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9章 人生與機遇(1)(3 / 3)

柯尼利厄斯·範德比爾特從汽船航運業中看到了機會,於是做了一件令他所有的朋友驚奇的事:他放棄了自己當時欣欣向榮的生意,成為了第一批汽船船長中的一名,一年的薪水隻有1000美元。利文斯通和富爾頓擁有在紐約水域的唯一航運權,但範德比爾特認為這是違反憲法的,並堅決的與之進行鬥爭,直到這個不合理的特權被廢除。他很快就成為了一條汽船的船主。當政府為運送歐洲郵件的公司支付大筆津貼的時候,他已經開始提供免費運送服務了,而且服務質量更好。他的經營方式被廣泛接受,並以此迅速建立起了龐大的貨運和客運航運體係。

自那以後,當他預見到像我們這樣的國家鐵路運輸將有遠大的未來時,他又全力投入到鐵路事業中,為今天龐大的範德比爾特運輸體係奠定了基礎。

年輕的菲利普·阿默加入了龐大的四九人商隊,把他的所有家當裝在大棚車中,讓騾子拉著,穿越了“美國大戈壁”。努力的工作和穩定的收入使他慢慢有了些積蓄。6年後,他在密爾沃基開始了糧食和雜貨生意。9年後他掙了50萬美元。格蘭特將軍的“去裏奇蒙德”的命令使他看到了機會,於是在1864年的一個早晨,他敲開了普蘭金頓的門——他在當豬肉罐裝商時的合作夥伴。“我要坐下一班火車去紐約,”他說,“我要去清空自己的豬肉。格蘭特和謝爾曼要麵對反叛,豬肉價格要下跌到12美元一桶。”這是他的機會。他到了紐約以40美元一桶的價格大量出售豬肉,銷路好得不得了。精明的華爾街投機商嘲笑這個西部人,告訴他豬肉應該賣到60美元一桶,但阿默先生仍然繼續堅持原價銷售。隨著格蘭特將軍的繼續推進,裏奇蒙德陷落了,豬肉價格跌到了12美元一桶,而在這時候阿默先生已經掙了200萬美元。

洛克菲勒在石油行業中看到了自己的機會。他注意到這個國家許多人的照明狀況都很差。國內石油的儲藏量十分大,但是提煉工序卻十分粗糙,以至於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很差,而且不是十分安全。這就是洛克菲勒的機會。他與曾經在機械商店一同工作過的搬運工塞繆爾·安德魯斯搭檔,使用他的搭檔所發明的先進工藝,於1890年生產出了第一桶蒸餾油。他們的石油產品質量超群,很快生意就繁榮起來。他們這時又有了第三個搭檔,佛萊格勒先生,但安德魯斯很快就產生了不滿。“你到底想要些什麼?”洛克菲勒問道,安德魯斯隨意在一張紙上寫道:“100萬美元。”在24個小時內,洛克菲勒先生就給了他這麼一筆錢,並說道:“100萬美元還不值10塊錢。”20年後,這個在當時廠房和設備加在一起僅值1000美元的小煉油廠,發展成了標準石油聯合企業(美孚石油公司),資本額達9000萬美元,以每股價格190美元計算,其市場價值達到了1.5億美元。

這些都是抓住機會發大財的例子。幸好抓住了機會的還有新一代的電工技師、工程師、學者、藝術家、作家和詩人,他們從事著比掙錢高尚的職業。他們讓我們知道,財富不是奮鬥的終極目標,而隻是一個機會;富有也不是事業的高峰,而隻是小事一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