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詳細描述了打工者幾乎沒有業餘生活的工作和生活狀態。由於對絕大多數打工者來講,打工是不得已的選擇,因為不打工就無法謀生,打工者在工作中所從事的事情往往不是自己主動喜歡做的事情,也就是說,打工者不僅在經濟上貧窮,而且在幸福感上也很貧窮。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不是擁有最多財富的人,而是擁有最多可以由自己來支配的時間的人。當一個人可以擁有很多時間來做自己喜歡和願意做的事情,這個人一定是很幸福的人。還有,也是更重要的,“沒有時間” 也意味著一個人失去了選擇如何生活的權力,因為沒有時間思考也沒有時間和機會進行選擇。
勞動者爭取得到合理的休息時間一直伴隨著工人運動的始終,這也是五一勞動節的由來。1886年5月1日,美國芝加哥的二十一萬六千餘名工人為爭取實行八小時工作製而舉行大罷工,經過艱苦的流血鬥爭,終於獲得了勝利。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1889年7月第二國際宣布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當時在罷工工人中流行著 一首“八小時之歌”,歌中唱道:“爭取八小時工作,八小時休息,八小時歸自己!”
業餘生活單調
即使工友有了一些業餘時間,也會由於各種因素的限製而沒有豐富的業餘生活,這些限製因素包括:(1)沒有合適的業餘活動的場所;(2)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去承擔娛樂消費;(3)休息時間不固定,就算有了業餘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打發。
一份貴州省的打工者業餘生活調查顯示,在工友的業餘生活內容中,“看電視”排第一,“睡覺”排第二。在2012年“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麵對麵”座談會上,共青團貴州省委發布了對該省新生代農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調查的結果。數據顯示,逾七成新生代農民工認為自己的業餘生活內容“不太豐富”或“很單調”。其中79.12%的受訪者在工作之餘選擇看電視或睡大 覺,而“業餘時間學習或參加培訓”的隻有17%,去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或紀念館的不到5%,多數新生代農民工精神文化生活主要集中在打撲克、上網等簡單的娛樂活動上,主動參與學習型活動的較少。
下麵兩位工友的“一日活動圖”也反映出了工友業餘生活的單調和貧乏。
表十六:在北京皮村某工廠送貨的工友的一日活動圖
赫誌彬 男 在北京皮村某家具廠工作,2013年3月的一天
5:00 起床
5:00 - 5:30 洗漱
5:30 - 6:00 收貨
7:00 - 7:50 裝車
7:50 - 8:00 休息
8:00 - 10:50 送貨
10:50 - 11:30 吃飯
11:30 - 13:00 休息
13:00 - 15:30 收貨
15:30 - 16:00 裝車
16:00 - 18:00 送貨
18:00 - 18:30 吃飯
18:30 - 21:30 打遊戲
21:30 - 22:00 洗漱
22:10: 睡覺
資料來源:2013年9月,筆者給北京平穀的同心創業培訓中心的9期學員講授“社區調查方法”。周末社會實習期間,一位學員在北京皮村調查了一位工友,運用了學到的 “一日活動圖”這個調查工具。
表十七:在浙江金華某門廠的打工者一日活動圖
楊玉鴻,男,2013年7月23日這一天
6:30 起床
6:40 開工 做包裝
7:30 開早會4天一次 主任講半小時
8:00 繼續做包裝
11:30 吃飯
12:00 繼續做包裝
14:30 下班(因為單子做完了,平時一般16:30 下班)
14:30 洗澡
15:30 - 16:30 逛街
17:30 吃飯
18:00 -22:00 用電腦看台劇。幹活時間雖然不長,但是體力消耗很大,看電視覺得放鬆
資料來源:2013年9月,筆者在北京平穀的同心創業培訓中心,為學員講授“社區調查方法”,在學習“一日活動圖”這個調查工具時,作者請學員根據真實情況做課堂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