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成分】果肉含糖類、有機酸、維生素(A、B、C);種子富含澱粉。
37.羅漢果
【性能功用】性味:甘、涼、無毒。有清肺止咳、潤腸通便、涼血消暑功效,用於百日咳、急慢性支氣管炎、急慢性扁桃體炎、咽喉炎、急性胃炎、大便秘結等症。葉、根、果毛也可供藥用。葉治頑癬、腫痛;根可敷瘡癤;果毛可作刀傷藥。
【營養成分】含大量葡萄糖及一種比砂糖甜300倍的新物質(S—S糖甙),這種物質無一般食用糖作用,是糖尿病患者一種最理想的甜味物質。
38.黃皮果
【性能功用】性味:甘酸而溫、微苦、辛。果有消食、化痰、理氣功效,用於食積不化、胸膈滿痛、痰飲咳喘等症,並可解鬱熱、理疝痛;葉性味辛涼,有疏風解表,除痰行氣功效,用於防治流行性感冒、溫病身熱、咳嗽哮喘、水脹腹痛、瘧疾、小便不利、熱毒疥癩等症;根可治氣痛及疝痛。
【營養成分】含豐富的維生素C、糖、有機酸及果膠;果皮、葉,含揮發油,葉含酚類、黃酮甙和氨基酸;樹皮含小蘖鹼、黃柏鹼、掌葉防己鹼等多種生物鹼、甾醇、粘液質、酚類成分。
39.陽桃
【性能功用】性味:果酸、甘、平、澀,無毒;根酸澀平;葉酸澀涼;花甘平。果有生津止渴、下氣和中功效,用於風熱咳嗽、咽喉痛及瘧母(脾髒腫大);根有澀精、止血、止痛功效,用於遺精、鼻衄、慢性頭痛、關節疼痛等症;枝、葉有祛風利濕、消腫止痛、利小便功效,用於風熱感冒、急性胃腸炎、小便不利、產後浮腫、跌打腫痛、癰疽腫毒等症;花有清熱功效,用於寒熱往來之症(用幹陽桃花15克。水煎服。一日2次)。
【營養成分】含糖類,維生素(B1、C),草酸鹽等。
40.無花果
【性能功用】性味:甘、平。有健脾止瀉、清腸除熱、祛痰理氣、益肺通乳、消腫解毒功效,對消化係統的疾病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腸炎、痢疾、黃疸等有效驗,在便秘時,又可作為食物性輕瀉劑。無花果生食或煎水飲,有健脾胃、清濕熱作用,凡胃腸濕熱、腹瀉、痢疾或痔瘡、便秘、食欲不振等皆可作食療果品;無花果還用於治療胸悶、咳嗽痰多、肺熱聲嘶、咽喉疼痛等病症。成熟無花果還有明目退翳作用,其幹燥粉與乳汁調和點眼,可去角膜翳。
【營養成分】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灰分及大量維生素(A、C)和胃液素及各種酸類物質(如檸檬酸、延胡索酸、琥珀酸、丙二酸、草酸、蘋果酸、奎寧酸等),並含有植物生長激素類的成分。幹果、未成熟果實和植物的汁液中含有抗癌成分,乳頭汁液尚含有澱粉糖化酶、酯酶、脂肪酶、蛋白酶等。
41.芒果
【性能功用】性味:甘、酸、涼,果肉有益胃、止嘔、通經、利尿、止渴等功效,可用於治瘀血、經閉、氣逆嘔吐、頭目眩暈、煩熱口渴及少尿等症;未成熟果有抑製化膿球菌、大腸杆菌功效;清熱止咳功效,可治熱滯腹痛、氣脹,並可去痧積;芒果核味酸澀、性平,有消食滯、除疝止痛及驅蟲作用。
【營養成分】果實含糖、蛋白質、粗纖維、胡蘿卜素、維生素C等,在未成熟的果實中含葡聚糖、阿聚糖、聚半乳糖、醛酸及維生素;葉含豐富的維生素C及鞣質、芒果甙、樹脂、氫氰酸、黃酮類物質;果仁中含多種脂肪酸、穀甾醇、澱粉及氫氰酸;果花含沒食子鞣質、槲皮素、異槲皮甙、沒食子酸及雙沒食子酸等物質;樹皮含芒果甙、高芒果甙、鞣質;芒果樹膠含20種三萜化合物,其醫藥用途與阿拉伯膠相似。
42.椰子
【性能功用】性味:甘、溫。椰子肉有補虛強壯、益氣去風、消疳殺蟲功效,久食能令人麵部潤澤、益人氣力及耐受饑餓。生食或合蜜,治小兒滌蟲、薑片蟲;椰子漿有滋補、清暑解渴的功效,生飲能補脾胃、生津液,凡氣虛陰虧、津液不足之口渴皆可飲用,也可用於暑熱煩渴者。對心衰水腫亦有療效,並用於驅蟲。驅蟲時取椰子半至1個,先服椰子汁、後吃椰子肉,每日早晨空腹時1次吃完、不需另服瀉劑,服用後3小時方可進食,其驅蟲率與檳榔相仿,且安全無副作用。
【營養成分】果肉含脂肪油、碳水化合物及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等各種蛋白,並含有維生素類及生育酚等成分。油中的成分為癸酸、棕櫚酸、油酸、月桂酸、羊油酸、羊蠟酸、脂蠟酸、遊離脂肪酸及多種甾醇物質;椰子水含生長激素及維生素C;外果皮含氫氰酸、纖維素、木質素、戈聚糖、灰分(主要成分為氫氧化鉀)等成分。
43.桑葚
【性能功用】性味:甘、酸、涼、無毒。桑葚有滋肝腎、補血液、祛風濕、強筋骨、息虛風、清虛火等功效,用於治久病體虛、肝腎陰虧、腰膝酸軟、目暗耳鳴、關節不利、腸爆便秘、津虧血少、潮熱遺精及糖尿病、淋巴結結核、神經衰弱等症,桑葚生食有滋陰生津、清虛火作用,凡陰虛有火、消渴、便秘、發稀易脫落者,皆可用作食療果品;桑葚煎湯、或加蜜熬膏、或製果酒,有補肝益腎、滋液熄風的功效,可用於頭昏目暗、耳聾耳鳴、脫發早白、關節不利等症;桑葉性味苦甘而寒,為祛風清熱、涼血明目良藥,用於風瘟發熱、頭痛、目赤、口渴、肺熱咳嗽、風痹、隱疹、咽喉腫痛、頭目眩暈等症。
【營養成分】桑葚含葡萄糖、鞣質、丁二酸、矢車菊素、鈣質、無機鹽、維生素(A、B、C)、蘋果酸、琥珀酸、酒石酸、色素等,未成熟青桑葚含有氰酸;桑含胡蘿卜素、腺嘌呤、膽堿、異槲皮甙、胡蘆巴堿、麥角甾醇、維生素B1、糖、鞣質;桑枝含桑色素、桑橙素、酚性物質、果膠、葡萄糖、琥珀酸、腺嘌呤等;桑白皮含還原糖、多縮戊糖及半乳糖酐。
44.檳榔
【性能功用】性味:苦、辛、澀、溫、無毒。有殺蟲、消積、行氣、利水功效,用於食積氣滯、腹痛脹滿、腹水、痢疾、滌蟲病、薑片蟲病、蛔蟲病、血吸蟲病,外用治青光眼;大腹皮(檳榔果皮)性味辛、微溫,有下氣引水功效,用於治腹部脹滿、水腫、小便不利、腳氣腫痛等症。
【營養成分】種子含生物堿、以檳榔堿為主,檳榔次堿、去甲基檳榔堿、去甲基檳榔次堿、異去甲基檳榔次堿及檳榔副堿,均與鞣質結合存在,此外尚含脂肪油、紅色素檳榔紅及無色矢車菊素。其中檳榔堿為驅蟲的有效成分。
45.餘甘子
【性能功用】性味:果:甘、微澀、涼;根:淡平;葉:辛平。果有清熱利咽、潤肺止咳功效,用於感冒發熱、咽喉痛、咳嗽、口幹、煩渴、牙痛及維生素C缺乏症;根用於高血壓、胃痛、腸炎、淋巴結結核;葉用於水腫、皮膚濕疹。
【營養成分】樹皮含無色飛燕草素、鞣質及黃酮甙。
46.油梅
【性能功用】性味:果:甘、酸、微溫。果有化痰消食功效,用於食積脹滿、痰飲咳嗽、氣喘;葉性味苦、辛、平、有解表散熱、順氣化痰功效,用於防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瘧疾、治感冒發熱;根核性味苦、辛、微溫,有行氣止痛、健胃消腫功效,用於胃痛、腹痛、疝痛、風濕骨痛及痛經等。
【營養成分】含生物堿、黃酮甙、酚類、氨基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