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薑國良的故事:工友之家公社2(1 / 2)

對文化的看法

說到工友之家的文化,先拿整個的工作狀態來說,我們不強製你去做任何事情,但是又讓你有責任感;這件事沒有人強製你去做,但是你會覺得這件事我一定要去做好;這是一個特別好的優點,你的壓力來自於你自己;不是孫恒給你的、不是王德誌給你的壓力,是你自己給你自己的壓力;這就是一種責任感,在我們這樣的機構裏有一個責任感。

工友之家要做引導性的工作,工作人員的素質一定要能夠達標才行。比如說你要去做演講,要去搞一個活動,要去組織一場演出,這不是說一般人就能搞定的,要達到一定的狀態才可以。這個狀態怎麼來的,就得學。如果你原來不善言談,你也得想辦法去說,暴露在大庭廣眾之下讓大家看你,這個需要勇氣的,就一定要去學的。所以他一定會有壓力的,有壓力就變成動力,就會去學。我們兒童項目組的易佳,工作能力挺強的,原來就是我們培訓中心畢業的小孩,現在作文大賽一個人搞得非常的成功,上次運動會他們幾個也搞得非常的好,這就是一種鍛煉。要有這種氛圍就有了,再有新同事來就能感受這樣的氛圍,就會去做、去學的。

孫恒還是影響了一批人的,一個是我們的服務對象,還有就是我們在一塊工作的這群人,還有包括大學生誌願者等。我認為我們提倡的文化真的是先進的文化,在中國,很少有人去倡導。我們服務的這個群體,是能夠決定中國命運的大的群體,你想想我們做的這個事多文化啊。

流行音樂的興奮點和我們的音樂的興奮點是不一樣的。我跟我哥們說,孫恒說的比唱得還好聽,孫恒能聊,這是孫恒的一大優點,能在音樂當中穿插他的思想性,特別能感染人。孫恒有一點稍微的過,就是稍微的有一點把這個事說得太好了。不能太過了,太過了往往會讓人覺得這個東西是虛假的,就是這個火候要把握得住。我記得有一次喝酒喝多了,我們倆為這個事還吵起來了。我就說孫恒你不能太過了,我們兩個就急了。我意思他也沒有理解,他以為我說他什麼了。

從文化產品來說,我們這麼多年出了這麼多的專輯,政府也對我們另眼相看,覺得這個這種引導性的工作做得好,成就感肯定要有的。黨校的劉忱老師對我們也特別的器重,她寫的文章我也看了。還有各級領導來我們這裏參觀。這種文化絕對是正確的,人都不傻。

我最初理解的文化就是上學,學東西,學文化。因為我以前認為,很多別人是有文化的人。我現在理解的文化:是人的行為,人在思想指導下的一種行為;這個行為能夠在人的心目當中,就是大多數人的心目當中傳承下去的;覺得是值得做的好事,這就是一種文化。

文化得有人做。有一種文化是虛的,就是光是說的文化;有一種文化是做的,但是光做不說也不行。還有一種文化說得要對要好,也要去做。說得對,做得好,方向錯不了,這個文化就沒有錯。

對比我過去的朋友,我發現跟他們比較,我現在的認知能力是最強的,因為我們在一塊喝酒聊天的時候他們都聊不過我。這10年跟孫恒在一塊,在我們這個圈子裏,社會我們接觸到了,高深的理論也能接觸到,實際的工作我們又能做。我老跟我的那幫朋友們說,在工友之家真的是學習的好地方,能學到不少的東西。不那麼俗了。我以前挺俗的。

對公社的看法

在孫恒沒有提出這個概念之前,機構已經有公社的因素了,我們隻是沒有意識到。10多年了,我們在一起吃一起住,一步步形成這樣一個狀態。如果沒有這個基礎,現在突然提出這個東西,那就更不可能了,就更渺茫了。特別是我們處在這個社會狀態中,很浮躁,今天聽說這個哥們賺了十幾萬,明天聽另一個哥們賺了幾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