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心中隻有一個季節,那麼可能你終身就隻能看到一個季節;如果你心中有著無數的可能,那你就一定能夠看到眾多華美的篇章。
經常會有人問,去新疆什麼季節最好?
多年以來傳統的答案是這樣的:7、8、9這三個月最好,原因無非是氣候宜人,尤其是9月份,是各色甜美瓜果紮堆成熟的時候,秋高氣爽,瓜果飄香,自然不亦快哉。
這個所謂的“標準答案”幾成鐵律,大家都這麼說,也都這麼信。我與絕大多數人一樣,也在很長的一段曆史時期中對這個觀點深信不疑。然而當我逐漸深入新疆的各個角落後,我對這一觀念的認可開始慢慢動搖、變化,直至完全推翻。
如果要問新疆什麼季節最好?那麼我們就要首先搞清楚你要到新疆看什麼?
你如果隻是來看民俗或者文化上的遺跡,除了一些個別情況,大體上不存在季節的問題,如果隻是要品嚐瓜果,自然是9、10月份最為當時。但是如果你要來看美景,那麼每一個季節又何嚐沒有絕色風光呢?比如在傳統上,連很多新疆人也認為,新疆的冬季漫長而寒冷,除了冰雪就是冰雪,無甚可觀。而事實上就是這些漫天的冰雪造就了禾木、白哈巴那如夢幻般純淨的童話世界,那裏雄奇的阿爾泰山川和獨有的圖瓦人民居與澎湃的冰雪完美組合,徜徉其間,似乎會洗去人所有的雜念。而地處荒原之中的五彩灣,我始終覺得那裏的冬天比其他時候更為出彩,那裏沒有雪的時候就已經氣質非凡,斑駁的色彩凝重、躍動而熾烈,猶如上蒼打翻的調色板潑灑在荒原腹地。而雪中的五彩灣,氣質上完全可以用驚豔來形容,在一如既往的凝重和熾烈中,散發著深邃的優雅和一種接近於詭秘的絢爛。
我認識一位玩攝影的朋友,她每年隻工作半年左右,其他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天山南北來回穿梭,比如9月中到10月初,她會走入阿勒泰的山裏去拍濃鬱而斑斕的泰加林,10月底到11月初則往南直奔南疆腹地去拍滿目金紅的胡楊林,12月到元月,則又轉戰阿勒泰去拍銀裝素裹的冰雪世界。
新疆,有著如此之多的選擇,每一個季節都是上蒼的恩賜,每一個季節都無法替代。
關於新疆,還經常聽到有人說,要用一個月或者兩個月的時間才能轉遍、玩透。且不說那種典型的,上車睡覺、景點拍照的中國式旅遊——因為那就是趕路,根本不算旅遊——如果你真想在很短的時間內體驗新疆所有的精彩是完全不可能的。新疆有個很有名的攝影家曾經說過,有人準備用三年的時間把新疆拍遍,而我拍了三十年,都還沒有拍遍。
這不僅有地理麵積上的因素,更有季節變換的因素,不同的季節,一樣的地方,往往是不同的風景。我也曾給一些內地的朋友做過策劃,在有限的時間內盡量在新疆多看幾個地方,但同時,我的內心卻是惋惜的,惋惜於他們無法深入,無法真正去體味那些山山水水的精妙和神韻。
新疆是一部地理奇觀的巨著,這部巨著太厚重了,需要,也值得去細細品味。
她集合了多種尖銳的對峙和巨大的反差,正如新疆的最高點喬戈裏峰和最低點艾丁湖一樣,海拔8756米的差距如此之大,卻同在一片土地,為世界之僅見。在這裏,荒涼與繁茂、酷熱與嚴寒、凝重與輕盈、雄奇與妖嬈、奔放與婉約等看似矛盾的元素都神奇地融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瑰麗無比、波瀾壯闊的畫卷,成為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地理與人文的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