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在大街上……
一個乞丐——一個衰弱的老人擋住了我。
紅腫的、含著淚水的眼睛,發青的嘴唇,粗糙、襤褸的衣服,齷齪的傷口……嗬,貧困把這個不幸的人,弄成了什麼樣子啊!
他向我伸出一隻紅腫、肮髒的手……
他呻吟著,哀求施舍。
我伸手搜索自己所有的口袋……沒有錢包,沒有表,也沒有一塊手帕……我隨身什麼東西也沒有帶。
但乞丐在等待著……他伸出來的手,無力地擺動和戰栗。
我惘然無措,惶惑不安,緊緊地握了握這隻肮髒的、戰栗的手……“請原諒,兄弟;我什麼也沒有,兄弟。”
乞丐那對紅腫的眼睛凝視著我;我發青的嘴唇笑了笑——而且,他也緊緊地握了握我冰冷的手指。
“——哪兒的話,兄弟,——”他嘟噥說,“——這已經是很值得感謝的了。這也是恩惠嗬,兄弟。”
我明白,我也從我的兄弟那兒得到了恩惠。悠閑意味著不僅有充裕的時間,而且有充沛的愉快度時的精力。
祈禱悠閑
□[英國]V·李
當我們才走到別人房間的門口時,便說:“噢!這才是人們感到寧靜的地方!”在一般情況下,我們不期望去分享一座古宅的安寧,比如說,在僻靜郊區的一座古宅,周圍是結著鮮紅果實的樹,雪鬆半掩住窗;或者某座修道院,門廊前麵依稀可見搭起支架的橘樹。但在那整潔寬敞、精心裝飾的房裏,或在那座修道院裏,絕無寧靜可以分享,最多隻能勉強過日子。我通常不善於發現別人生活中的苦惱和煩惱。而對自己生活裏的些微不便卻很敏感;在某些問題上,我們自己的眼睛容不得一粒泥沙,可麵對鄰人所遭受的困苦卻不屑一顧。
悠閑事實上是指某種特別的心境,它源自於我們切身的真實感受,而又不僅僅是時間的因素。我們所說的空閑時間,實際上是指我們感到閑適的時候。什麼是閑適?那便是隻能意會不可言傳了。這與無所事事或遊手閑逛無關,盡管我們明白,它的確牽涉到自由支配時間的概念。等候在律師的客廳裏可謂空閑的時刻,但並無閑適之感;同樣,我們在火車站換車,即使等上兩三個小時,也享受不了那份悠閑的清福。這兩種情形,我們都不會感到安寧自在——在這種場合能安心讀報、學習或回味往日在海外的遊曆,那根本就不可能。這時,我們的心裏急躁得如油鍋中的跳蚤,就像我們在童年時不住地用腳去踢那慢吞吞的四輪車的軟墊。
悠閑意味著不僅有充裕的時間,而且有充沛的愉快度時的精力。同時,要真正領略到悠閑的滋味,必須從事優雅得體的活動,因為悠閑所要求的活動是發自內心的自然衝動,而非出自勉強的需要,像舞蹈家起舞或滑冰者滑動,都必須合著節拍;而不像扶犁耕地或聽差跑腿,為了得到報償。正是這個緣故,一切悠閑皆是藝術。
但這是一個難辦的問題。時光,已經飛速而過!我們必須結束這段閑話,各自行動起來才不枉費光陰,以免登上時光那單調的車輪!這樣,我們愈是感到工作的樂趣就愈少嚐到無聊的滋味,如果碰巧我們的工作很有意義。很可惜的是,我們今天的工作常常無益。讓我們乞求我們的上帝吧,請他賜予我們閑暇,並給予使用它的快活精力。聖者,請為我們祈禱!無益的優點
□[英國]休謨
一個人的優點與缺點是相互對應的,這種優點會使他比全身缺點要更加可悲。一身都是毛病的人容易因為受困而驚醒,可是如果他有慷慨大度和友善的性格,能活躍地關照他人,使他能得到很多幸運和奇遇,就是他的最大的不幸。羞惡之心,在一個有毛病的人身上確實是一種美德,可是它產生的是巨大的不快和悔恨。但也正因為如此,有的壞人才能完全擺脫罪惡而從善。沒有友善的心腸,卻徒有一副多情的麵孔的人,在無節製的戀愛裏比豪放性格的人更幸運,但這個人因此就喪失了他自己,完全成為自己情欲的奴隸。
性格上的鬱鬱寡歡,對我們的情感來說確實是個缺陷和不足,但它常常伴隨著高度的榮譽感和正直誠實,在很高尚的人品中就時常能見到它,盡管它足以使生活加重痛苦,給人的影響很壞。反之,一個自私的壞蛋可以具有活躍快樂的性格和某種歡快的心情,這的確是一個好品質,可是他借助這點好處,使他受到了多大的懲罰啊!即使他交了好運,他的好些罪過也會使他悔恨和不得安逸。我為什麼生活
□[英國]羅素
三種單純而極其強烈的激情支配著我的一生,那就是對於愛情的渴望,對於知識的尋求,以及對於人類苦難痛徹肺腑的憐憫。這些激情猶如狂風,把我伸展到絕望邊緣的深深苦海上東拋西擲,使我的生活沒有定向。我追求愛情,首先因為它叫我銷魂,愛情令人銷魂的魅力使我常常樂意為了幾小時這樣的快樂而犧牲生活中的其他一切。我追求愛情,又因為它減輕孤獨感——那種一個顫抖的靈魂望著世界邊緣之外冰冷而無生命的無底深淵時所感到的可怕的孤獨。
我追求愛情,還因為愛的結合使我在一種神秘的縮影中提前看到了聖者和詩人曾經想像過的天堂,這就是我所追求的。盡管人的生活似乎還不配享有它,但它畢竟是我終於找到的東西。
我以同樣的熱情追求知識。我想理解人類的心靈,我想了解星辰為何燦爛,我還試圖弄懂畢達歌拉斯學說的力量,我在這方麵略有成就,但不多。
愛情和知識隻要存在總是向上通往天堂,但是憐憫又受饑荒煎熬,無辜者被壓迫者折磨,孤弱無助的老人在自己的兒子眼中變成可惡的累贅,以及世上觸目皆是孤獨、貧困和痛苦——這些都是對人類生活的嘲弄。我渴望能減少罪惡,可我做不到,於是我也感到痛苦。
這就是我的一生。我覺得這一生是值得活的。如果真的可能再給我一次機會,我將欣然重活一次。
一位西方哲學家無意間在古羅馬城的廢墟裏發現一尊“雙麵神”神像。這位哲學家雖然學貫古今,卻對這尊神很陌生,於是問神像:“請問尊神,你為什麼一個頭,兩副麵孔呢?”
雙麵神回答:“因為這樣才能一麵察看過去,以吸取教訓;一麵瞻望未來,以給人憧憬。”
“可是,你為何不注視最有意義的現在?”哲人問。“現在?”雙麵神茫然。
哲人說:“過去是現在的逝去,未來是現在的延續,你既無視於現在,即使對過去了若指掌,對於未來洞察先機,又有什麼意義呢?”雙麵神聽了,突然號啕大哭起來,原來他就是沒把握住“現在”,羅馬城才被敵人攻陷,因此他遭人丟棄在廢墟中。如果一個人隻要能夠生活就感到滿足,他就會生活得很愉快,從而也會生活得很善良,因為,做壞事對他有什麼好處呢?
軟弱的人類
□[法國]盧梭
人越是接近他的自然狀態,他的能力和欲望的差別就越小,因此,他達到幸福的路程就沒有那樣遙遠。人痛苦的成因不在於缺乏什麼東西,而在於對哪些東西感到需要。因而,隻有在他似乎是一無所有的時候,他的痛苦才最為輕微。
真實的世界是有界限的,想像的世界則沒有止境。我們既然不能擴大一個世界,就必須限製另一個世界,因為,使我們感到極為煩惱的種種痛苦,正是由於它們之間的惟一的差別才產生的。除了體力、健康和良知以外,人生的幸福是隨著各人的看法不同而不同的。除了身體的痛苦和良心的責備以外,我們的一切痛苦都是想像的。人們也許會說,誰都知道這個原理。這種觀點我同意。不過,實際運用這個原理就不是人所共知的了,而這裏所談的,完全是運用問題。
我們說柔弱的人,這是什麼意思呢?“柔弱”這個詞指的是一種關係,指我們用它來表達的生存關係。凡是體力超過其需要的,即使是一隻昆蟲,也是很強的;凡是需要超過其體力的,即使是一頭大象、一隻獅子,或者是一個戰勝者、一個英雄、一個神,也是很弱的。如果想超出人的力量行事,你就會變得很柔弱。因此,不要以為擴大了你的官能,就可以增進你的體力。如果你的欲望大過了你的能力,反而會使你的能力減少。我們要量一量我們的活動範圍,我們要呆在那個範圍的中央,就像蜘蛛呆在網的中央一樣。這樣,我們就始終能滿足自己的需要,就不會抱怨我們的柔弱,因為我們根本感覺不到柔弱。
其餘動物都隻有保存它自己所必需的能力,惟獨人的能力才有多餘的。而且,正因為他有多餘的能力,他才遭遇了種種不幸,這難道不是一件怪事?在任何一個地方,人的雙手生產的物資都超過他自己的需要。如果他相當賢明,不計較是不是有餘,那他就會始終覺得他的需要被滿足了,因為他根本不想有太多的東西。法沃蘭說:“巨大的財富誕生巨大的需要。而且,一個人如果想獲得他所缺少的東西,舍棄他已有的東西是最佳的辦法。”同樣,由於我們力圖增加我們的幸福,才使我們的幸福變成了痛苦的源泉。如果一個人隻要能夠生活就感到滿足,他就會生活得很愉快,從而也會生活得很善良,因為,做壞事對他有什麼好處呢?智慧也如同大自然一樣,有其自身的景象。
內心深處的日落
□[法國]普魯斯特
智慧也如同大自然一樣,有其自身的景象。日出和月光深深地感動著我,經常使我欣喜若狂,直至流淚,可我卻從未超越智慧這種博大而憂鬱的擁抱。在傍晚時分的散步之時,這種擁抱在我們的心靈中泛起高低起伏的波濤,宛如海麵上熠熠生輝的夕陽。於是我們在黑夜中加快步伐。一隻比騎兵更快的可愛動物加快了奔跑的速度,讓人眼睛看不過來,心神陶醉,我們顫顫巍巍、滿懷信任和喜悅把自己交付給洶湧澎湃的思潮。我們最好是掌握並且操縱這些思潮,可我們感到越來越難抵禦它們的控製。我們懷著深情走遍昏暗的田野,向被黑夜籠罩的橡樹、向莊嚴肅穆的鄉村、向製約我們、讓我們陶醉的衝動的證人致意。抬起眼睛仰望天空,從告別太陽而激動的雲層之間,我們感慨地辨認出我們思想的神秘反照。我們越來越快地隱沒在田野之中,狗跟隨著我們,馬載著我們,朋友不聲不響,但有時我們身邊甚至沒有任何有生命的東西。我們衣領上的花朵或發熱的手中歡快轉動的手杖,至少從目光和眼淚中收到了來自我們狂喜的憂鬱貢品。應該做好人,或者向好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