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作家能走多遠,取得多大文學成就,決定的因素不是技巧,而是精神的高度。因為技巧可以共享、通用,而精神隻能屬於個人。這裏所說的精神,包括思想、品行、素養、情懷、追求和價值觀等。而隨筆雜文無疑更需要精神的支撐。
陳社先生的隨筆雜文集《不如簡單》,就是一部有獨立思想和精神指向的書。陳社先生生活中為人儒雅、謙和,似乎一切事都可以商量。但從這部書裏,我們卻發現他是個有著鮮明個性和精神操守的人。特別對社會百態和人生世相的解剖,就如一把閃亮的手術刀,犀利而深刻。這樣的篇目很多,如《隨感二題》《過猶不及》《善待世界杯》《識人之道》《謀事與謀人》《講真話》《惡人告狀》《君子與小人》《距離》,等等。比如在惡人告狀,他把惡人的心態、手段、動機、嘴臉,都揭示得淋漓盡致。這類人的確古已有之,但似乎從來沒有像今天這麼多,真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社會需要什麼,人間就會產生什麼,如果今天日本人再次侵略中國,相信還會產生一批漢奸。惡人的產生,既是個人的問題,又是社會的問題。惡人大行其道,好人屢屢蒙冤,誰該為此埋單?
生活有太多的無奈,我們也許不能改變什麼,但我們還要保持內心的操守。世界上最累的事莫過於做人,但如果看淡了世俗的名利,本色做人,就會有一個坦然而輕鬆的人生。這時候,你真該為自己感到驕傲了,甚至該為自己幹一杯,因為你活得很有尊嚴。在現在的社會,一個人活出尊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於是陳社先生有了《不如簡單》這樣的文字,如此,已經是個智者。
是為序。
200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