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追問的尷尬(1 / 1)

我們每天麵對的生活,都是日常生活。

我們每天麵對的世界,都是平常的世界。

這種日常的生活和平常的世界,已經讓我們習慣了,也麻木了,以為生活和世界本來就是這樣的。但如果追問一下就會發現。一切都可能是另外的樣子。比如我們碗裏的米飯,裏頭有無數的米粒,肯定來自不同的稻穗、稻田,它們是怎麼聚在一起來到你家,又到了你手上?比如我們身上的衣服,大街上那麼多商場,那麼多衣服,為什麼是這一件而不是另一件穿到了你的身上?比如每天出門,總會碰到許多陌生人。大家都曾沿著人生的足跡,天南海北走了很多年,怎麼會在這個點上交彙?諸如此類,即便是在最平凡的瑣事裏,也包藏著玄機。如果在某一處作一些改動,端在你手上的可能是另一碗米飯,穿在你身上的可能是另一件衣服,馬路上碰到的也許是另一些人。其實,如果追問下去,就連我們每個人的誕生乃至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的形成,也並不都是必然和規定性的。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不可以追問。我們真的懂得很少,但我們老是以為懂得太多,不需要再像小學生一樣舉手發問。其實。我們需要的恰恰是發問和追索。有追問才有發現,才能尋找另一種可能。有時候,追問會讓人尷尬,但人類如果失去追問的能力,就意味著精神的死亡,人類也就不會有真正的進步。

《無土時代》,就算是一次追問吧。

但它首先是一部小說。

我用二十三年時間寫了《地母》三部曲。前兩部《黑螞蟻藍眼睛》、《天地月亮地》早已出版,《無土時代》是最後一部。這一部我用了十年。並不是用的時間長,就一定能寫得好。但對自己特別看重的一部作品,是要舍得花時間去經營的。

2008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