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們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創造潛力,就必須對創造性思維的閃光延緩判斷。我們應該給創造思維的大量意念統統放行,不論優劣,一概暫不予評判。在沒有想出盡可能多的意念之前,切莫阻塞向各種意念開放的道路,切莫將各種意念拒之於千裏之外,切莫作繭自縛。當然,這需要整個社會營造一種開放的氛圍。我們需要批評,但更需要給各種觀念以表現的機會。
延緩判斷,可以說是我們的顯意識對潛意識的開放。
心理學把人的意識分為意識和潛意識。平時,不為自己意識到的大量的各種潛知潛能,在大腦裏潛伏著,不可能同時在人的意識中一齊展現湧動。德國心理學家提出一個意識閾的概念。他說:“一個觀念若要從一個完全被抑製的狀態,進入一個現實觀念的狀態,便須跨過一道界線,這個界線就是意識閾。”這個意識閾,仿佛一道門,它在特定情況下打開,讓潛意識的東西進入意識,或者把意識的東西逐進潛意識。在這道門旁,理性的判斷好像一位檢查官。麵對一個要解決的問題,人需要動用大腦潛意識中有關範疇的潛知潛能。但是,意識閾門旁的理性判斷——這位檢查官的過早過嚴地檢查,就會把在門口剛一露頭的潛在創造意念嚇回去。於是,我們將對問題束手無策或沒有創新的辦法。
當我們延緩判斷時,就是暫時撤去門旁的檢查官或使之放鬆檢查。這樣,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意識閾之門才真正開放了,才有了真正的自由的溝通和交流。人,才能讓潛意識中的潛知潛能為我所用,才能更大限度地表現出創造潛力。
可以這樣小結:許多人之所以沒有走向更輝煌的成功,是因為隻發揮了潛在能力的極小部分;之所以許多人的創造潛力沒有充分地發揮出來,是因為人們習慣於用理性過早過嚴地對潛意識裏的創造意念進行評判,從而扼殺了在意識閾門口剛剛露頭的創造思維的閃光。原來,人生的成功,往往就起源於一個創造的靈光有幸沒有被過早地判斷所扼殺。
為了更輝煌的成功,我們應該學會延緩判斷,洞開意識閾之門,讓大腦中潛意識與意識兩個世界更加自由地溝通,給你的創造靈光放行。
199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