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 耳鼻喉、口腔科疾病(一)(2 / 3)

【用法】秋冬滋補食用。

蒙花羊肝

【配方】密蒙花20克,青葙子30克,羊肝500克,醬油、食鹽、料酒、蔥段、薑片適量。

【製法】羊肝去筋膜洗淨,密蒙花、青葙子用紗布包好,同放入砂鍋,加冷水燒沸,文火煨燉,熟透離火。食用時將羊肝切片,加醬油、蔥花拌勻食之。

【功效】補益肝腎、聰耳平肝。

【用法】作正餐食用。

葛粉萸肉腰花

【配方】吳萸10克,葛根粉適量,枸杞子、菟絲子各10克,豬腰250克,蔥花、薑絲、蒜末、味精、食鹽、食油適量。

【製法】吳萸、菟絲子浸入黃酒7天,製成藥酒。豬腰去筋膜,交錯切成菱形花紋。起油鍋,爆香蔥花、薑絲、蒜末,放入腰花爆炒,烹入藥酒,加入枸杞子、食鹽,葛根粉加水調勻倒入鍋內,待湯汁稠亮,即出鍋。

【功效】補腎固精,聰耳通竅。

【用法】秋冬佐餐食用。

四子蒸蛋

【配方】桑葚子10克,菟絲子10克,女貞子10克,枸杞子10克,雞蛋3個,香油、味精、食鹽適量。

【製法】桑葚子、菟絲子、女貞子皆研成細末,枸杞子切碎,雞蛋打散,加入藥末、味精、食鹽,旺火蒸10分鍾取出,淋上香油即可。

【功效】養血潤燥、補益肝腎,適於虛性耳鳴。

【用法】佐餐食用。

燒蟶子

【配方】蟶子肉200克,嫩茵陳30克,蔥花、薑末少許,蛋清1個,食油、味精適量。

【製法】蟶子肉加蛋清、食鹽拌勻。起油鍋,爆香蔥、薑,加入蟶子肉翻炒,加入茵陳、食鹽、味精,翻炒變色即好。

【功效】清熱平肝、解毒滋陰,適於實性耳鳴者。

【用法】隨意食用。

【注意事項】體虛便溏者少食。

7.常見飲料、鮮汁

草決明飲

【配方】炒草決明5克,桑葉5克。

【製法】沸水浸泡10分鍾,頻飲。

【功效】清熱平肝,適於實性耳鳴病人。

【用法】代茶飲。

旱芹車前飲

【配方】旱芹100克,車前子10克。

【製法】旱芹切碎絞汁,車前子水煎取汁,送服旱芹汁。

【功效】清熱平肝利水。

【用法】代茶飲。

苦丁茶

【配方】菊花5克,桑葉5克,茅根5克,鉤藤10克,冰糖適量。

【製法】先煎鉤藤取汁液,浸泡菊花、桑葉、茅根10分鍾,加入冰糖。

【功效】清熱平肝,疏風利水。

【用法】代茶飲。

核桃五味飲

【配方】核桃10克,五味子5克,蜂蜜適量。

【製法】核桃加五味子、蜂蜜小火燉半小時。

【功效】滋補腎精,適於老人肝腎虧虛者。

【用法】早晚各服1次。

8.保健酒

磁石酒

【配方】磁石15克,木通10克,黑豆皮10克,淮牛膝20克,石菖蒲15克,白酒500毫升。

【製法】上藥紗布紮好,白酒浸泡,封存7日。

【功效】平肝潛陽,聰耳通竅。

【用法】餐後飲用10毫升,每日2次。

9.保健茶

高粱茶

【配方】高粱穗10克,綠茶5克,茜草5克,紅糖少許。

【製法】上物開水浸泡10分鍾,取澄清液加紅糖。

【功效】清熱利水平肝。

【用法】代茶飲。

山楂茶

【配方】山楂幹10克,綠茶5克。

【製法】開水浸泡5分鍾。

【功效】清熱平肝、和胃降壓。

【用法】代茶飲。

玉米須茶

【配方】幹玉米須5克,綠茶5克。

【製法】開水浸泡。

【功效】清熱解毒利水。

【用法】代茶飲。

三、飲食禁忌

禁食辛辣、香燥之物避免耗散精血,損傷肝腎;又避免助熱化火,加劇陽亢之耳鳴。例如:韭菜、蔥、蒜、花椒、咖喱等。禁食鹹寒、甜膩之物避免釀濕化痰,上擾清竅,加重耳鳴。例如:海鮮、肥肉、甜點等。煙中有害物質可損傷循環係統,加重耳內神經、血管缺氧、加劇耳鳴,故應戒煙。

美尼爾綜合征

一、臨床基本症狀

以眩暈為主,突發性的天眩地轉,懼聲、光,有高音調持續性耳鳴,聽力下降,頭部、耳部有重脹感、壓迫感,患者尚有惡心嘔吐、急躁易怒、麵色蒼白、出冷汗等症狀,靜臥則緩,脈弦細而遲緩,以中年人多見。主要由內耳膜迷路水腫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而致。

二、食療保健處方

(一)預防保健

美尼爾綜合征的發作多由於勞累或精神刺激而誘發,為體內素有痰濕,緊張勞累引動痰邪上犯,阻於清竅,而見頭暈;同時痰濕阻於中焦,而見惡心嘔吐等症。這種病人應多食綠豆、赤小豆、苡仁、扁豆、鯉魚、鯽魚、冬瓜、蘿卜、竹筍等。如以急躁易怒、心煩為明顯症狀,則為肝火亢盛、風陽升動,上擾清空而致,應多食用芹菜、薺菜、茼蒿、慈姑、葡萄、佛手、香櫞等。

常見的預防食療方有:

苡仁粥

【配方】苡仁30克,綠豆30克,粳米100克。

【製法】上三者浸泡後共煮粥。

【功效】清熱利濕解毒,適於惡心嘔吐的病人。

【用法】佐餐食之。

首烏粥

【配方】製首烏30克,大棗10枚,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製法】首烏煎取汁液,與粳米、大棗、冰糖共煮粥。

【功效】補益精血、柔肝止眩,適於眩暈反複發作者。

【用法】每天1次,連服1周。

菊花茶

【配方】菊花10克,綠茶10克。

【製法】菊花剪碎,與綠茶沸水衝泡5分鍾。

【功效】平肝潛陽止眩,適於肝陽上亢患者。

【用法】代茶飲。

(二)治療處方

1.主食的選擇

小麥、蕎麥、苡仁、赤豆、綠豆、蠶豆、扁豆、玉米、黃米、花生、葵花子、豇豆,富含尼克酸,擴張末梢血管,促進水腫消退而止暈。

2.肉食的選擇

各種肝、心、瘦肉,鯉魚、鯽魚、梭魚、銀魚等,富含尼克酸,並能提供高質量的蛋白質及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補充眩暈發作時消耗的能量。

3.蔬菜的選擇

鮮豌豆、毛豆、油菜、莧菜、西紅柿、茄子、白蘿卜、大白菜、冬瓜、青椒、芹菜、菜花、小白菜、黃瓜擅長清肝利水,並且富含維生素C和尼克酸,可降低毛細血管脆性,維護血管正常功能。

4.水果的選擇

蘋果、李子、獼猴桃、草莓、柑橘、柚子、酸棗、紅果、柿子、葡萄、西瓜、羊桃,功擅化濕利水行氣,並富含維生素C。

5.精選菜肴配方

海米芹菜

【配方】芹菜150克,海米30克,黃酒、精鹽、味精、白糖、香油適量。

【製法】芹菜去葉切成細丁,沸水焯過,海米黃酒浸泡蒸軟。將芹菜丁與海米混勻,加精鹽、味精、白糖、香油拌勻即成。

【功效】清肝利水,適於煩躁甚者。

【用法】佐餐食用。

素炒腐竹茼蒿

【配方】茼蒿500克,腐竹20克,精鹽、味精、薑絲、食用油適量。

【製法】茼蒿洗淨切段,腐竹浸泡上鍋蒸軟,切段。起油鍋,待油八成熱,爆香薑絲,加入腐竹略炒,推入茼蒿迅速翻炒,酌加精鹽、味精出鍋。

【功效】清肝明目止眩,適於心中煩躁的病人。

【用法】佐餐食用。

蔥炒蠶豆

【配方】蠶豆150克,蔥花30克,油、鹽、糖、味精適量。

【製法】起油鍋,油熱至七成,放蠶豆炒至變色時,沿鍋邊加些高湯,燜2~3分鍾,加糖、鹽、蔥花翻炒均勻,待蔥香溢出即可盛出。

【功效】健脾利濕,適於惡心嘔吐甚者。

【用法】佐餐食用。

綠豆芽炒香幹

【配方】綠豆芽250克,香幹100克,花椒、蔥花、食用油、鹽、味精適量。

【製法】綠豆芽去根,香幹切絲。起油鍋,投入花椒炸透,撈出不用;加入蔥花熗鍋,放入香幹絲煸炒,再放入豆芽同炒,略灑水,加入鹽、味精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益氣利水,適於惡心嘔吐甚者。

【用法】佐餐食之。

雞湯青魚卷

【配方】青魚250克,豌豆苗6克,瘦豬肉18克,2個雞蛋清,冬筍、火腿適量,雞湯300毫升,料酒、食鹽、味精、澱粉少許。

【製法】火腿、冬筍切絲,瘦豬肉剁成肉泥,青魚切片,用蛋清、料酒、味精、精鹽拌勻肉餡,裹於魚片中,接口處用澱粉糊住。雞湯燒開,放入魚卷汆熟,次第放入火腿絲、筍片及調味品,湯開時撒上豌豆苗即可。

【功效】平肝養陰,益氣利水。

【用法】佐餐食用。

雞絲蜇頭

【配方】雞脯肉75克,水發海蜇頭100克,雞蛋清1個,蔥絲、薑絲適量,料酒、精鹽、澱粉、香油、醬油、味精、植物油適量。

【製法】脯肉切絲,用蛋清、澱粉、精鹽拌勻。海蜇頭切絲,開水焯過。起油鍋,油五成熱時,投入脯肉攪散,變色而盛。鍋中留油,投入蔥絲、薑絲、海蜇煸炒,淋些高湯,加上食鹽、味精、料酒、醬油、雞絲,翻炒均勻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