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養藥又稱補益藥。這類藥物的效用,旨在通過補益,扶助人體正氣,增強體質,補充人體營養物質,提高機體抵抗力,改善體內外環境的平衡狀態,調治各種虛證,預防疾病的發生,促進病後康複,延緩衰老,從而達到頤養天年的目的。常用的補益藥可大致分為補氣藥、補血藥、補陰藥、補陽藥四類。養生保健,治病康複,可根據體質狀態和疾病的性質而選擇運用。這些藥物,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與某些食物相結合,通過烹調加工,所製作成的美味佳肴,即藥膳,它具有強身健體,防治疾病,益壽延年的功效。它是取藥物之性,用食物之味,二者共同配合,相輔相成,收到藥物治療與食物營養的雙重效應。
一、補氣藥
人參
【主要來源】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根。主要產於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根據不同的加工方式,有生曬參、紅參、白參、參須等品種。
【性味歸經】味甘、微苦,性微溫。入脾肺經。
【功效調治】大補元氣,健脾補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延年益壽。用於大失血、大吐瀉或重病時的氣虛欲脫,休克垂危病人的搶救;肺虛氣喘、脾虛泄瀉、消化不良;高熱氣陰兩傷、口渴汗多;心悸、健忘、失眠、神衰乏力等氣血虧虛症候;病後、產後、手術後的久虛不複及年老體弱、抵抗力下降等。
【用法用量】入湯、散、丸、膏、酒、菜肴、粥劑等。一般每服5~10克,搶救時每次可用10~30克。
【現代研究】人參中至少含有十二種人參皂甙,十四種氨基酸和多肽、人參倍半萜烯、人參酸、人參三糖、植物甾醇、人參奎酮、維生素、煙酸及多種微量元素等成分。藥理實驗表明,人參的作用多方麵的,具有明顯強壯和延緩衰老作用,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機體對物理、化學、生物等有害因素的抵抗力;能加強大腦的生理功能,提高工作效率;能使大出血者的血壓穩定回升,具有強心、抗休克的作用,並促其恢複常態;能改善細胞的代謝和營養,增強神經內分泌的調節功能,增強機體解毒功能;對動物冠狀動脈、腦血管、眼底血管具有擴張作用;可增強造血機能,使血球增加並提高白血球的吞噬能力,增強機體解毒功能;對肝髒、骨髓、睾丸等器官和組織的蛋白質及DNA、RNA的合成有促進作用。
【注意事項】服用人參期間,不宜服用蘿卜、濃茶。陰虛內熱較重者,濕熱壅滯者,不宜服人參。
西洋參
【主要來源】為五加科植物西洋參的根。主要產於美國、加拿大和法國,我國亦有栽培。
【性味歸經】苦、微甘、涼。入心、肺、腎經。
【功效調治】補氣養陰、生津止渴。適用於身體虛弱,氣陰不足、陰虛火旺者,可見精神不振、頭暈心悸、口燥咽幹、失眠盜汗、音啞幹咳、虛熱氣喘、咯血等症;高熱後氣陰兩傷、津液不足等症及年老體弱者。
【用法用量】隔水燉服,或研粉吞服。每次3~6克。
【現代研究】西洋參含有人參皂甙、人參奎酮、樹脂、揮發油等成分。藥理實驗表明,西洋參能調節中樞神經係統,對大腦有鎮靜作用;促進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有明顯的抗疲勞、抗利尿、抗缺氧能力;並有促進免疫功能,促成抗體形成和細胞的生長。
【注意事項】西洋參藥性偏涼而補力較強,是清補之品。凡中陽衰微、胃有寒濕者不宜服,失血或感染中毒性休克、虛脫者忌服。
黨參
【主要來源】為桔梗科植物黨參的根。主要產於山西、陝西、甘肅、四川等地。
【性味歸經】甘,平。入脾、肺經。
【功效調治】補中益氣、健脾養血。適用於中氣不足、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四肢倦怠;肺氣虧虛、氣短心悸、言語無力;氣血兩虛、麵色蒼白、血虛萎黃、病後、產後體虛等症。
【用法用量】每服10~15克,入湯、丸、散、膏、酒劑。
【現代研究】黨參含有皂甙、生物堿、蛋白質、維生素、糖類、揮發油、樹脂等成分。藥理研究表明,黨參對神經係統有興奮作用,能使周圍血管擴張而降低血壓,增強凝血和抑製心跳過速;能升高血糖,增加紅細胞及血紅蛋白,增強心肌耐缺氧能力;能促進網狀內皮係統吞噬機能,提高免疫力,增強機體抵抗疾病的能力。
【注意事項】黨參為平補之品,隻適用於一般虛弱之體。凡有實邪者忌服。其他禁忌同人參。
太子參
【主要來源】為石竹科植物異葉假繁縷的幹燥塊根。
【性味歸經】甘、微苦,平。入腹、肺經。
【功效調治】益氣養陰、補肺健脾。適用於脾胃氣虛所致的神倦食少、心悸自汗;氣陰不足所致的氣短咳嗽、咽幹口渴,以及病後虛弱、小兒消瘦等症。
【用法用量】每次10~30克。入湯、丸、散等劑。
【現代研究】本品含有多種氨基酸、果糖、澱粉、維生素及皂甙等成分。臨床和實驗證明,本品具有滋補強壯,提高免疫功能作用。
【注意事項】本品是補氣藥中一味清補之品,服藥期間,忌食刺激性或油膩食物。
黃芪
【主要來源】為豆科植物黃芪或內蒙黃芪的幹燥根。主要產於山西、甘肅、黑龍江、內蒙古、遼寧、吉林、河北等地。
【性味歸經】甘,微溫,入肺、脾經。
【功效調治】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補氣通痹、托瘡生機、延年益壽。適用於氣虛衰弱、自汗喘促,倦怠乏力、容易感冒;中氣不足,內髒下垂、脾虛泄瀉、崩漏;瘡癰腫毒、膿成不潰,或潰而不斂;脾弱氣虛,浮腫尿少、慢性腎炎、免疫功能低下等症。
【用法用量】每服10~15克,入湯、丸、散、膏、酒劑。
【現代研究】本品含有蔗糖、葡萄糖、粘液質、氨基酸、苦味素、皂甙、膽堿、葉酸及含有硒、矽、鋅、鈷、銅、鉬等多種微量元素。藥理實驗表明,黃芪具有強壯、強心、降壓、保肝、利尿、抗菌、抗病毒、提高免疫機能作用,能提高白細胞和單核巨細胞係統的吞噬功能,增加抗體;能擴張血管,改善皮膚血液循環及營養狀況;對腎炎蛋白尿有消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