個有力主張,就是要迅速恢複移民的生產、生活,不論是移民還是政府,“剃頭挑子一頭熱”不行,還得“兩情相悅”。
今天,我們進行艱苦卓絕的三峽大移民,重慶市政府製定的獎懲規則與古人有驚人的巧合。如重慶市市長、副市長分別與區、縣長和分管移民工作的副區長、副縣長簽訂了責任狀,完成任務則獎,完不成任務則實行懲戒。
三峽移民從1985年試點,1993年正式開始移民算起,要到2008年才能結束,時間長,跨度大。如果一個人大學畢業之後就從事移民工作,到2009年移民搬遷結束,他的“娃兒也大學畢業了”。但是,搬遷結束隻是“移民工作萬裏長征走完了第一步”,移民搬遷過後的穩定、發展,逐步走向安康,卻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
重慶市政府為保證移民工作的連續性和移民幹部的相對穩定性,防止在任的地方官員突擊使用移民資金,把移民任務拋給後來人,政府對移民區的幹部許諾,凡是移民幹部政績突出者,可以實行提職不離崗,仍幹移民工作的老本行。
2005年,就有開縣移民局黨組書記陳能文、奉節縣移民局局長孫開武、忠縣移民局局長楊文祥等人提職不離崗。
當然,要執行這些規定也有難度,有的人就不理解。一位教授公開質疑,幹部已搬掉鐵椅子,廢除終身製,重慶庫區的移民幹部提職不離崗,是不是一種變相的終身製?
三峽百萬移民是一個超大型的複雜工程,從某種意義上講,移民官員和移民是構成這個工程的主要細胞。要激活細胞,調動積極性,把“被動型”的移民變為“主動型”的移民,則需要更多的研究如何刺激百萬移民這個大細胞。
古時的“湖廣填四川”的移民運動,清王朝為大量招徠移民,安定和安置好移民,使被動入川的移民向主動移民過渡,為此製定了一係列“安民”、“惠民”的優惠政策。
如對土地所有權的確認就是一項有力舉措。康熙二十九年,清王朝製定了“凡流寓情願,墾荒居住者,將地畝永給為業”。這一“招法”,收效大為顯著,入川移民絡繹不絕。雍正六年,“中央政府”又細化、補充了土地所有權的規定,給移民吃了一顆“定心丸”。
三峽庫區在安置農村移民之前,就大規模調整土地,雖說是“一平二調”,但讓每戶移民都有一塊屬於自己耕作的土地。這是從根本上解決了移民“無地不穩”的做法。讓農民“耕者有其地,居者有其房”,對穩定庫區農村移民的基本生活,發揮了“一塊奠基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