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用量】每服10~15克,入湯、丸、散、膏、酒劑,並可外用。
【現代研究】本品含有卵磷脂、大黃酚、大黃素、大黃酸、澱粉、粗脂肪、鞣酸、礦物質等。藥理實驗證明,何首烏能降低膽固醇,抗動脈硬化;能使血糖先升高後降低,增加肝糖元積累;對心髒有興奮作用,尤其對疲勞心髒作用更顯著;具有增強非特異性的免疫及增強細胞免疫的藥理作用;能促進紅細胞發育,延緩衰老;生首烏能剌激腸道,增強蠕動而通便。
【注意事項】大便溏泄及痰濕盛者忌用。《本草綱目》記載本品忌諸血、無鱗魚、蘿卜、蔥蒜和鐵器。
熟地黃
【主要來源】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根莖經加工蒸曬而成。產於河南、浙江、河北、湖南、四川等地。
【性味歸經】甘,微溫。入心、肝、腎經。
【功效調治】滋陰養血、生精補髓、益壽延年。適用於血虛萎黃,心悸目眩,月經不調,肝腎不足,腰膝酸軟,耳鳴耳聾,潮熱盜汗,消渴遺精,須發早白等;及糖尿病、肺結核、甲亢等。
【用法用量】每服10~30克,入湯、丸、膏、酒劑。
【現代研究】本品含有地黃素、維生素A、生物堿、脂肪酸、氨基酸、甘露醇、多種糖類、β—穀甾醇、梓醇等。藥理實驗證明,熟地黃具有強心、利尿、降血壓、降血糖、抗炎作用;能提高低下的腎上腺皮質功能,提高尿17—羥皮質類固醇的水平。
【注意事項】本品滋膩,凡氣滯痰多,脘腹脹滿,食少便溏者慎用。
當歸
【主要來源】為傘形科植物當歸的根。各地均有產,以甘肅所產質量最好。
【性味歸經】甘、辛,溫。入心、肝、脾經。
【功效調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適用於血虛諸症,如血虛發熱,眩暈,目視昏花,心悸怔忡,貧血等;月經不調,痛經,閉經,崩漏,胎前產後諸病;風濕痹痛,瘡瘍腫痛;產後、老年人腸燥便秘等。
【用法用量】每服3~15克,可入湯、丸、散、膏、酒劑。
【現代研究】本品含有揮發油、蔗糖、脂肪油、β-穀甾醇及其棕櫚酸酯、阿魏酸、棕櫚酸、丁二酸、煙酸、尿嘧啶、腺嘌呤、維生素A、E和B12及微量元素等。藥理研究證明,當歸具有顯著增加冠狀動脈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血液流動速度;保護肝髒,防止肝糖元降低;能抑製子宮平滑肌的收縮,消除其緊張度,使血脈通暢,解除痛經及降低血壓;有抗炎、鎮靜、鎮痛作用,有抗維生素E缺乏症作用及促進非特異性免疫功能作用。
【注意事項】濕盛中滿,脾虛泄瀉,孕婦,均宜慎用。
阿膠
【主要來源】為馬科動物驢之皮去毛後熬製而成的膠塊。以山東省東阿縣所產最為著名,故稱之為阿膠。
【性味歸經】甘,平。入肺、肝、腎經。
【功效調治】補血止血、滋陰潤肺、補虛安胎。阿膠為血肉有情之品,可用於精血不足之麵色萎黃,眩暈心悸;久病虛勞而致吐血,咯血,便血,尿血,子宮出血,先兆流產,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熱病傷陰,虛煩不眠;老人、虛人及產後血虛便秘。
【用法用量】每服6~15克,可入湯、丸、散劑,亦可烊化服用。
【現代研究】本品主要含有明膠蛋白、多種氨基酸、鈣、硫等物質。藥理實驗證明,阿膠能迅速增加紅細胞和血紅蛋白,促進細胞再生;能促進血液凝固,對出血性休克,能使其血壓逐漸恢複正常;能改善動物體內鈣平衡,促進鈣的吸收,有助於血清中鈣的存留;能促進健康人淋巴細胞轉化作用,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注意事項】本品藥性滋膩,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及有傷風感冒者均不宜用。
龍眼肉
【主要來源】為無患子科植物龍眼的幹燥假種皮。主要產於廣西、福建、廣東、四川、雲南、台灣、貴州等地。
【性味歸經】甘,溫。入心、脾經。
【功效調治】補益心脾,養血安神。本品為補益性保健藥物和食品。適用於心脾不足引起的失眠健忘,心悸怔忡;脾胃虛弱所致食欲不振,泄瀉久痢;產後虛弱,貧血,浮腫。
【用法用量】每服10~15克。可入湯、丸、膏、酒劑。
【現代研究】本品含有皂甙、脂肪、蛋白質、葡萄糖、蔗糖、核黃素、尼克酸、硫胺素、腺嘌呤、膽堿及鐵、鈣、磷等物質。藥理實驗證明,龍眼肉對JTC26腫瘤的抑製率在90%以上,對癌細胞有一定的抑製作用;亦可降血脂,增加冠脈流量,增強體質,提高智力。
【注意事項】內有痰火及濕滯停飲者忌服。
桑葚
【主要來源】為桑科植物桑的成熟果實。產於江蘇、湖南、浙江、河北、四川等地。
【性味歸經】甘,微寒。歸心、肝、腎經。
【功效調治】養血滋陰,潤腸通便,安神益智,烏發明目。桑葚為平補肝腎陰血之品,主要適用於精血不足引起的頭昏目眩,耳鳴耳聾,腰膝酸軟,須發早白,腸燥便秘等。凡陰血虛少,體弱不健,男女老幼皆可食用。
【用法用量】每服15~30克,鮮者可用60克。單服或入湯、丸、膏劑。
【現代研究】本品含有葡萄糖、果糖、蔗糖、鞣酸、蘋果酸、亞油酸、硬酯酸、油酸、芸香甙、粘液質、維生素A、B1、B2、C、D、和胡蘿卜素等。藥理實驗表明,桑葚能提高T細胞的數量和質量,提高細胞免疫功能,調節免疫水平;桑葚在胃中能補充胃液的缺乏,助消化,入腸能剌激腸粘膜,使腸液分泌增多,增強腸蠕動。
【注意事項】脾胃虛寒泄瀉者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