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區清溪、南沱兩個鄉鎮,是相鄰的兩個三峽移民大鎮,在近10年來創造了一個“中國紀錄”,那就是江澤民、李鵬、朱鎔基、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等中國最高決策層幾個領導人,都到過清溪、南沱兩鎮調研庫區移民工作。

中央領導人到庫區對移民噓寒問暖,與他們拉家常。通過嘮家事、談國事,政府與移民群眾之間加強了溝通與融洽。許多思想不通的移民,打消了思想顧慮,積極配合當地政府主動搬遷。

2003年6月13日,三峽水庫135米蓄水成功!

2006年9月29日,三峽水庫成功蓄水156米!

中南海最高決策層沒有忘記為三峽水利工程做出巨大奉獻和犧牲的庫區人民,對庫區百萬移民的生存狀態和庫區經濟社會發展給予了高度的關注。

2002年10月,胡錦濤同誌在濛濛秋雨中前往豐都縣考察三峽庫區移民遷建情況。他對當地幹部說,移民工作是關係廣大移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三峽工程成敗的關鍵。一方麵,要加快移民遷建進度,確保三峽工程二期移民目標如期實現;另一方麵,要加快庫區經濟發展,幫助移民群眾廣開致富門路,使庫區移民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

2003年10月2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走進庫區的移民新區、對口支援企業、遷建學校、鄉村農舍,他與移民親切交談,詳細地詢問移民的生活、生產情況。

在這次考察中,溫家寶總理對庫區移民舍小家、為國家,犧牲了自己利益和庫區政府付出的艱苦努力給予充分肯定,但同時也指出,從總體上看,庫區的產業支撐不強,就業問題比較突出,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高,經濟社會發展和三峽工程建設的任務仍然相當繁重和艱巨,要以對國家、對人民、對曆史負責的精神,再接再厲,盡心盡責,團結協作,確保庫區移民安穩致富。

溫家寶總理要求在繼續做好移民安置的同時,要把工作重點放在發展庫區經濟,解決移民長遠生計問題上。

2003年4月上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到重慶考察;2003年5月中旬,當防治“非典”進入最關鍵的時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黃菊到庫區考察。2003年6月中旬和2004年7月上旬,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在一年左右的時間內,兩次走進三峽庫區,考察庫區經濟社會發展。2004年4月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副委員長王兆國,副委員長兼秘書長盛華仁一起走進三峽庫區,深入到廠礦企業、移民新區、學校和農戶家中,考察庫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吳邦國在任副總理時就分管三峽事務,幾乎每一年都要到三峽檢查移民工作。他指出,庫區一方麵要抓住機遇,發揮資源和區位優勢,培育經濟增長點,發展特色經濟,加強勞務派遣,繼續開展對口支援,吸引有影響力的企業來庫區投資辦廠,搞好旅遊資源的規劃建設和管理,大力發展旅遊業。但同時也要加強庫區環境生態建設,加強對地質災害的治理,以確保三峽庫區水資源的清潔安全,造福當代,蔭及子孫。2006年4月22日,溫家寶總理沿著長江岸邊蜿蜒起伏的山路,從重慶驅車近兩個小時,來到了南沱鎮的睦和村。寧靜的小山村因為總理的到來一下就熱鬧起來。總理走進移民群眾中間,親切地詢問移民安置補償是否落實,住房是否有所改善,看病有沒有保障,孩子上學是否還要交錢?

洪順快老人告訴總理,蓄水後他家的房子和土地都被淹了,政府補助了5萬元。如今,他住進了新房。地雖然少了,但種上柑橘,收入比以前多了。

溫家寶總理說,你們生活好,我才能安心。行至南沱鎮聯豐村六組,溫家寶讓司機停車,沿著山路向一戶農家小院走去。聞訊趕來的鄉親們將總理圍在庭院中間。村民葉德平告訴總理,六組有500多畝地,三峽工程蓄水到175米之後要淹掉114

畝。

“現在做了什麼準備?”

“主要是調整產業結構,在柑橘林中套種蔬菜,利用水塘搞好水產養殖。”

溫家寶總理說,農業結構調整核心問題是市場,關鍵是要讓農產品有銷路。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跟總理聊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