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圓我渭河夢(2 / 2)

2003年9月,水利部在北京組織召開了研討會,專家們認為,《渭河流域綜合治理規劃》缺少解決渭河水資源不足和徹底改變三門峽運行方式等內容,規劃項目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渭河流域存在的問題,建議將綜合治理規劃改為《渭河流域近期重點治理規劃》。胡錦濤總書記和溫家寶總理對此又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對規劃進行論證,抓緊研究,提出意見,呈報國務院。

為了促使規劃盡快實施,在2004年召開的全國政協十屆二次會議上,我聯合駐陝西的全國政協委員提交了《關於停止三門峽水庫蓄水發電,消除渭河下遊水災隱患》和《渭河災害,急需治理》的大會發言,指出,2003年渭河流域的洪災,主要原因是下遊100公裏處的三門峽水庫長期高水位發電運行,導致潼關高程居高不下,渭河河床淤積抬升,渭、洛河頂托倒灌而形成。因此,要想消除渭河流域水災隱患,必須立即停止三門峽庫區蓄水發電,實行空庫敞泄。

2004年3月水利部原則審查通過了《渭河流域近期重點治理規劃》。《規劃》主要包括水資源配置和保護、防洪、水土保持三項內容,涉及陝甘寧三個省(區),2010年規劃安排投資207億元,其中安排我省的資金就占總投資的69%,達到143億元。有關水利專家指出,通過綜合治理,到2010年,渭河流域缺水矛盾將得到緩解,重點地段基本達到國家防洪標準,渭河幹流將實現達標排放。

據有關人士介紹,在審查《規劃》時,對於三門峽水庫該不該蓄水運行,專家有著不同意見。總的來說,大部分專家認為水庫的問題不是最大的問題,近年來渭河缺水才是導致下遊泥沙淤積最重要的原因。因此,必須解決渭河流域缺水問題。首先是節水;第二是水汙染治理;第三是增加水資源的有效供給。通過渭河流域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從外流域調水,加大渭河水流量,這將有利於解決下遊泥沙淤積問題。

我們的努力終於有了結果,國家給予了高度重視,渭河流域綜合治理就要起步實施了!

回顧這段經曆,我非常感謝人民政協為我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舞台,使渭河治理,有了著落,圓了我的渭河夢。

“晚來清渭上,疑似楚江邊。魚網依沙岸,人家傍水田。”昔日美麗的渭河一定會在不遠的將來重現於八百裏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