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朝還在移民戶籍權、子女入學、考試等方麵為移民提供諸多便利。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鼓勵移民安家落業,擁有戶籍權,可及時在四川趕科赴考,並優惠“蜀省流寓之民,有開墾田土納糧當差者,應準其弟子在川一體考試,著為例”。

今天,國家政府也為三峽庫區的教育提供了諸多優惠和便利條件,移民區的子女高考一律加5分,使不少徘徊在高考分數線邊緣的移民子女,轉瞬間破涕為笑,並昂首挺胸進入高等學府接受高等教育。

2004年6月25日中午,長航“江山19號”輪滿載外遷移民駛過波光粼粼的南京長江大橋,移民子女譚俊考上大學的消息在船上不脛而走。

搬遷之前,譚俊家住重慶市萬州區太龍鎮龍門村1組,這次要外遷到江蘇省通州市川港鎮川北村15組。因此,在填報高考誌願時,譚俊就毫不猶豫首選了南京的一所大學,因為,這裏離新家鄉近一些。

輪船自22日上午從萬州港啟碇,譚俊一家人淚別故鄉之後,都惦記著高考成績的事。重慶市為了方便移民在外遷過程中查詢高考成績,專門開通了手機短信息查分係統,並在第一時間把高考信息告知這些遷徙途中的移民考生。

多少次查詢,多少次等待,譚俊在24日淩晨0點45分才收到了高考成績。他實際得分449分,比重慶市劃定的一般本科分數線低一分,但是,國家為移民子女加5分的政策就使他躍上了一般本科的錄取線。

24日晚,重慶劃定分數線,25日淩晨0點55分,譚俊就收到了詳細信息。於是,他激動得淚水漣漣地頻頻給同學發短信息,告訴同學們他可以讀一般本科啦。

在船上,最高興的要數萬州區移民局局長鍾吉鵬,他到404房間來對譚俊一家人不停地恭喜,他提醒太龍鎮的幹部說,明天譚俊到江蘇新家後,一定要好好為他慶祝一番。

對移民局長來說,還有什麼比移民子女考上大學更高興呢?

涪陵區移民老孫的孩子高考差4分上錄取線,加上5分就超過錄取線1分。他說,正是這5分“救了孩子的命”。

庫區不少移民家庭、移民考生享受到了高考政策的優惠。我在庫區上下采訪,許多移民提起這項優惠政策就讚不絕口。別小看這5分啊,他改變了多少移民子女的命運?減去了多少移民心中的憂煩?

清王朝入關一統江山之後,是一個新生的政權,在當時可以說是“百業待舉,百廢待興”,在醫治戰爭創傷、恢複生產的同時開展大規模的移民運動,決策層可以說是下了很大的決心:移民運動隻許成功不許失敗。

清王朝上下都知道,要讓從異鄉遷到巴蜀地區的移民多“拓荒種地”,安心生產,讓其生存條件迅速得到改善,就要實行一係列的政策傾斜和強有力的扶持。首要的就是減免賦稅吸引移民和穩定移民的生活,讓移民搬到新家後,家庭經濟有一個休養生息的“喘息期”。為安置好移民,官府還提供牛種、口糧、補貼銀子等經濟方式,全力撫助移民。順治皇帝準許“四川荒地,官給牛種,聽民開荒,酌量補還價值”。

雍正五年,川陝總督嶽鍾琪就兩湖、兩廣、江西等地逃荒者已達數萬戶的實際情況,奏“請開招民事例,給窮民牛具籽種,令其開墾荒地”。雍正皇帝迅速批準,並調撥10萬銀兩入川應用。

第二年春天,戶部又批準四川巡撫張德疏奏,對入蜀開墾荒地的移民人戶“應給牛種口糧,照滇省之例,每戶給銀12兩,仍令五戶環保。所領牛種價銀,統於原籍地方官迄賠,免其在川扣還”。

每戶給12兩銀子,這在當時可是一筆大數目。直接把扶持移民的銀兩發到戶,對激勵人心、深入持久地開展移民運動“恢複山河經濟”發揮了難以估量的作用。

從以上可以看出,前清的移民政策並非是一成不變的,政府根據各個時期移民運動發展的不同特點,不斷地調控移民政策,傾力扶持移民,使移民之浪潮跌宕起伏,多姿多彩。

我們今天進行三峽百萬大移民,除了已基本建立獎勵移民官員的激勵機製,還要從鼓勵移民搬遷安置和生活穩定的實際出發,製定出一些使移民群眾能瞧得見的、摸得著的、“能夠吹糠見米”的扶持政策。

前清移民運動成功的經驗告訴我們,激活每一個細胞,絕非小事。調動每一個移民的積極性,沒有“大動作”是不行的。

史學家認為,清王朝前期的“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改變了漢、唐以來由北向南移民的格局,開創了由東向西(包括由南向北)大移民的先例,實現了由政府強製移民到支持鼓勵性政策移民的轉變,由被動的政治性移民向自發性經濟移民的轉變,把我國人口空間移動的特點、格局和規律表現得最為充分。對巴蜀地區的社會結構和社會麵貌產生了強烈的震蕩和衝擊,完成了一次重塑,其錯綜複雜性、文化多元格局與豐富多彩性特點的形成,是長期曆史積澱的結果。

借鑒前清時期移民運動的經驗,對今天如何妥善地安置三峽百萬移民,是一項值得認真探究的重大課題。

從重慶庫區來看,曆史上就有六次大移民,而這六次移民運動幾乎無一例外地推動了社會經濟向前發展。

秦國鼎盛時期,興兵滅亡了巴蜀。當時秦國大約有5萬移民進入巴蜀地區,這是史書上記載的第一次移民運動。

第二次移民大約是在西晉末年,北方人舉家南遷,陝、甘等地成千上萬移民離鄉背井,攜妻帶子,翻越秦嶺,經長途跋涉後抵達巴蜀,開始墾荒種田,養家糊口。第三次移民發生在北宋初年。第四次移民發生在元末明初。第五次移民就是著名的前清時期“湖廣填四川”,這次移民運動延續了100多年,川東地區就接納移民95萬人,移民總數180萬人。

“湖廣填四川”的移民運動,對重慶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都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至今,在重慶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這種“雜交”文化的延續。大規模的移民運動,對移民個人和移民區,是一次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機會。政府開展的移民運動,政府就會“給銀子”、覓良策,這實際上就給移民地區提供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

第六次移民是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長江流域、黃河流域、東三省以及全國各地的“非自願移民”為躲避戰爭,如洪流般地湧向四川。

據統計,當時四川、重慶的移民超過700萬人。作為戰時首都的重慶,集中了全國各階層的不少英才,同時也集中了大量難民。躲避戰爭的人們除了帶來了金銀細軟,還帶來了生產技術,謀生手段和各種風俗文化。各地的語言、各地的飲食、各地的衣著、各地的言談舉止,無不相互影響著、滲透著,使中國各地的文化、各民族的文化,在重慶形成了一次空前的大交流、大融會。

一般來說,“雜交”總是好的,“雜交”總有優勢。

從曆史上看,大規模移民也不失為一種促進經濟發展、重塑社會的特殊方式。但是,還要製定出一係列安民政策,做到利民、惠民,才能使社會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