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與百團大戰(2 / 2)

其實,早在1943年彭德懷回延安時,毛澤東即對華北工作予以肯定。當時彭德懷將北方局6年來的工作總結送給毛澤東,其中有一句“我們華北黨基本上是執行了中央路線,但還存在嚴重的缺點”。毛澤東看後,用毛筆將“基本上”三個字刪去,並特意寫了一段眉批:“就華北全黨來說,就整個六年來說,應該說,執行了中央路線。”在七大,毛澤東也明確表示華北抗戰“是執行了正確路線,而不是什麼基本執行了中央的正確路線”。然而,從後來的事實來看,毛澤東對彭德懷是存有保留意見的。因為當華北座談會猛批百團大戰,指責彭德懷擅自發動百團大戰時,毛澤東雖然沒有說百團大戰不對,但也沒有說百團大戰是對的,他隻是說,抗日戰爭期間的問題要等抗日戰爭結束後才能作結論,才能說清楚,所以,現在這個事情不忙作結論。這樣,華北座談會便不了了之。對此,彭德懷很不高興。但他絕對沒有想到,這一問題一掛就是14年。14年後,當舊話重提時,彭德懷的命運便急轉直下。

華北座談會對彭德懷的批判雖然有失公允,但並沒有否定彭德懷的工作,因此,批判似乎也沒有對彭德懷造成什麼影響。因為在七大,彭德懷進入了中央政治局,成為中共中央政治局13名委員之一。但14年後,彭德懷就沒那麼幸運了。1959年的廬山會議對彭德懷進行了全麵否定。從平江起義直批到百團大戰,就連關於“彭得華”的名字也成了批判的內容。凡華北座談會上涉及到的話題,全都提了出來,無限上綱,大批特批。更有人指責彭德懷搞“獨立王國”,“擅自發動百團大戰”。彭德懷被批的體無完膚。由於華北座談會時,彭德懷存在抵觸情緒,並對一些批評和指責做了必要的辯解,因此,廬山會議批彭德懷時,羅瑞卿對彭德懷說:“華北會議你不服,我看你怎麼也賴不掉。”當然,最有分量的還是毛澤東的評價,毛澤東說:“會理時期,華北時期,你鬧獨立性,有電報,重大問題自己幹自己的,可執行可不執行。洛川會議做了決議也不服從中央方針,到華北軍委分會另發指示。”毛澤東終於對14年前的爭論作出明確結論時,彭德懷的命運悲劇便已確定。

“文化大革命”時期,對彭德懷的批判已演變成了批鬥。有人指責彭德懷背著毛澤東發動百團大戰,更有人把百團大戰列為彭德懷的一大“罪狀”,並要彭德懷承認這一“罪狀”,在批鬥時,“彭德懷被拽起來,打倒;再拽起來,再打倒,連續七次!”性情剛烈的彭德懷一拳擂在桌子上,吼道:“我有罪,我的罪就是消滅了2萬多日本兵。”以打硬仗、惡仗著稱的彭德懷,對此怎麼也想不明白,他在1970年的“交代材料”中寫道:“文化大革命中,有些人惡意攻擊百團大戰。他們說,皖南事變是因為百團大戰暴露了力量,引起了蔣介石的進攻。消滅新四軍八九千人,這個罪責應該彭德懷負。好家夥,這些人是站在哪個階級說話?真令人懷疑,他們根本不懂的曆史……”

那麼,彭德懷是否真的擅自發動了百團大戰?曆史事實是,在發動百團大戰前,八路軍總部給中央發來了一個絕密電報,這封電報就是發動百團大戰的預備令。《彭德懷傳》對此作了明確說明:“這封被注明十萬火急的絕密電報(指預備令)發到延安,立即被抄送到毛澤東、王稼祥、朱德、洛甫、王明、康生、陳雲、鄧子恢、任弼時和作戰局。1959年廬山會議以後,彭德懷曾被指責為‘背著毛澤東發動百團大戰’,由於7月22日的預備令延安收繳原件在案,‘文化大革命’以後得以澄清真相。”但中央沒有對這個預備令作出批複,也是事實。從這一點上來看,對彭德懷的指責也可以說是事出有因。

幾十年過去了,當我們再一次回頭審視百團大戰,很難覺得它有什麼不足。楊尚昆的話或許更客觀,他說:“百團大戰取得了較大的勝利,戰果很大,政治影響也很大,也減輕了友軍的壓力,這對抗戰是有利的,是我們黨和軍隊對民族、國家作出的重大貢獻。”

聽此評價,彭德懷當含笑九泉。

rihgt(作者:延安革命紀念館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