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暉風光(1 / 2)

浙江省有個上虞市,上虞市有個白馬湖,白馬湖畔有個春暉中學。

春暉中學與南開中學齊名,素有“北南開,南春暉”之說。1993年,國家教委審定編撰《中國名校叢書》,全國共認定14所知名中小學,春暉便是其一。這裏每年吸引著無數的中外客人。春暉中學如何有這般魅力?

那年,我應邀參加一個教育與成才論壇,有幸領略春暉的風光。

大凡名校多在都市,春暉中學當年偏選在了驛亭鎮,一個偏僻的地方。因為偏遠,據說後來幾次有過遷址的風波。我們的車從上虞開出,在鄉間的村鎮幾經穿行,才有人發現:看,前麵就是春暉。遠遠地望去,原來這裏竟是個美妙的去處。但見春暉中學坐落於白馬湖畔的,後麵有青翠的象山環抱,真正的依山傍水,山青水綠。山光水色映襯下,校園籠罩在朦朧而幽靜的秀美景色之中。“紅樹青山白馬湖,雨絲煙縷兩模糊。欲行未忍留難得,惆悵前溪聞鷓鴣。”此景此境,對柳亞子先生的詩是最生動的詮釋。

現任校長潘守理先生給我們介紹說,春暉中學誕生於“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由近代著名教育家、民主革命家經亨頤偕同鄉賢王佐,回鄉征得民族資本家陳春瀾20萬銀元資助而創辦的。經亨頤先生出任首任校長。

漫步在恬靜優美的校園,潘校長說,春暉中學在早期曾經薈萃了一大批名師碩彥。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潛、豐子愷、劉重宇、張孟聞、楊賢江、範壽康等國內堪稱一流的大家,先後在此任教。蔡元培。黃炎培、胡愈之、何香凝、俞平伯、柳亞子、陳望道、葉聖陶等都曾經來此講學。回顧曆史,我的思緒飛揚。我仿佛看到,當年這裏群賢雲集,文星燦爛,人文精神彙聚成一種獨特的風光。我真切感到,先師們昔日的足跡深深地印在湖濱的小徑上,印在春暉的熱土上,為春暉播撒下的人文精神在這裏生生不息,讓今天的春暉依然風光無限。

在潘校長的陪同下,我們盡情地領略了校園的風光。清新幽雅的校園內,有綠樹清水環繞的仰山樓,有白廊紅亭點綴的風菏院……二十年代的經典建築與現代設施交相輝映。校園後麵,象山腳下,至今還保留著夏丏尊、朱自清、豐子愷先生的故居和李叔同大師的“晚晴山房”。當年,是夏丏尊先生首先自告奮勇,欣然來到春暉任教,並在象山腳下蓋起幾間平房定居。平房恰如普通的民房,於是,就平房之形,取平凡之意,自名為“平屋”。幾位先生的故居雖名號不一,卻一色平房,連成一排,背靠青山,麵對綠水,普通而典雅,平凡而幽深。當我們一行步出先生的故居,居高臨下,駐足眺望,整個校園盡收眼底,不禁為當年經先生的慧眼所歎服。“近山者仁,近水者智。”學校選址這裏,讓人不禁想到那幾個字——地靈人傑。難怪早已有了不再遷址的定論。這裏有山水靈氣,這裏有人文精神,優美的自然環境與優秀的人文環境在這裏渾然一體,孕育了一方聖靈的土地。聖靈之地,最好育人,最好培育心靈聖潔的人。這聖靈之地的一處山水,一叢草木,一間居室,一塊青石,一掊熱土,一息空氣,一縷春暉,一定都在涵養著優美的性情,滋潤著美好的心靈,陶冶著健全的人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