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的深情

□[中國]常躍強

母親賦予我生命。她隻有我一個兒子,不可謂不疼,也不可謂不嬌。然而好多年,母親對我總是淡淡的。起初我不甚了了。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才漸漸地對慈母之心有了一些理解。

恢複高考的第二年,我考上了大學,且還是個中文本科。在我那個偏僻的小村子裏,這是開天辟地第一個。左鄰右舍的道賀聲中,一片“嘖嘖”,“嘖嘖”裏還含著驚詫!嗜酒如命的父親,天天與鄉親喝到一醉方休。酒後吐真言:“沒事了,往後這就沒事了!”隨後便要我去親朋好友家一一拜別,那意思裏也帶有一點兒炫耀。隻有母親總是淡淡的,不見她多麼喜,也不見多麼愁。她戴了老花鏡,在暖暖秋陽裏給我縫新被子。我走過去,她聽見了我的腳步聲,目光從老花鏡上方探出來,淡淡地一笑,又繼續埋頭縫被子。我說:“媽,我要上大學去了!”母親說:“我知道了。”沒有鼓勵,沒有過高的期望,連聲音也是淡淡的。

上路的那天是個好晴天,母親提著提包送我出了大門。出大門也就是走了三五步,母親就把提包遞給我,說:“你走吧……”而後便是很決斷地轉身,硬朗朗地走回去,院裏葡萄架的葉子遮住了她的身子,我隻看見淡淡的身影。

在車站上,見一些同學的父親來送行,依依惜別,千叮嚀萬囑咐,父母和兒女的眼睛裏都注著一泡淚。我孤零零的,便覺得很委屈。上了車,我賭氣坐在一個角落裏,誰也不理,埋頭讀書。車開動了,一些同學掏出手絹擦那紅腫的眼睛。我反倒覺得赤條條無牽掛,心裏輕鬆,行動瀟灑!

大學四年,花開花落,一連串長得令人發膩的日子。讀書讀煩了,作文作累了,每每對窗呆坐便想起母親。小時候,母親一眼看不見我就滿街喊;喊不應,就往水井裏看,到池塘邊去找。我忽然猴一樣從哪個旮旯裏鑽出來,母親就笑罵一聲,巴掌揚起來要打,但落下來卻極輕,拍打掉沾了一身的泥……溫馨的回憶,常使一顆心陣陣發熱,淚就在不知不覺中從腮邊滑下來。於是便想立刻動身,風雨兼程,撲進母親的懷抱裏。當收拾提包的時候,母親淡淡的神情漸漸在我眼前幻現得清晰,心也就逐漸涼了,終於歎出一口氣……

我結婚後,偕妻回老家探望父母。正值隆冬,又下了大雪,天短夜長,一家人圍爐閑話。說起我當年上大學的事,母親就說:“你上大學以後,我做了一個噩夢,夢見你死了,我一哭哭了個沒氣……”妻子抿著嘴笑,父親笑得扭過臉去,連母親也忍不住笑了。隻有我笑不起來,甚感驚訝。聯想我剛到家那天,母親悄悄問我的那句話:“她也舍得燒一頓肉讓你吃嗎?”一霎時我若醍醐灌頂,恍然大悟。母親在我去上大學的那些漫長的日子裏,她該會如何的牽掛和思念她的兒子呀!她知道她的兒子是個心浮氣躁的人,這自然又給她添了一份擔心。母親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出嫁了還在農村。方圓三十裏路困住了她的腳步。在我上大學之前,母親隻進過一次縣城。以母親對外部世界的有限的認識,她不知道她兒子去上學的這個地方究竟有多大,是非多不多。日思夜想,坐臥難寧,思念伴著驚恐默默地鬱結在她的心裏。於是某一夜,噩夢就扇動著黑色的翅膀朝她飛來了。試想一個連媳婦舍不舍得讓她的兒子吃一頓肉菜都掛念著的母親,這樣的母親,活得該有多累呀!

盡管我是個微不足道的人,然而在母親的眼裏是金貴的。她最了解她的兒子,她知道她的兒子有一顆易於動情的心,怕兒子分心,不讓我牽掛她,才總是淡淡的。要硬下這樣的心腸,忍受這樣痛苦的折磨,需要多麼堅韌!

——這是平靜水麵下深處的激流啊!每天最好自尋煩惱,即便隻是芝麻大的小苦惱,也要煩惱一下。要不然,待到真正的大煩惱來臨時,你怎麼經受得住?

為何自討苦吃

□[美國]弗蘭克·蘇裏文

別人說:“快樂總比憂愁好。”而我說:“憂愁更勝快樂一籌。”請問,哪有像今天這樣充滿了憂愁的大好機會?既然如此,不好好發愁一下,怎能對得住自己?每天最好自尋煩惱,即便隻是芝麻大的小苦惱,也要煩惱一下。要不然,待到真正的大煩惱來臨時,你怎麼經受得住?

我可是出了名的自尋煩惱、自討苦吃的專家,憑這個稱號,現在提出幾點成功的心得:

憂愁須及時,不可拖延。你不能說,我今天不必憂愁,我太開心了,明天再發愁吧。但明天你要是更加開心,那又怎麼辦?

不要以為有人說你年輕,不應該憂愁。其實,開始憂愁越早越好。善於自尋煩惱的朋友十幾歲便開始了憂愁,這倒是個好現象。也不要方枘圓鑿,格格不入。覺著自己的脾氣適合那一類煩惱,然後順道而行,鍥而不舍。

也許你可能對自己說:“這麼一件小事,我值得為此煩惱嗎?”這種態度實在不可取。要知道,所有的大事都是由小事轉化過來的。例如,你對朋友可能說了不客氣或無聊的呆話,你曾否因此煩心?如能善為運用,這種思想就可使你終日寡歡。或者想想,他曾否故意說了得罪你的話?諸如此類的事,也可以使你一天到晚憂愁。

我最擅長於製造一些無聊的小煩惱,善加培養,把它釀成稱心如意的大煩惱。或許是我的想像力太過豐富。一封信寄出以後,我常常苦思:可曾貼了郵票?地址是否正確?直想到神智疲憊而後已。

不忽視傳統的煩惱,文明的命運問題和縫紉刺繡一樣,可以隨時拿出來憂愁一番。也不要忘記以你的健康為題,你可能以為目前身體很好,但是你也可以想像自己生了什麼病,建議你看幾本醫學書籍,我保證你至少會發現自己有幾種乃至十幾種病狀。

如果你是個天生的樂天派,任何書籍也無法使你找出病症。那總可以為家人或朋友煩心吧。我就知道有一位太太,為她獨生子的健康煩心了19年,而她卻從來未曾有過病痛。

對了,你還可以為了錢而發愁。方法很簡單:如果沒有錢,就為賺錢發愁;如果有錢,就為怕損失發愁。

不論如何,千萬別與那些勸你不要煩惱的人為友。不要讓一天白白過去而毫無愁事。即使沒有發愁的理由,也要設法找些理由來杞人憂天,這才算得上自討苦吃。樂觀的人所注意的隻是順利的際遇、談話之中有趣的部分、精製的佳肴、美味的好酒、晴朗的天氣等等,同時盡情享樂;悲觀的人所想的和所談的卻隻是壞的一麵。

美腿與醜腿

□[美國]富蘭克林

你一定認為兩個在健康、財富,以及生活上的各種享受大致相同的人,他們應該都是幸福的。如果你真這麼想,那麼,你錯了。事實上,他們中有一個卻沒能得到幸福。最大原因在於他們對人、對物和對事的觀點不同,那些觀點對於他們心靈上的影響因此也不同,苦樂的分界主要的也就在於此。

一個無論處於什麼地位的人,都會有遇到幸運與不幸的時候;無論在什麼交際場合,所接觸到的人物和談吐,總有討人歡喜的和不討人歡喜的;無論在什麼地方的餐桌上,酒肉的味道總是有可口的也有不可口的,菜肴也是煮得有好有壞;無論在什麼地帶,天氣總是有晴有雨;無論什麼政府,它的法律總是有益或者無益的,而法律的施行也是有好有壞。天才所寫的詩文,裏麵有美點,但也總可以找到若幹瑕疵。差不多每一張臉上,總可找到優點和缺陷,差不多每一個人都有他的長處,也有他的短處。

在這些情形之下,上麵所說的兩種人他們的注意目標恰好不同:樂觀的人所注意的隻是順利的際遇、談話之中有趣的部分、精製的佳肴、美味的好酒、晴朗的天氣等等,同時盡情享樂;悲觀的人所想的和所談的卻隻是壞的一麵,因此他們永遠感到怏怏不樂,他們的言論在社交場所既大煞風景,個別的還會得罪許多人,以致他們到處和人格格不入。如果這種性情是天生的,這些怏怏不樂的人倒是真是可憐。但那種吹毛求疵令人厭惡的脾氣,也許根本從模仿而來,於不知不覺中養成了習慣。假若悲觀的人能夠知道他們的惡習對於他們一生幸福有如此不良的影響,那麼即使惡習已經到了根深蒂固的程度,也還是可以矯正的。我希望這一點忠告可能對悲觀的人有所幫助,促使他們去除掉惡習。這種惡習實際上隻是一種態度,一種心理行為,但是它卻能造成終生的嚴重後果,帶來悲哀與不幸。大家誰也不願同他們來往,因為他把大家都得罪了,人們倒僅會以極平常的禮貌和敬意跟他們敷衍,有時甚至連極平常的禮貌和敬意都談不上。他們常常因此很氣憤,引起種種爭執。他們如想地位改變或財富增加,別人誰也不會希望他們成功,沒有人肯為成全他們的抱負而出力或進言。如果他們招受到公眾的責難或羞辱,也沒有人肯為他們的過失辯護或予以原諒;許多人還要誇大其詞地同聲攻擊,把他們罵得體無完膚。如果這些人不願矯正惡習,不肯遷就,不肯喜歡一切別人認為可愛的東西,而總是怨天尤人,為一切不可愛的東西自尋煩惱,那麼大家還是避免和他們交往的好;因為這種人總是和人難以相處,一旦你發覺自己被牽纏在他們的爭吵中時,你將感到很大的麻煩。

我有一位老朋友,他是一個哲學家,由於飽經世故,時時謹慎、留神,避免和這種人親近。像許多哲學家一樣,他備有一具顯示氣溫的寒暑表,和一具預示晴雨的氣壓計;但什麼人有這種壞脾氣,世界上還沒有人發明什麼儀器,可以使他一看便知。也許是他很幸運,他擁有兩條奇怪的腿——一條美腿,一條醜腿。陌生人初次和他見麵,如果對他的醜腿比對他的好腿更為注意,他就有所疑忌。如果來者注意力僅存在於那條醜腿上,這就足以使我的朋友決定不再和他作進一步的交往。這樣一副大腿儀器並非人人都有,那麼我們要怎樣才能去發現那些具有吹毛求疵惡習的人呢?那就需要我們自己必須隨時留心,從而才能避免和他們交往。因此,我勸告那些性情苛酷、怨憤不平、鬱鬱寡歡的人,請他們不要去注意人家的醜腿,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敬愛與尊重。乞丐所乞求的不隻是財物和同情還有尊嚴。

乞丐

□[俄國]屠格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