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蔬菜類
1.芹菜
【性能功用】性味:甘、苦、涼、無毒。有調經、消炎、降壓、鎮靜、清熱止咳、健胃利尿等作用。能除煩熱、下瘀血、治結核。防治矽肺。
注:芹分水芹、旱芹,功能相近,藥用以旱芹為佳。葉比莖更富營養。烹調時勿煮太久,否則各種無機鹽及維生素損失較大。
【營養成分】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鈣、磷、鐵含量均高),維生素A、B、C、P含量也多。
2.菠菜
【性能功用】性味:甘、涼、滑、無毒。有補血、活血、健腦、利五髒、通血脈、下氣調中、幫助消化、止渴潤腸等功能。適用於慢性便秘、高血壓、痔疾,並能促進胰腺分泌、有助消化作用,且能清理腸胃之熱毒。常食菠菜,可以幫助人體維持正常視力和上皮細胞的健康,防止夜盲、增強抵抗傳染病的能力及促進兒童生長發育等。對預防口角潰瘍、唇炎、舌炎、皮炎、陰囊炎也有效果。
【營養成分】含有胡蘿卜素及多種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A、C)含量比一般蔬菜為高,鐵的含量也多。
3.白菜
【性能功用】性味:甘、溫、無毒。白菜含有大量粗纖維,可促進腸壁蠕動,幫助消化,防止大便幹燥,促進排便,稀釋腸道毒素,既能治療便秘,又能預防腸癌。中醫認為白菜有補中、消食、利尿、通便、消肺熱、止痰咳、除瘴氣等作用,並可防治矽肺。且可防止乳腺癌的發生(因白菜中含吲哚3甲醇化合物)。
【營養成分】含有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A、B、C、D等)和鈣、磷、鐵等礦物質。及粗纖維等。
4.甘藍(卷心菜、洋白菜)
【性能功用】性味:甘、平、無毒。中醫認為甘藍有和胃、健脾止痛功效,新鮮的甘藍汁對胃、十二指腸潰瘍有止痛及促進愈合作用,且甘藍中含有能分解亞硝胺的酶,它能消除亞硝胺的突變作用,故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甘藍汁還可防治酒精中毒。
【營養成分】含有胡蘿卜素及豐富的維生素(如C、B1、B2、U、E),甘藍中的維生素U樣因子,比人工合成的維生素U效果好。
5.油菜
【性能功用】性味:辛、溫、無毒。有活血化瘀、消腫的功效。種子可行滯祛瘀血、治產後諸疾。莖葉主治癰腫丹毒。對口腔潰瘍、口角濕白、齒齦易出血、牙齒鬆動及皮膚出血點有療效。
【營養成分】富含蛋白質、鈣、鐵、胡蘿卜素、維生素B2和維生素(C、D)等。
6.空心菜(蕹菜)
【性能功用】性味:甘、平、無毒。有解毒、利膽、滋奶、清熱涼血、利尿等功效。適用於食物中毒、吐血鼻衄、尿血、小兒胎毒、癰瘡、疔腫、丹毒及防治陽瘺。
【營養成分】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無機鹽、菸酸、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C)等。
7.茼蒿菜
【性能功用】性味:甘、辛、平、無毒。有清心養胃、利腑化痰之效。用於清血養心,潤肺消痰。
【營養成分】含揮發油、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磷、鐵、鈣等。
8.芥菜
【性能功用】性味:辛、甘、溫,無毒。種子有小毒。有禦風濕、補元陽、利肺豁痰、和中通竅之功。醃食更勝,開胃、性平,以冬收細葉無毛、青翠而嫩者良。醃芥鹵可治肺癰、喉症。芥子內服小量為辛香健胃及利氣化痰藥,適用於支氣管炎、咳喘、氣逆痰多。外用則可治扭挫、閃跌、軟組織受傷、關節疼痛、神經痛等。但可使皮膚發赤久則皮膚發泡。
【營養成分】芥菜含防癌物質維生素A原,食之可補充人體維生素A。種子主要成分為黑芥子甙,並含芥子酶、芥子酚、芥子鹼等,另含脂肪油(其主要成分為芥子酸、花生酸的甘油酯和少量亞油酸),還含有蛋白質、粘液質。
9.萵筍
【性能功用】性味:微辛、微苦、微寒、微毒。有通經脈、利二便、消食、殺蟲蛇毒之功。有利於血管張力、加強利尿、改善心肌收縮功能,對高血壓、心髒病、腎髒病都有食療作用,對治療神經衰弱也有益處。兒童多吃萵筍,還可預防佝僂病,並能幫助牙齒萌出。
【營養成分】含蛋白質、糖類、胡蘿卜素、維生素C及鉀、鈣、磷等無機鹽。葉比莖營養含量高。
10.茄子
【性能功用】性味:甘寒、無毒。有清熱、解毒、活血、止痛、利尿、消腫等作用;茄子根和莖有祛風濕、通經絡、止痛及止血之效;茄蒂燒炭研末可治口瘡、腸風下血。茄子內所含的營養物質能增強人體細胞間的粘著力,增強毛細血管的彈性、減低毛細血管的脆性及滲透性,防止微血管破裂出血,使血小管保持正常的功能,並有預防壞血病及促進傷口愈合的功效。所以經常吃茄子,對防治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咯血、紫斑症及壞血病有一定作用。醫學專家指出,在茄屬植物中,還含有一種名為“龍葵堿”的物質,此物質具抗癌功效,因此可以作為腫瘤病人的輔助治療。
【營養成分】含維生素(A、B、C、P),脂肪、蛋白質、糖類及礦物質,其中蛋白質及鈣含量比西紅柿高3倍多、糖類多1倍,特別是茄子盛含維生素P。
11.番茄
【性能功用】性味:甘、平、無毒。具有止渴生津、健胃消食、涼血平肝、清熱解毒等功效,適用於高血壓、牙齦出血、胃熱口苦、發熱煩渴、中暑等症。近代醫學研究表明,番茄中的檸檬酸、蘋果酸和糖類有促進消化、對腎炎患者有利尿作用。番茄素對多種細菌有抑製作用,也具幫助消化功能。維生素P可保護血管,醫治高血壓;維生素PP(番茄中維生素PP居果蔬之首)可保護皮膚健康、維護胃液的正常分泌、促進紅血球的形成;維生素C(其含量是西瓜的10倍,且由於番茄中的有機酸可保護其在烹調時不受破壞或少受破壞)對牙齦炎、牙周病、鼻衄和出血性疾病患者有扶正固本的作用;胡蘿卜素(其含量是萵苣的15倍)可保護皮膚彈性,促進骨骼鈣化,防治小兒佝僂病、夜盲症和眼幹燥症;維生素B1有利於大腦發育、減慢腦細胞疲勞。番茄還可降低血中膽固醇含量,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功效。此外,近年來還發現番茄內含有一種抗癌、防衰老物質——穀胱甘肽。當人體內穀胱甘肽濃度上升時,癌症的發病率就明顯下降,同時可推遲某些細胞的衰老。番茄還有降血壓功效。由於番茄醫用範圍廣,故老人、孕婦、乳母、兒童及高血壓、心髒病、肝炎患者食之甚有補益。
【營養成分】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菸酸、胡蘿卜素及維生素B1、B2、C、P。全草含番茄素(以葉含量最多、根次之、莖和果較少)。
12.辣椒
【性能功用】性味:辛熱。辣椒是一種溫中散寒藥物,有祛風、行血、散寒、解鬱、導滯和開胃功效,可用於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消食殺蟲、療風濕、治凍瘡等。上述這些作用主要來自辣椒素,因為它能刺激心髒跳動,加快血液循環,從而使人體發熱、發汗。辣椒堿能刺激唾液及胃液分泌,故食辣椒有增加食欲。辣椒素還可以用來消除頑固的皮膚疼痛,辣椒外用對風濕痛及凍傷也有一定治療作用,因其有使皮膚局部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作用。在野外作業及在低窪潮濕地區工作的人、適當吃點辣椒可防治風濕性關節炎和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