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大多數打工者都無法享受5天8小時的待遇,這決定了大家因此很少有業餘時間,因此沒有機會充分享受業餘生活。這一章簡單概括了打工者業餘生活的情況,並討論了這種狀況所帶來的影響。
沒有業餘時間
很多工友上班時間長、加班多,所以幾乎沒有業餘活動的時間。
國家統計局發布《2009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稱:“調查結果顯示,外出農民工勞動時間偏長。以受雇形式從業的外出農民工平均每個月工作26天,每周工作58.4小時。其中,每周工作時間多於《勞動法》規定的44小時的占89.8%。從農民工集中的幾個主要行業看,製造業農民工平均每周工作時間58.2小時,建築業59.4小時,服務業58.5小時,住宿餐飲業61.3小時,批發零售業59.6小時。平均勞動時間最長的是住宿餐飲業的農民工,他們每周的工作時間超過60小時。”
下麵是2009年筆者主持的《打工者居住狀況與未來發展調查報告》的調研結果:
在北京城鄉結合部居住的打工者的情況是這樣的:在北京皮村,很多工友自己開店,為了多些收入,每天工作12到18個小時,而且沒有休息日;一些工友打零工,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都不固定;還有一些工友在廠子裏上班,皮村一般都是幾十人的小廠,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比打零工相對固定,但是工作時間也很長,每天平均工作時間是9.6小時,每個月平均休息兩天半。
從每天的工作時間上來說,住家家政工平均每天工作的時間是最長的,平均15.2小時。大多數都是每周休息一天,也有根據需要而定的,也有個別的沒有休息日的。
在蘇州和深圳的打工者的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差不多。蘇州工作狀況是每天平均工作時間為9.8小時,每月平均休息的天數是4.9天。深圳的工作情況是每天平均工作時間為9.4 小時,每月休息的天數是5天。
下麵是兩個工友的“一日活動圖”,反應了這兩位工友某一天的全部生活內容。
表十四:在廣東工廠流水線上工作的工友的“一日活動圖”
小陳,女,1994年出生,2012年在佛山某食品廠工作的一天
6:30 - 6:35 洗漱
6:35 - 6:40 上廁所
6:40 - 6:50 早餐
6:50 - 6:55 去車間的路上
6:55 - 7:00 打卡
7:00 - 11:30 上班(在流水線上)
11:30 - 12:00 吃中飯
12:00 - 18:00 上班(在流水線上)
18:00 - 18:05 吃晚飯(有時不停機,就輪流吃飯)
18:05 - 22:00 加班
22:00 - 22:15 衝涼排隊
22:15 - 22:30 衝涼
22:30 睡覺
資料來源:2012年9月12日,筆者在北京平穀的同心創業培訓中心,為學員講授“社區調查方法”,在學習“一日活動圖”這個調查工具時,作者請學員根據真實情況做課堂練習。
表十五:在北京皮村一家小家具廠工作工友的“一日活動圖”
孫偉,男,1992年出生,2013年9月3日
8:00 起床
8:20 洗漱
9:00 吃飯
9:00 - 12:00 上班
12:30 吃飯
12:40 - 21:00上班:
21:40 下班回家洗漱
22:00 睡覺
資料來源:2013年9月,筆者給北京平穀的同心創業培訓中心的9期學員講授“社區調查方法”。周末社會實習期間,一位學員在北京皮村調查了一位工友,運用了學到的 “一日活動圖”這個調查工具。
“沒有業餘時間”意味著什麼
我在為工友服務的民間機構工作,為了培養工友,也因為缺乏資源,所以,我們的一些工作需要依靠義工來做。一些工友就成為了勞工機構的義工,在做義工的過程中,豐富了自己的業餘生活、增長了知識和見識、提高了社交、表達和組織能力,也為了其他工友提供了服務。在我接觸的工友義工中,大多數都是在偶然的機會中接觸到勞工機構的,而這“偶然”往往是因為某一天突然不加班了,或者休息了,然後很無聊地到處閑逛,然後撞上了一家勞工機構免費為工友提供服務的活動場所。這樣偶然的相遇中蘊含著一個重要的必然:如果沒有業餘時間,那麼工友就不可能撞上勞工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