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聽老師講課的時候,就不能滿足於當優秀的“聽眾”,要多想幾個為什麼。要善於對老師所講的知識加以合理地延伸。如果能提出老師也難以解答的問題,說明你的思想有了一定的深度。在讀書的時候,不要不假思索地全盤接受,而是要對書中的一些觀點進行評論、批注,要善於對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甄別,找出其優劣。
4.創新意識。創造性思維是創新的核心。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實質上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創造性思維是最重要、最積極、最有生命力、最富有帶動力的一種思維。你是否具有創造性思維,是決定你將來是否有大的創舉與成就的關鍵。所以,培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是至關重要的。
作為中學生要努力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培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開發創造潛能,一方麵要在老師的指導下獲取知識;另一方麵也不要被老師的思維所束縛,要敢於懷疑,敢於提問,敢於發表與別人不同的見解。隻要有這種信心和勇氣,創新意識就能樹立起來,創新能力就會得到提高,個性素質也會得到發展。
“學起於思,思源於疑”,隻有常常懷疑,常常發問,才能誘發探索的動機。如果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對同一問題的不同答案積極探索,不拘泥現成答案,從多方位、多角度靈活地進行解題,而不是跟著別人思路跑,那麼,我們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5.方法意識。社會在不斷發展,新知識在不斷湧現,僅靠老師的傳授是遠遠不夠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從老師那裏獲得掌握知識的方法和途徑,得到“點石成金”的“手指”。既要注意掌握新知識,更要總結、積累學習的方法,使之更合理、更科學,並能使自己使用起來得心應手。
6.反饋意識。也就是說要學會自我反饋。自我反饋說到底,是訓練自己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評價,對自我計劃能否實現、實現效果如何、自我管理的效果進行評價,並對計劃與管理中的有關失誤進行調整,製訂一個更為合理的可行的計劃。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及時發現自己的錯誤,總結經驗,及時反饋給自己,及時做出正確的調整。
柏拉圖說過:“老師隻能給予推動,使學生自己去找到必須認識的東西。”盧梭主張培養“自然人”。自然人的特征是自愛、自主和自立。自愛就是約束自己,管理自己,要為自己今天的行動和未來的發展負責;自主就是絕不按照陳舊的模式行事,不懼怕權威,用自己的理性和智慧來決定自己的行動;自立就是不用別人催促和要求,積極主動地探索知識,實現自主教育,就是要不斷在成長過程中,鍛煉自己,磨礪自己,在許多事情上,特別是在學習上依靠自己。除非迫不得已,否則不輕易地求助別人。
有了“我的學習我做主”的意識,有了自愛、自主和自立的品質,提高學習成績就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