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城內,遊城中央的鎮朔樓,本為鼓樓,大鼓尚存,今改為民眾教育館,辦事精神很好,圖書有《萬有文庫》等,尚不少。其北為清遠樓,尚是舊形,原為鍾樓,崇閣三層,為明成化間禦史秦紘所造,因上樓之門被鎖上了,未能上去。清遠樓正居城的中央,樓下通自衡四達,似峨(格)特式的建築,全是圓拱式的。
甘霖橋東有朝玄觀(亦作朝天觀),有宣德九年(1434)楊榮撰及正統三年(1438)吳大節撰的碑記。樓閣雖已破敗,而宏偉的規模猶在。
次到介春園(今名玉家花園),園本清初王毅洲(墨莊)的藏書處,乾隆間為李氏所得。道光十年(1830),始為守備王煥功所得,大加經營,為一邑名勝。魚池花木,幽雅宜人,今也已衰敗,半淪為葡萄園,聞年可出葡萄八千斤。園亭的建築大有日本風(味),小巧玲瓏。春時芍藥極盛,今僅存數株耳。大樹不少,正有兩株絕大的,被斫伐去,斥賣給賈人。工匠丁丁的在挖掘樹根。不禁有重讀柴霍夫《櫻桃園》劇之感。
次到彌陀寺。朝玄觀的道士雲:“先有彌陀,後有宣化,不可不看。”但此寺今已改為第二師範,僅存明代的銅鍾及大銅佛各一。其實,彌陀寺乃始建於元中書右丞相安童,元、清皆曾重修。今碑文皆不見。銅佛高一丈八尺五寸,重四千餘斤,為明宣德十四年(1439)九月十五日比丘性杲真源募緣建造。校園中,有大葡萄樹數株,遠者已有六十餘年。
次去參觀一清真寺,脫鞋入殿。此地教徒約五千人,甚占勢力。
宣化本為李克用的沙陀國城,餘址今尚可辨,又有鎮國府,為明武宗的行在,曾輦豹房珍寶及婦女實其中,稱曰“家裏”,今為女子師範學校。惜因時促,均未及遊。
宣化城內用水,皆依靠洋河,全城皆有小溝渠,引水入城,飲用,洗濯,及灌溉葡萄園皆用此水。人工河道,規模之小,似當以此處為最。老師,你別走,等我們長大了,都嫁給你。
大雨滂沱中的愛情
□[中國]阿健
大學四年,他一直在暗戀班上最文靜的女孩櫻,卻始終未曾向她表白。她似乎也在愛著他,和他一樣,甚至也不曾對他有過一絲愛情的暗示。
直到那天,同學打點起行裝,相互道別著準備奔赴各自的遠方。霎時,傷感彌漫了整個校園,連天公似乎也受了感染,突然下起了瓢潑大雨。
猛然,他像發瘋了似的,號啕大哭著衝進密集的雨簾中,一任滂沱的大雨恣意地澆注著周身,他對著她的宿舍大聲呼喊著她的名字,一遍遍地呼喊著“我不讓你走!我不讓你走……”
就在很多伸出窗口的腦袋望著大雨中他旁若無人地狂呼時,那個小巧玲瓏的、平時一說話便害羞的女孩櫻,也飛跑下樓來,衝進暴雨中,和他緊緊地擁抱到一起,讓淚水和驟急的雨水一起汩汩流淌……
一陣轟隆隆的雷聲響過,許多窗口紛紛地為他和她響起熱烈的掌聲、喊聲、敲擊聲……
有幸目睹這一經典情節,可惜未留下珍貴的照片,但多年以後,當我把它講給妻子聽時,她感動的目光裏充滿了羨慕。
等我們長大了,都嫁給你
那個僻遠的山村太貧窮了,好不容易盼來的幾位老師又陸續地離開了,因為他們可以忍受生活的清貧,卻不能忍受沒有愛情的日子啊。
那年,他中師畢業,帶著一股激情來到了那裏。他那位曾表示願隨他到海角天涯的女友,來山村看一趟,便一次次地寫信勸他離開那裏,他未答應她,後來她就和他斷了聯係。
三年後,就在他最終決定要離開的那個早晨,他教的三、四、五年級的一大群女孩子圍住他,喊出了讓他一生心靈震撼的挽留:“老師,你別走,等我們長大了,都嫁給你。”
望著眼前那一群淚眼朦朧、稚嫩可愛的女孩子,他毅然地扔下打好的行囊,留了下來,並發誓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教學,永遠不再離開。他真的說到做到了,雖說他至今沒有成家,可他從不後悔當初的選擇。
聽朋友講完這個真實的故事,我緊緊地攥住他的手,久久地感動於那一聲讓我熱淚盈眶的呼喚。……生命有時就像這場雨,看似美麗,但更多的時候,你得忍受那些寒冷和潮濕、那些無奈與寂寞。
對麵的男孩走過來
□[中國]朱海麗
“初四”那年,我是插班生。
那是一所遠離故鄉的重點中學,學生雲集的是全縣的尖子生。那時的座位是按考試名次排的,慘不忍睹的成績注定我隻能像醜小鴨一樣被擠在後幾排沒人注意的角落裏。躲在角落裏的我默默地欣賞著別人的優秀與驕傲的同時,整日被一種深深的失落感所籠罩,常常低著頭,靠牆根走進走出,話語本就不多變得更是沉默有時可以一星期不講一句話,隻那麼靜靜地坐著。窗外那寒秋的雨將一顆孤寂的心凋零得斑駁滄桑,感覺自己就像寒風中守候葉子的小鳥一樣無依無助……
然而有一件事使我發生了變化。少女的敏感使我覺得總有一雙眼睛在注意著自己。那是一個坐在我對麵角落裏的高大男孩,學習很棒,但卻自願坐在後排,寫得一手好文章,平時總笑眯眯的。
自卑的我並沒有對這雙或有意或無意的眼睛的注視產生反應,直至有一天放學時突然下起了大雨。毫無準備的同學或在教室裏大聲談笑,或焦灼不安地等家裏送雨具來。我低著頭,也許是逃避那份不屬於我的熱鬧的溫情,百無聊賴地隨意塗抹著……
校園裏逐漸清冷起來。陰雨天暮色來得特別早,不知不覺間教室裏暗了下來。我揉了揉酸澀的眼,投眼窗外,朦朦朧朧的天地間,模模糊糊似一大片浮雲籠罩,高大的梧桐樹瑟瑟作響。
當我把視線移到教室內時,心“咚咚咚”地跳起來——對麵角落裏的男孩還沒走!他似乎還在專心致誌地寫著什麼,而偌大的教室裏隻剩下了我和他。
“他為什麼不回家呢?”我自問,“沒傘?還是……?”我感到自己的臉在發燒。
男孩站起身,燈被拉亮了,我看到他手中拿著一把傘。呀!怎麼男孩向這邊走來?我忙低頭裝作看書,心跳卻更厲害了……
他要幹什麼呢?
他已跨過了一條凳子……
那雙時常注意我的眼睛……
他會不會……我該怎麼辦?……
男孩站到了我的桌旁,輕輕地喚我的名字,我卻像聽到了一顆原子彈在身邊爆炸,拚命地捂住已跳到喉嚨口跳到嘴邊的心,驚愕地抬起頭。燈光下他的臉很柔和,那雙含笑的眼睛澄清明亮:“你沒傘吧?現在雨不大,我家就在附近,這把傘留下你用。”說著他輕輕地把傘放在桌子上,然後轉身跑出了教室。
我目送著他的身影,又呆坐了好長時間,才明白剛才發生的事。外麵剛才還有點小的雨,現在又“嘩嘩嘩”地大起來。我打開那把傘,一張薄紙從傘架裏如蝶似的翩然滑落,我好奇地拾起,看完後,為自己曾經無知的曲解而好笑,同時被男孩那美好的心靈所打動:
“……知道嗎?你對麵角落裏的男孩一直在默默地注意著你。正值花季的你為什麼總那麼憂鬱?…”
“……生命有時就像這場雨,看似美麗,但更多的時候,你得忍受那些寒冷和潮濕、那些無奈與寂寞,並且以晴日的幻想度日,當沒有陽光時,你自己便是陽光;當沒有快樂時,你自己便是快樂!……”
“……沉默一定不是你的性格!願你能走過自己!”
握著那薄薄的信紙,深深地被一股巨大的暖流淹沒了,一顆心頓時清澈了許多,雙眸也因這雨季漲滿溫柔的淚水。
青春單調的日子因為男孩的加入,開始變得天藍藍、水清清。知道了自己生活在關愛的天空下,那份對生命的真摯與感動使我不再停留在那張捆綁自己的網,心情不再憂鬱,成績也漸漸地好起來……
感謝對麵的男孩,在我生命中很茫然很無助的陰天裏送來一道溫馨的彩虹。半年後,當我收到一紙重點學校錄取通知書時,再取出那紙“生命如雨”,往事齊湧心頭,有一種痛楚和溫柔滲透在一起的感覺浸遊心間,頃刻間,我的視線模糊了,騰騰的淚眼中,我仿佛又看見了,對麵的男孩帶著傘撐起一傘的真誠與關愛含笑向我走來……女孩如蝶,我已辨認不出誰是曾經幫助過我的那一隻。
蝴蝶飛進我的窗口
□[中國]中躍
記得高中時代的一個春季,乍暖還寒。在操場上打了一個多鍾頭籃球,渾身汗膩膩的我,急急忙忙衝進浴室去洗澡。可能是開放時間快過了,女浴室裏的人已寥寥無幾。我洗著洗著就感覺水冷了下來,等我身上塗滿香皂,頭頂上蓬蓬頭噴出的已是地地道道的冷水了。我一麵洗一麵哆嗦。這時更衣室裏有一個女孩伸進頭來:“很冷吧?會感冒的。你等會兒,我去幫你搞點熱水來。”我說:“不,謝謝,不麻煩了。”然而不出三分鍾,女孩氣喘籲籲地拎了一塑料桶熱水進來了,說:“抱歉,宿舍裏就這麼多了,將就著用吧。”女孩一臉的歉意。我趕緊將暖暖的水淋在身上,頓時覺得心裏熱乎乎的。女孩最後將桶裏剩下的熱水潑在我身上,拎著桶悄悄走了。我忙亂中竟忘了問她:你是哪個班的?你叫什麼?
以後的每一天,我在校園裏都注意細細尋覓。女孩如蝶,我已辨認不出誰是曾經幫助過我的那一隻。那句“謝謝”便一直存在心裏,成了默默的感激和深深的遺憾。直到我考入大學。
來大學報到的那一天,我在長途汽車上暈得要命,喘息連連,嘔吐不止。鄰座的是個陌生小夥子,他一語未發,隻是一次次地將他包裏的餐巾紙遞過來,那紙上一股幽幽的芬芳一直讓我難以忘懷。後來到站了,我坐在那兒沒動,我想喘口氣兒。後來所有的人都下完了,那個小夥子也下去了,我吃力地站起來,卻吃驚地發現:我的一大包行李不見了!忙將頭伸出窗外——正好碰上那個小夥子的目光,他微笑著向我招了招手,又指指地上的那件行李,然後轉身走了……我一直目送著他,看見他上了一輛接送新生的校車——原來他是我未來的校友!
汽車載著陌生的他如風而去,我沒有去趕那輛車。我知道,也許他跟那個中學時的熱心女孩一樣,將來在大學校園如潮的人流中我再也找不出他來,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因為在我內心深處最聖潔的地方,永遠有他一個位置。若是沒有感動,我想我就會於不痛不癢中丟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