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空讀書(1 / 1)

我時時感到沒空讀書。

上班的時候,敢說是個坐得住的人。辦公桌前一坐,桌上常是翻開的書連成片:新舊課本,各種教參,幾樣工具書,還有各種名目的補充資料,桌上常是滿眼的書。多半是到了搞衛生的日子,才得以看到書桌的本來麵目。

您可別以為這是擺樣子的。拿教書當回事的人都知道,往幾十個學生麵前一站,可不是鬧著玩的,弄不好,就得抓汗。想在講台上一站心中有底,這許多書,你就不能不看。不光要看,還得看進去。那回,也是備課的時候,我又坐在辦公桌前,鑽進眼前的連片的書中。不知過了多久,又一遍鈴聲。我想到該喝點水,就拿起杯子去找水壺。剛下課的一位同事幽默地提醒說:下班了還得再喝學校一口水?我才意識到剛才的鈴聲,是最後一堂課的下課鈴,該下班了。雖說不是總這麼投入,可上班的時候,不論是站在講台上,還是坐在辦公桌前,手裏常是不離一本書的。

可是,我卻感到沒空讀書。

下班回到家,我常常是直奔我的小屋,書桌前一坐又紮進“書的海洋”。借用“書的海洋”這說法,絕不是說我有多少書。那點書整理好了,屋裏的兩個書櫥還是放得下的,隻是常常亂的時候多。書桌上自不必說,常常是比上班的辦公桌上還亂的。有時候,為了一個研究課題,差不多要把自己的這點家底翻個底朝上。光顧了翻,不顧了理,於是,常有這樣的景觀:雜亂無章的書籍、雜誌、報紙,從書桌上攤開去,攤到桌下的地麵上,攤到桌邊的沙發上,攤到沙發旁的床鋪上,跟書櫥連成一片……您說,是不是真有點“書的海洋”的模樣?我呢,就真的假的時常在裏麵“遨遊”。那回正趕上我又“創造”了這樣的景觀,忽然一位老夥計登門。我趕緊收拾劃拉,才算給老夥計找了個坐的地方。這時,我才感到,這哪裏是什麼“書的海洋”,分明狼藉一片。雖說這樣的景觀不是總有,可在家裏,不論是坐在桌前,還是躺在床上,手裏也常拿一本書的。

然而,我仍然感到沒空讀書。

這小子,不是變著樣的自吹,就是吃多了撐得說胡話!

您可別太抬舉我了。跟許多許多人一樣,我有時候興許吹幾句,有時候興許說幾句胡話,可這沒空讀書卻是實實在在的事,真真切切的理。說出來,興許您也會點頭的。上班讀書,那是為了工作;下班讀書,是工作的延伸,還是為了工作。為工作而讀書,就是為飯碗而讀書,自然不算錯,但總是功利的成份多了一點。功利的目的越是直接,功利的色彩越是濃重,讀書就越難於進入一種人生享受的境界。自然,凡事總難脫淨功利的味道。但我總是期盼多享受一份這樣的讀書境界:讀書的功利目的間接再問接,讀書的功利色彩淡薄再淡薄,讀書最少為功利所累。

孟德斯鳩說過這樣的話:“喜歡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是的,讀書應該是一種享受。從這樣的意義上看,您說我不是真的很少有空讀書嗎?

不過,我倒是相信,我和喜歡讀書的朋友一樣,會越來越有空讀書。

1998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