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簡明與準確。說話囉唆,是令人討厭的不良習慣,而且會給人留下不良印象。所以,你的每一句話,都要簡潔準確,一般不用許多不必要的形容詞,也不要說一個意思,就像我們平時背課文一樣弄出一大套來。每一句話都要嚴密有力,使人聽了不為之厭倦,並且有一種愉悅感。
第五,情通與理達。與人交往的總原則是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情通才能理達,理達而後悅服。在日常的交往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種障礙或麻煩,此時,最好的辦法是要克製自己的情緒,切忌嗔怒。否則,就會有損於自身形象,從而陷自己於更加不利的地位。正確的方法是要用“理”作為有力的武器,所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同時,也要注意不要“得理不饒人”。隻要善於駕馭情理,就能準確掌握交往的原則,就會在交往中麵對各種情況而應對自如。
第六,語句與結構。說話就是一種口頭式作文。你假如能夠掌握良好的表達與交流能力,那麼你的作文肯定也差不了,甚至可以寫出非常棒的作文來。因為,我們在作文時,所使用的語言文字都要認真進行組織。口頭表達也是一樣的,也需要精密地進行組織,做到用詞準確,意思明顯。
第七,說話與閱讀。格言警句往往一語點醒世事,片言隻語可以指點迷津。字字珠璣,令人開啟思維,解惑悟道,終生受益。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有充分的閱讀。人們學習語言,獲得交流的能力除在課堂上通過老師講課外,重要渠道就是閱讀。沒有大量閱讀作為基礎,想獲得良好的與人溝通的能力是很困難的。因此,一定要擴大自己的閱讀量。
第八,感謝與讚賞。感謝的話語雖然簡單,但是真誠地隨口說出來,不但會表現你內在的修養,還會讓人感到你對他人的付出或幫助的重視與尊重。它會在不經意間的一瞬,悄悄地觸動他人的心靈,使你與他人之間的距離縮得更短。讚賞別人同樣是人生的一種智慧。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最容易忽略的美德之一便是讚賞。同學取得了優異成績,老師講了一節非常精彩的課,父母工作中取得了成就……我們都沒有及時送上我們的讚賞。不是忽略了,就是不好意思。其實,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經常給人間留下一點讚賞的溫馨,這一點點小火花一定會燃起友誼與親情的火焰。當你下次再與人發生聯係時,你會驚奇地發現,這種由衷的讚賞留下了多麼鮮明的痕跡。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實事求是是立言之本,也是與人交流的第一要素。離開了這一點,無論你的口氣多麼溫柔,口才多麼流利,辭藻多麼華美,語勢多麼奪人,至多隻能是一些好聽的話,並不會給你的交流帶來多少正麵的幫助。作為中學生,能否順利地與人交流溝通,不單是語言問題,而更主要的還是待人態度問題。一個人隻有對他人懷有深厚的感情,才能待人熱情,才能嘉語溫馨。
要做到語言質樸而不浮華,簡潔而不冗長,含蓄而不直露,熱情而不過度,不單需要有語言的表述能力,而更重要的是要有美好的心靈和崇高的境界。一個虛偽的人,很難口出嘉言,一些好聽的話也許是口是心非,甚至是口蜜腹劍。如果一個人有良好的心地和教養,那麼這心地與教養就像是座花園,而從他內心裏流淌出來的美好的語言便是這座花園裏怒放的花朵。這種花朵式的語言正如古人所說的那樣:“贈人以言,重於金石珠玉;勸人以言,美於黼黻文章。聽人以言,樂於鍾鼓琴瑟。”這樣的語言是一個人高尚情懷和良好心靈的表現和標誌,也是我們每一位中學生所應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