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不清什麼時候起,我與信結下不解之緣。
這麼多年,我發出的信要成堆成山,收到的信也成堆成山。天南地北,寒來暑往,到底收發過多少信,記不準,數不清。是信,在我和學生、師長、友人、學者,還有那麼多的讀者、編輯朋友之間,架起了一座座心橋。
如今,有人說,信息革命了,地球變小了,人們天涯咫尺了。也是,事情急了,一個電話打出去,海角天涯的朋友也能立馬聊起來,有如促膝一般。可是,我還是喜歡平日裏書來信往。不要說我和讀者編輯朋友的來往少不了信,就是朋友間也是以紙傳情才別有一番情趣,別有一番感覺。一位不曾謀麵的讀者朋友至今堅持跟我通信,而不打電話,說這樣更好。也是,這樣更好。
於是,我與信至今其緣不解。
信,說來平常,婦孺皆知。可要問:信,為什麼叫信?這一想一問,我也有點茫然了。後來,費了點心思,才算略知一二。
“信”,是個會意字,從人,從言,取人的言語誠實意,稍後有講信用的意思。《曹劌論戰》中有“犧牲玉帛,弗取加也,必以信。”《說文》解:信,“誠也”。看來,誠實守信,當是“信”的本意。信,古人叫函。它最早的出現可以追溯到文字的產生時期。古時的書信,一般為一尺見方的木板,故稱尺牘,就是現在的信箋。外邊是一隻大木匣子,也就是現在的信封了。今天我們說的信,是從古代的“信物”轉化而來的。信物原來並非專用於定情。明時,我國民間隨信帶物的風俗很盛行,後泛指作為憑證的物件。這樣看來,信,所以叫信,的確是取“信”的誠而守信之意的,與“信”的本意密切相關。
想想正是,通常人們互相通信,的確是要傳達一種誠意,是要講究一種信用。真可謂,信,“信”也。
可是,這絕非僅是寄信人和收信人的事。信,在郵遞過程的哪一步出了差錯,也就失信了。信,之所以具有誠而守信的屬性,是靠了郵遞業務各個環節中許多誠而守信的人們誠而守信的工作,才得以體現的。
對此,我是有切身體驗的。多少年來,除極特殊情況外,信,總能在我和四方的朋友之間誠而守信地溝通著信息,傳遞著情誼。我知道,這都應歸功於郵遞工作中那麼多同誌的誠而守信。我的通訊地址曾幾經變化,信,卻幾經輾轉也總能送到我手上。那回,匆忙中我把兩封信投進信筒。靜下來才想起,其中一封還沒寫上收信人的地址、姓名。這讓人怎麼投遞?情急之下,我補寫了一封明信,投進信筒,上麵說明信筒內一封怎樣的信應按怎樣的地址、姓名投遞,請多關照。就這樣,我竟果真如期收到對方的回信。真“信”也!
郵政工作,誠而守信的工作;綠衣使者,誠而守信的人!
越來越多的誠而守信,一定會讓我們的生活多一份美妙。
199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