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茅盾
驕傲!這是個壞名詞,沒有一個人肯受;卻沒有幾個人能夠真真不犯著。我且費些工夫,一件一件講出來。
有人承受了父祖的家當,鮮衣美食,吃不完,用不盡,看著那些苦人吃了朝飯沒夜飯,挨過了夏天挨不過冬,狗還不如,他卻要什麼有什麼,滿足極了,便驕傲起來。諸位!這等人該驕傲麼?他的好吃好著哪裏來,是自己掙來的麼?他不過偶然生在富家罷了,也是和貧人一樣的一個人呀!貧人雖貧,自食其力,不敬重他卻看輕他,應該麼?富家的兒子一麵承受了家當,好吃好用;一麵卻也承受了一副嬌嫩的身子,好吃懶做的脾氣,一旦父母亡故,家產蕩盡,那時……欲求苦苦活著也不能夠!想到這裏,我欲問天下的富家兒,能再驕傲麼?
再看有一白手創家當的人,小時吃了千萬辛苦,難得一旦時來運濟,大丈夫有伸頭的日子,錢有了,氣派便也不同了,不但貧賤時的朋友不認得,親戚也不認識了,這等人的驕傲,應該麼?他的錢是自己掙的,那是不差的,不過你曉得他的錢是哪裏來的呢?有許多是刮了苦人身上來的,有許多是卑顏屈膝求了來的,有許多是欺詐恐嚇搶了來的,這都是正大光明來的嗎?也配來驕傲麼?
有些人錢是來得正路了,本事也有些,但是他仍是不該驕傲,為什麼?因為你有一萬的固然可以驕傲一個大錢也沒有的,但是他有十萬百萬千萬的便可以驕傲你,倘然人家驕傲你時你不願意,你也不要來驕傲人家罷!況且人生目的,是不是擄了幾個錢就算數,是不是還有更大的事情等著“人”去做?
以上這幾種人,他們腦子裏是被肉欲金錢裝滿了的,他的人生目的隻是如此——衣求其美,食求其精,居求其高大,肉欲求其泄罷了!一旦覺得我有人家沒有,自然欲驕傲,我記得莊子有段寓言道,鴟鳥得了個腐鼠,當他寶貨,鵷從天上飛過,鴟鳥見了,便驕他道“哧”;又如小孩子得了一個餅,見大人看著便舉起餅來誇耀,大人幾曾希罕這個餅來,小孩子卻不知道!鴟鳥和小孩子這種行為,我們看了可笑不可笑?然則以富貴驕人的可憐人,在心地清白的人看來,簡直也和鴟鳥小孩子一樣的可笑罷!
這班人正如尼采所說,“糞窖裏的糞蛆蟲,這個爬到那個身上,自以為得意極了!”我們唇清口白,不犯著多說來汙嘴!我們且看高一等的讀書人如何。
還有些讀書人,自以為有學問有知識,便看不起別人,對於同道更甚,“文人相輕”,是最壞的一種習氣,他們這種驕傲,自損自的人格,原不必我們來多說,不過世間有了什麼“黨”什麼“派”,好好的事情,弄成“意氣相持”,胡鬧散場,都是發源於這小小驕傲,這罪惡也就夠大了!更有些存心向善的無知識人,因為被他們這種難看的神氣刺戟,便爽性愈趨下,變為小人;這種例子也多到不可勝舉,我們中國穿長衫人和穿短衫人每每不能融洽,便也受了這害處!
我們更進一步講,學問是看不見底的;在此時此地,也許某甲是第一個有學問的人,過了幾時,換了個地方,也許就算不上了。況且天地間的事,我們人類不知所以然的多著呢!自古至今,我們人類所得的知識,究竟占了天地間全部知識的幾分幾,沒有一個人敢說定;可知人在自夥裏雖然覺得你高我低,若和天地間無盡藏的真理一比,還不是五十步與百步之差麼?
我有個比喻,天地間知識的全部算他一丈,人類最高的得他二分。二分看一分,自然覺得多了不少,但是同一丈一比,簡直不見什麼差異啊!如此說來,驕傲二字非但不可,簡直是不應該。
明白人,決不驕傲;驕傲的決不是真明白人。列位倘然想做真明白人,奉勸把一切的驕傲思想都放棄了罷。否則,在你是得意,在別人看來,覺得你受這惡性的支配,做惡性的奴隸,正是怪可憐的啊!提醒幸福
□[中國]畢淑敏
我們從小就習慣了在提醒中過日子。天氣剛有一絲風吹草動,媽媽就說,別忘了多穿衣服。才相識了一個朋友,爸爸就說,小心他是個騙子。工作取得了一點成功,還沒容得樂出聲來,所有關切著你的人一起說,別驕傲!你沉浸在歡快中的時候,自己不停地對自己說:千萬不可太高興,苦難也許馬上就要降臨……
我們已經習慣了提醒,提醒的後綴詞總是災禍,災禍似乎成了提醒的專利,把提醒也染得充滿了淡淡的貶意。
我們已經習慣了在提醒中過日子。看得見的恐懼和看不見的恐懼始終像烏鴉盤旋在頭頂。
在皓月當空的良宵,提醒會走出來對你說:注意風暴。於是我們忽略了皎潔的月光,急急忙忙做好風暴來臨的一切準備。當我們大睜著眼睛枕戈待旦之時,風暴卻像遲歸的羊群,不知在哪裏徘徊。當我們實在忍受不了等待災重的煎熬時,我們甚至會惡意地祈盼風暴早些到來。
在許多夜晚,風暴始終沒有降臨。我們辜負了冰冷如銀的月光。
風暴終於跚跚地來了。我們悵然發現,所做的準備多半是沒有用的。事先能夠抵禦的風險畢竟有限,世上無法預計的災難卻是無限的,戰勝災難靠的更多的是臨門一腳,先前的踹踹不安幫不上忙。
當風暴的尾巴終於盡去,我們守住零亂的家園。氣還沒有喘勻,新的提醒又智慧地響起來,我們又開始對未來充滿恐懼的期待。
人生總是有災難。其實大多數人早已練就了對災難的從容,我們隻是還沒有學會災難間隙的快活。我們太多注重了自己警覺苦難,我們太忽視提醒幸福。
請從此注意幸福!
幸福也需要提醒嗎?
提醒注意跌倒……提醒注意路滑……提醒受騙上當……提醒榮辱不驚……先哲們提醒了我們一萬零一次,卻不提醒我們幸福。
也許他們認為幸福不提醒也跑不了的。也許他們以為好的東西你自會珍惜,犯不上諄諄告誡。也許他們太崇尚血與火,覺得幸福無足掛齒。他們總是站在危崖上,指點我們逃離本來的苦難。
但避去苦難之後的時間是什麼,那就是幸福啊!
享受幸福是需要學習的,當幸福即將來臨的時刻需要提醒,人可以自然而然地學會感官的享樂,人卻無法天生地掌握幸福的韻律。靈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適像一對孿生兄弟,時而相傍相依,時而南轅北轍。
幸福是一種心靈的震顫。它像會傾聽音樂的耳朵一樣,需要不斷的訓練。
簡言之,幸福就是沒有痛苦的時刻。它出現的頻率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少。人們常常隻是在幸福的金馬車已經駛過去很遠,揀起地上的金鬃毛說,原來我見過她。
人們喜愛回味幸福的標本,卻忽略幸福披著露水散發清香的時刻。那時候我們往往步履匆匆,瞻前顧後不知在忙著什麼。
世上有預報台風的,有預報蝗蟲的,有預報瘟疫的,有預報地震的。沒有人預報幸福。
其實幸福和世界萬物一樣,有它的征兆。
幸福常常是晚訪的,很有節製地向我們噴灑甘霖,你不要總希冀轟轟烈烈的幸福,它多半隻是悄悄地撲麵而來。你也不要企圖把水龍頭擰得更大,使幸福很快地流失。而每靜靜地以平和之心,體驗幸福的真諦。
幸福絕大多數是樸素的。它不會像信號彈似的,在很高的天際閃爍紅色的光芒。它披著本色的外衣,親切溫暖地包裹起我們。
幸福不喜歡喧囂浮華,常常在暗淡中降臨,貧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塊糕餅,患難中心心相印的一個眼神。父親一次粗糙的撫摸,女友一個溫馨的字條……這都是千金難買的幸福啊。像一粒粒綴在舊綢子上的紅寶石,在淒涼中愈發燦燦奪目。
幸福有梯形的切麵,它可以擴大也可以縮小,就看你是否珍惜。
我們要提高對於幸福的警惕,當它到來的時刻,激情地享受每一分鍾。據科學家研究,有意注意的結果比無意要好得多。
當春天的時候,我們要對自己說,這是春天啦!心裏就會泛起茸茸的綠意。
幸福的時候,我們要對自己說,請記住這一刻:幸福就會長久地伴隨我們。
那我們豈不是擁有了更多的幸福!
所以,豐收的季節,先不要去想可能的災年,我們還有漫長的冬季來得及考慮這件事。我們要和朋友們跳舞唱歌,渲染喜悅。既然種子已經回報了汗水,我們就有權沉浸幸福。不要管以後的風霜雨雪,讓我們先把麥子磨成麵粉,供一個香噴噴的麵包。所以,我們從天涯海角相聚在一起的時候,請不要躊躇片刻後的別離。在今後漫長的歲月裏,有無數孤寂的夜晚可以獨自品嚐愁緒。現在的每一分鍾,都讓它像純淨的酒精,燃燒成幸福的淡藍色火焰,不留一絲渣滓。讓我們一起舉杯,說:我們幸福。
所以,當我們守候在年邁的父母膝下時,哪怕他們鬢發蒼蒼,哪怕他們垂垂老矣,你都要有勇氣對自己說:我有幸福。因為天地無常,總有一天你會失去他們,會無限追悔此刻的時光。
幸福並不與財富地位聲望婚姻同步,它隻是你心靈的感覺。
所以,當我們一無所有的時候,我們也能夠說,我很幸福。因為我們還有健康的身體。當我們不再享有健康的時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著說:我很幸福,因為我還有一顆健康的心。甚至當我們連心都不再存在的財候,那些人類最優秀的分子仍舊可以對宇宙大聲說:我很幸福。因為我曾經生活過。
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裏經常看著太陽,心就不知不覺暖洋洋亮光光。心靈上的舒展
□[台灣]羅蘭
人生最大的苦惱,不在自己擁有的太少,而在自己想望的太多。想望不是壞事,但想望的太多,而自己能力又不能達到,則會構成長久的失望與不滿。在對環境、對自己,都長久的感到失望與不滿的情形之下,就產生了自卑、疑懼、對環境的戒備和內心的緊張。
我常想,對那些太急於求好,或爭於求功的人們來說,他們需要學會一分“心靈上的舒展”。這種心靈上的舒展是讓自己能把一切看平淡些,看輕鬆些。不要巴望得太高,不要過分的求全苛刻。固然,在正常的情形之下,我們都應該要求自己上進,要求自己做事要精確、要成功、要勝利、要超越;但是在這一切要求之上,還必須有另一種要求來使它平衡。這要求便是使自己“量力而為”,要“輕鬆平淡”。
一個人的智力、體力、領悟力與適應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和範圍,不可能在每一件事上都一路領先,勝過所有的人。我們必須承認有自己力量所不能達到之處。必須承認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們可以在某一些事情上比別人略勝一籌,但當別人在另一些事情上勝過我們時,我們必須有為別人喝彩的心情;至低限度要有承認別人在某些方麵比自己好的雅量。而且即使對自己來說,當我們達不到自己所要求的目標時,除去準備繼續努力之外,也必須對自己能存幾分原諒。
我們常見有兩種人。一種人是太懶散,因此他們需要多催逼自己;另有一種人是太要強,因此他們需要略微放寬自己。對一個過分求全的人來說,他如想真正得到成功,必須先讓自己學會幾分平淡。否則單是那種急於求功的緊張焦慮,就會把他的精神無益地消耗,以致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