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的狡詐是基於我們的“怯懦”
富士康在中國和世界都很出名,不僅是因為它在中國雇傭了上百萬的員工,也不僅因為它是世界最大規模的代工廠,更是因為發生在2010年的富士康跳樓事件。我們會聽到一些為富士康說的“好”話:富士康的工資比其他地方高呀;如果你不喜歡富士康就不要去呀;富士康已經很人性化了,為員工提供了圖書室、心理谘詢室等設施。
上述“好”話的欺騙性和虛偽性很容易被揭穿:富士康的高工資是以大量的加班來達到的,就像美麗的工資單告訴我們的一樣,也同時是以高強度的勞動來達到的;去富士康不等於富士康就好,如果富士康真的好,那麼富士康的員工流動率就不會那麼高了;富士康不僅不人性化,而且完全是反人性的,這從美麗告訴我們的事實就可以看清楚,公司的確有閱覽室,但是勞累了十多個小時的她根本就不會去光顧。
這裏想說說工資保密這件事,我覺得這凸顯了資本的狡詐。我長期做調研和訪談,有一個常見的現象,詢問底層工人的工資和普通農民的收入情況是非常容易的,大家幾乎沒有絲毫隱瞞,會幫助我逐一羅列清楚。但是,很難從稍高工資的人或者大老板、小老板們那裏了解到他/她們的收入情況,然後還美其名曰“保護個人隱私”。在我看來,這不是保護隱私,而是掩蓋剝削。為了讓普通員工不去深思這個問題,企業還製訂了工資保密的原則,這從一個方麵掩蓋了剝削,從另一個方麵將工人們分割成一個個的個體,讓工友們互相猜忌而不是彼此聯合。這讓我想起了王曉明老師在《魯迅傳》[ 王曉明:《無法直麵的人生:魯迅傳》,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5月,第5頁]中的一段話:“專製本身並無多大的力量,它的力量其實來自民眾的愚昧。魯迅後來更發現了,這愚昧並不隻是麻木,它還包含著怯懦和苟且偷生的決心。”王老師的《魯迅傳》也為我們展示了魯迅深深的痛苦,也就是說,當魯迅深刻批判民眾不能麵對現實的時候,他發現自己也是一樣的,而這一點往往是很多古往今來自鳴得意的學者們所不敢和不能承認的。當勇敢就意味著失去飯碗、失去自由、甚至喪命的時候,選擇“怯懦”好像也沒有什麼可以被責備的。
在故事的結尾和讀者分享《工資單》這首歌。我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曲是在蘇州訪談工友閆青軍的時候,他用手機放給我聽的。後來這首歌傳到北京,我的同事王德誌補充了一些歌詞。歌詞幽默、調侃地帶著反思。
歌曲 工資單
詞曲原創:閆青軍
什麼花兒開的鮮
什麼花兒開得豔,
什麼花兒向太陽
扭扭脖子? 笑開顏。
他愛吃那地三鮮,
他愛吃那河南燴麵。
他愛吃那小雞蘑菇? 番茄炒蛋。
盼呀盼呀盼呀盼呀盼 盼著我的工資單,
盼呀盼呀盼呀盼呀盼 盼著我的工資單,
一天? 兩天三天四天總得數夠三十天,
一月? 二月三月四月不知不覺中 又是一年。
可是 我總是覺著這樣活著是一天,
難道 我每個月活著隻為 這一天?
難道活著 隻能為了?? 這一天?
什麼人兒把家思
什麼人兒把家戀
什麼人兒住城市
天天上班? 不賺錢
今天在那五金廠,
明天又在流水線。
最愛盼那 周末休息? 不流汗。
盼呀盼呀盼呀盼呀盼 盼著我的工資單,
盼呀盼呀盼呀盼呀盼 盼著我的工資單,
一天? 兩天三天四天總得數夠三十天。
一月? 二月三月四月不知不覺中 又是一年。
可是 我總是覺著這樣活著是一天,
難道 我每個月活著隻為 這一天?
難道活著 隻能為了?? 這一天?
難道活著 隻能為了?? 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