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理由很明顯,按理說,每一個人都應該知道自己怎樣做,才是正確的決定。但是,很少人能夠不經交戰而采取正確的行動。甚至交戰的結果,仍是消極與黑暗的一麵戰勝。
戰勝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很大的勇氣與堅定的信念。想一想看,你戰勝自己的次數多嗎?還是時常姑息縱容了自己?
一個人,如果他勤奮,那必定是他戰勝了自己的懶惰。懶惰是我們最難克服的一個敵人。許多本來可以做到的事,都因為一次又一次的懶惰拖延,而把成功的機會錯過了。
當我們嚐試一項新工作,接觸一個新環境,應付一個新場麵的時候,總難免有一種向後牽曳的力量。我們常會退縮地想:還是安於現狀吧!還是省事為妙吧!還是不要冒險吧!於是,就在這種種消極的決定中,不知多少可貴的機會流失了。許多人抱怨自己一事無成,恐怕這消極的處理事情的習慣,是使他失敗的一個最大的原因。
每一個人都知道公正廉潔是可敬的,偏私貪欲是可恥的。但是,事到臨頭,往往就會有一些你在事先所想不到的理由來影響你正麵的決定。比如說:你會把責任推給環境的壓力,風氣的不良,或一項消極退守的成語,如“識時務者為俊傑”之類。其實,那正是你被另一個自己所戰敗的明證。一個人在必要的時候不能戰勝自己,是可恥的,任何理由都無法掩飾這種羞恥。一個人應該有力量讓自己那光明的一麵戰勝,否則,你的人生就失敗了。
如果你知道寬恕是一種美德,那麼你為什麼還要計較別人的短處或過失呢?
如果你知道豁達一點可以減少痛苦,你為什麼還不肯早一點把眼前瑣屑的得失恩怨放開看淡呢?
要知道,我們有時痛苦困擾,猶豫不安,那隻是因為我們心情上有兩種相反的力量在相持不下。讓我們明智一點,早作抉擇,你會覺得生活的麵目豁然開朗起來了。
我們從小所受的教育,足夠使我們知道怎樣明辨是非。在明辨是非之外,就要看我們是否有足夠的信念,和約束自己的力量,去遵循我們所知道的正確的路。那需要經過很艱苦的奮鬥,需要動用你一切內在的向上向善的力量,才能把握你所預定應走的方向。
勤與惰,清醒與執迷,並不是距離遙遠的兩極,而隻是薄薄的剃刀的兩麵,其間隻有一刃之隔。你翻過這一刃之隔,便是勤奮與清醒;留在那邊,便是懶惰與執迷。你要不要翻過,隻在短短的一念之間。
如果你決心清醒,你便可以清醒;如果你決心執迷,你就將繼續執迷。這“決心”的實現,不在你能不能,而在你肯不肯。不要怕,不要悔
□[台灣]王鼎鈞
三十年前,一個年輕人離開故鄉,開始創造自己的前途。少小離家,雲山蒼蒼,心裏難免有幾分惶恐。他動身後的第一站,是去拜訪本族的族長,請求指點。
老族長正在臨帖練字,他聽說本族有位後輩開始踏上人生的旅途,就隨手寫了三個字:“不要怕。”然後抬起頭來,望著前來求教的年輕人說:“孩子,人生的秘訣隻有六個字,今天告訴你三個,供你半生受用。”
三十年後,這個從前的年輕人已是哀樂中年,他有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傷心事。歸程漫漫,近鄉情怯,他又去拜訪那位族長。
他到了族長家裏,才知道老人家幾年前已經去世。家人取出一個密封的封套來對他說:“這是老先生生前留給你的,他說有一天你會再來。”還鄉的遊子這才想起來,三十年前他在這裏聽到人生秘訣的一半。拆開封套,裏麵赫然三個大字:
“不要悔。”
人生在世,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後不要悔,這是經驗的提煉,智慧的濃縮。這六字箴言的奧秘,要一本長篇小說才說得清楚。但是我相信對那些有慧質的人,這幾個字也就夠了。留一點餘味讓人咀嚼體會,豈不更好?生命不是一盒巧克力糖
□[台灣]董橋
你講個笑話給英國人聽,他會笑三次:你講的時候他笑一次——那是禮貌;你解釋那個笑話的時候他第二次笑——那也是禮貌;最後,他半夜三更醒來突然大笑起來,因為他終於懂了笑話的意思。你把同樣一個笑話講給德國人聽,他會笑兩次:你講的時候他笑一次——那是禮貌;你解釋那個笑話的時候他第二次笑——那也是禮貌。他不會笑第三次,因為他永遠弄不懂笑話的意思。你把同樣一個笑話講給美國人聽,他會笑一次——你一講他就笑了,因為他一聽就懂了。可是,你把笑話講給猶太人聽,他根本不笑。他會說:“那是老掉牙的笑話了,再說,你都講錯了。”
英國人拘謹,腦筋動得不快,卻肯下功夫去想問題。德國人死板,毫無情趣。美國人是腦袋比較靈活的人,也不懶。猶太人最聰明最世故,天生是背著曆史包袱的悲劇民族,容易學有所成。中國人頗像猶太人,謙恭有餘,激昂不足;苦中幽默,笑裏常見皺紋,該是國運使然。
唐詩有“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一句,有人顛倒竄換一二字為聯,送給庸醫:“不明財主棄,多故病人疏。”太妙!這是黃苗子先生說的。世事往往教人笑不出來。筆底妙語連珠的老舍,“文革”時期還是投湖自盡了。又淵博又有文采的沈從文一度給揪到天安門城樓上洗男女廁所。苗子先生說:“沈先生認認真真天天去打掃,像摩挲一件青銅器那樣摩挲每一個馬桶,將來有人寫‘天安門史’,應該補這一筆。”
“忍”功真是中國的國粹了:忍著哭,忍著笑,忍著所有逆來的橫禍。沈先生背著30萬字的《中國服裝史》初稿到鹹寧幹校,結果被扣下來,丟了。老人家居然有勇氣重新寫出一本來。《阿甘正傳》裏說:生命像一盒巧克力糖,你永遠不知道盒裏乾坤。不是每一個民族的生命都像一盒漂亮的巧克力糖。幸好沈從文會說:“中國的刺繡,美呀!漢代漆器紋樣,美呀……”致江斯頓書
□[美國]林肯
親愛的江斯頓:
你向我借80塊錢,我覺得目下不應該借給你。好幾次我幫你忙之後,你都說:“現在我們可以好好過日子了”,但是沒有多久,你又陷入了同樣的窘境。我看這完全是你為人有缺點,是什麼缺點呢?我想我是知道的。你並不懶,但多少有點遊手好閑。我們上次見麵之後,我懷疑你是否有哪一天好好地幹過一整天活。你並不怎麼厭惡勞動,但你不賣力幹活,惟一的原因是你覺得幹活沒有多大出息。
這種白白浪費時間的習慣是問題的症結所在;改掉這種習慣對你至關緊要,而對你的兒女來說,則更為重要。其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生活的道路更長,在沒有養成這種習慣之前,可以預加防範;這比養成之後再改來得容易。
你現在需要些現錢;我建議你去找個願意花錢雇人的主顧,替他“賣命地”幹活。
把家裏的事(春播和秋收)交給爸爸和你的幾個兒子去做吧,你自己去幹點最掙錢的活兒,或是用你幹的活兒抵債。為了使你的勞動得到較好的報酬,我現在答應你,從今天到5月1日,凡是你幹活掙到一塊錢或是償還了一塊錢的債,我另外再給你一塊錢。
這樣一來,如果你每月掙10塊錢,你可以從我這兒再拿到10塊錢,一共每月就可以掙到20塊錢。這並不是說,我叫你到聖路易或加利福尼亞州的鉛礦、金礦去,而是叫你到附近去找點最掙錢的活兒幹——就在柯爾斯縣境內。
你看,如果你肯這樣做,很快就能還清債務;更有好處的是,你會養成不再欠債的好習慣。然而,如果我現在幫你還清了債,明年你又會欠一身債。你說如果有人肯出七八十塊錢,你願意把你在天堂的席位賣給他。這麼說,你把你在天堂的席位看得太不值錢了。其實,按照我的辦法去做,保管你幹四五個月活就能掙到那七八十塊錢。你又說如果我借給你這筆錢,你願意把田地抵押給我;若是日後你還不清錢,就歸我管理——
廢話!如果說現在你有田地都活不了,將來沒有田地又怎麼活呢?你一向對我不錯,現在我也沒有虧待你的意思。相反,如果你肯聽從我的勸告,你會發現對你來說,這比8個80塊錢還要值錢呢!因小失大
□[美國]富蘭克林
在一個假日裏,同伴們集錢購買玩具,而我是負責跑腿的。當我口袋裏裝滿了同伴們的銅板時。我立即向兒童玩具店跑去。有必要說一下,當時我隻是個七歲的孩子。路上,我瞧見別的孩子手裏拿著哨子,哨子吹出的聲音把我迷住了。於是,我就把銅板統統掏出來,換了一隻哨子。我回到家裏,一蹦三跳地吹著哨子跑遍全屋,為此頗感得意,不想妨礙了一家人。我把買哨子所付的錢數告訴兄姐和堂哥堂姐時,他們說我付了四個哨子的錢,還對我說,多付的錢本來可以買許多好玩的東西。他們嘲諷我做了件蠢事,我由於氣惱而大聲哭泣起來。即使現在每想到這件事,我所感到的羞辱,遠遠超過哨子帶給我的樂趣。
然而,這件事一直印在我的腦際,而且後來對我的人生頗有助益。每當別人引誘我去買一些我用不著的東西時,我常常告誡自己:“別對哨子花太多的錢。”我把錢省了下來。長大成人以後,闖進了大千世界,結識了形形色色的人,我發現有許多“對哨子付出了太多的錢”的人。
有的人渴望得到宮廷的青睞,把時間浪費在宮廷會議上,放棄休息、自由、美德,甚至朋友:在我看來,這種人對他的哨子付了過高的代價。
有的人爭名奪利,時常參與政事,忽視自己的本職工作,最後因此而墮落,我認為,這種人對他的哨子付出的代價實在太高了。
有的守財奴為了斂財致富,不惜置一切舒適、一切與人為善的快樂、別人對他的尊敬和友誼的歡樂於不顧。對此,我勸誡他們說:“可憐的人啊,你為你的哨子付出了過高的代價。”
有的人專事尋歡作樂,不努力提高自己的誌向或社會地位,忽視健康,隻沉溺於眼前的良辰美景時,應該勸慰他們說:“錯了,你這樣做適得其反,在自找苦吃;你對你的哨子付出了過高的代價。”
有的人注重於外貌儀表,講究衣著,欲置備豪華舒適的住宅、精雕細琢的家具和富麗堂皇的馬車,但他的財力根本未達到此種水平,結果弄得債台高築。我感歎道:“你對你的哨子付出了太高太高的代價。”總而言之,人類一切痛苦之事,大都由於對事情的錯誤估價,亦即因小失大——“對他們的哨子付出過高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