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是人之軀體,是人格、知識、智慧的載體,軀體一逝,載體即空,一切均無。故古今中外之人,均極為重視修身、立身、潔身、健身。這是終身大事,切不可有半點疏忽、放鬆和麻痹。
——高占祥
一個埋頭腦力勞動的人,如果不經常活動四肢,那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情。
——列·托爾斯泰
近年來,由於高中教育的規模不斷擴大,高等院校的不斷擴招,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資源相對緊缺的局麵有了相當程度的改善,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重壓並沒有完全消失。每年的初、高中應屆畢業生都是厲兵秣馬、爭分奪秒地備考,大腦的緊張程度可想而知。
古人雲:“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在備考的關鍵時刻,作為中、高考競爭的直接參與者的中學生來說,一定要采取科學的方法,適當的運動,積極的休息,保證有個健康的身體狀態和良好的心理準備。
在這方麵,一些名人都留下了很多特別典型的事例。
英國著名科學家法拉第年輕時體質較差,加上工作緊張,用腦過度,身體十分虛弱,多方求治也不見效。後來,一位名醫給他進行了檢查。醫生並沒有給他開藥,隻送了他一句話:“一個小醜進城,勝過一打醫生。”法拉第細細品味這短短的一句話,悟出了其中的奧妙。從此,他經常抽空去看馬戲和喜劇。精彩的表演總是讓他開懷大笑。他還到野外和海邊度假,保持愉快的情緒。久而久之,法拉第的身體康複了。
列夫·托爾斯泰把體育運動比作“像空氣般不可缺少”的東西。他在家堅持做啞鈴操,他能夠一手舉起180磅的重物。他還是摔跤好手。一次,他連續擊敗了幾名年輕的牧民,被譽為“草原上的人”。他又是一個不知疲倦的步行者,多次步行300公裏到莫斯科。60歲時,他還與一名20歲的鋼琴家一起參加過越野賽跑。
托爾斯泰的書房窗下裝有一副單杠,在寫作間隙裏,他常用腿鉤住單杠,倒掛身子。自行車剛傳到俄國時,托翁已66歲了,但他很快就學會了騎自行車。由於他積極鍛煉身體,所以“強健的像一頭牛”。他在晚年曾自豪地說:“論體力,我割起草來像農民一樣;論智力,我一氣寫作8小時至10小時都不會疲乏。”
對於平時考試不斷、又即將麵臨中考、高考考驗的中學生來說,怎樣才能有像法拉第和托爾斯泰那樣的身心健康和狀態呢?大家不妨嚐試以下方法,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的。
屈動手指腳趾。利用課餘時間,同時或分別屈動手指腳趾,每次30下;手指互相摩擦或將10指收攏,再逐一伸直,反複多次;十指相對,相互用力擠壓。生理、心理學認為,手指活動能夠刺激大腦皮質,增強興奮程度,“十指連心”、“手巧心靈”就包含這個意思。
用手梳頭。每晚臨睡前,雙手插入發內,由前向後梳頭。手指要觸及頭皮,梳至頭皮發熱為止。梳頭可促進頭部血液循環,改善頭皮營養,有利於新陳代謝。據文獻記載,大文豪蘇東坡常用此法。最好是使用木質梳子梳頭,盡量少用或不用塑料等其他材質的。
搓腳心。兩手搓熱,然後用左手搓右腳心,右手搓左腳心,雙手同時進行,每次81下。也可以與洗腳同步進行。腳心,即湧泉穴,常搓可以舒肝明目,導引腎髒虛火下降,祛除頭痛等病症。
聽輕音樂。輕鬆舒緩的音樂,具有鎮靜安神、消除疲勞的功效。如《春江花月夜》、《平沙落雁》、《二泉映月》、《銀河會》和京劇曲牌等。不要聽令人激奮的曲子或搖滾之類的歌曲。
散步。穿寬鬆的鞋襪散步,可以明顯改善睡眠、飲食,可調節大腦皮層的興奮、抑製過程,使人精神舒暢,思維活躍,情緒穩定,才思敏捷。因此,有人稱“散步是大腦理想的體操”。
除此之外,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足夠的營養。有位科學家說:“智慧是吃出來的。”這話似乎有些誇張,但臨考前補給身體和大腦足夠的營養,是非常必要的。飲食安排的原則是,能提供必需的熱量;清淡、鮮美、可口;易於消化吸收;自己想吃,又願意吃的食品;不暴食暴飲,隻吃八分飽。此外,每天可吃3~4塊巧克力,飯後吃少量的水果。但不應飲濃茶和咖啡,避免使用興奮藥。
營養學家告訴我們,如果蛋白質、熱量及脂肪供給不足,可導致大腦記憶力和其他功能減退。礦物質及維生素不足,不僅會使人智力下降,還會使人感到頭痛、頭昏。因此,應當經常吃些健腦食品,如核桃仁、魚類、豆製品等,這有利於改善大腦的記憶力,維護自己的身體健康。
充足的睡眠。睡眠是大腦休息的最佳方式,可使大腦皮層得以休整,加速代謝產物的排除。保證睡眠時間和睡眠質量可以有效地消除大腦疲勞。中學生最少要保證7~8小時的睡眠,考試期間更應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