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小城鎮是實現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的戰略舉措。小城鎮作為城市與農村的連接體和中轉站,是現階段農民、農業、農村全麵參與國民經濟有效循環的重要橋梁和連接紐帶。加快小城鎮建設不僅可以形成一定區域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交換中心,促進農村經濟的全麵發展,而且可以帶動農村的市場化、城市化、文明化、現代化水平,使農村全麵融入現代文明的潮流。城鎮作為農村科學技術和文化教育的傳播中心,還可以將先進的思想觀念、科學技術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迅速傳遞到廣大農村,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素質,移風易俗,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因此,發展小城鎮,可以使城鄉之間形成一種優勢互補、雙向互動的經濟關係,實現城鎮與農村產業互相銜接、經濟有效融合的良性互動和一體化發展,最終達到“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功效。
三、深化改革,促進發展
(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應實現創新
我們在深化農村經濟體製改革,進一步深化農村稅費改革,取消農業稅,減輕農民負擔的同時,可以有序地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工作,采取承包、租賃、返租倒包、入股、轉讓等多種模式,使土地的使用權合理流轉。也可組建一些大的農業集團,形成土地的規模化經營。而那些把土地轉包出去的農民,進城打工,也掙到了錢。既有利於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也有利於農村現代化的實現。
(二)加快農村工業產業的發展
一是以農為主,延伸農業。通過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增加農產品價值,提高農產品商品率,促進高產高效農業的發展。利用當地農產品資源生產的優勢,推動冷藏、保鮮、加工為主要內容的農產品加工業發展。二是以農為主,農村工業依靠資源開發帶動。在具備資源開發優勢的地區,要大力發展以建材、煤炭采選等為主要行業的農村工業,改善農村經濟結構,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發展。三是龍頭企業帶動農業產業化。對於農業基礎條件較好,農業生產水平較高,具備發展畜牧業和高價值作物優勢的地區,要依靠農產品龍頭企業發展,帶動農業基地建設,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三)實現農產品一體化
把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組建股份製、農業協會等,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為“農”轉“工”打造載體。把農業當做工業生產的第一車間,培育和發展具有一定規模與較強競爭力的農業企業和農產品品牌,不斷推進農業產業化。重點是發展龍頭企業,用工業化的方式組織農業生產,把工業的管理理念、生產方式、營銷手段、科學技術等引入農業龍頭企業中,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從生產環節到消費環節,形成產銷一條龍。這樣,農民就不單從農業生產中受益,還可以從營銷中獲利,前者隻是賺小錢,後者才能賺大錢。要使農民盡快富裕起來,還應大力提倡公司加農戶的模式,這樣,農民安心生產,按照合同向公司提供產品,公司則負責市場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