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大考之前健身心(2 / 2)

平時就應養成有規律的睡眠習慣,這是非常關鍵的。有些同學在臨考前出現難以入睡的現象,這是極為常見的,不必過度緊張。應該知道,在考前少睡一兩個小時並不會給考試帶來嚴重影響,大可不必為此而焦慮不安;其次,如果出現失眠現象,為了盡早入睡,你可以試用這樣的方法:舒舒服服地深吸一口氣,然後慢慢地呼氣。第一次吸氣時數“一”,呼氣時默說“放鬆”。說“一”和“放鬆”時,並設想用手把這些字比畫出來,下次吸氣時數“二”,呼氣時說“放鬆”,一直數到二十。這樣做的目的是讓一串串單調的詞和字及形象反複出現,占據你的大腦,以至降低大腦皮層的興奮度。

另外,每天吃完午飯後,可以小睡15~30分鍾,但不要超過半個小時。這樣做既達到了休息的目的,醒來時大腦又能很快地清醒。

適當的鍛煉。大腦是人體中新陳代謝最旺盛的器官,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五分之一。氧供應不足,腦細胞工作效率下降,會導致思維能力下降。體育鍛煉可以提高肺活量,改善腦的氧供應,提高學習效率。要根據自身情況,安排好作息時間,選擇一些力所能及、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使身體得到徹底放鬆。你可以這樣安排體育鍛煉:(1)早起鍛煉10分鍾左右,時間不宜長。有晨跑習慣的同學可堅持跑,但速度要慢些。也可在短時間跑步後進行一些做操、打拳等活動。適量的活動會幫助驅散睡意。(2)下午課外活動時間,應堅持每天鍛煉20~30分鍾,這是比較容易做到的。在一天緊張複習後,腦子已經有了一定的疲勞,鍛煉20~30分鍾能使腦力得到很好的恢複。這20~30分鍾的鍛煉,可選擇各人愛好的項目進行。(3)在上、下午緊張複習中間到室外散散步,活動5~10分鍾左右,能使接下來的複習思考更敏銳,效果更佳。這三部分時間加起來不到一小時,不會影響整個複習計劃,而且能收到強身益智的作用。

良好的情緒。大腦是主管思維的器官,任何精神和心理的不健康狀態都會帶來不良影響,破壞大腦皮層興奮與抑製的節律,加快腦細胞的衰老進程,從而引發各種疾病。每個同學都應確定合適的學習和奮鬥目標,脫離實際、期望值過高會導致心理壓力過大。應當學會自我調整情緒,養成樂觀、豁達、幽默的生活習慣。為了保持良好的情緒,你也可以采用美國心理健康專家喬治·斯蒂芬森博士的方法:

1.坦率交談。找自己所信任的、談得來的、頭腦冷靜的人交談,把自己的喜怒哀樂毫無保留地盡情地傾訴出來。

2.回避問題。如果遇到了緊張的刺激衝擊或者遭受挫折,一個有效的辦法是暫時離開厭煩的情境,轉移一下注意力。經過一段時間後,就會恢複心理上的平靜或把心靈上的創傷撫平。

3.情緒轉移。當情感遭到激烈震蕩時,可以把心思放在自己熱衷的另一活動上,如寫字、繪畫、唱歌、製作等,這樣可以把苦悶、煩惱、焦慮轉移替換掉。

4.謙恭禮讓。凡事喜好表現,喜好拋頭露麵,自然會忙碌不堪,可能會因此而有更多的煩憂。如果謙恭禮讓,就會使自己與他人的情緒都得到平複。

5.服務他人。為他人做好事會使人心安理得,也會給自己帶來內心的滿足和愉悅,使自己心滿意足。

6.善始善終。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善始善終。麵對眾多的難題,先揀容易的解決,這樣有了成果,就會增強自己的自信。

7.保持常態。不要做力不從心的事情,不要連續鑽研難題,避免超乎常態的行為,否則一旦失敗或出現失誤,就會增加自己的失落感。

8.寬宏大量。對他人要求過甚,不合情理,反而會增加自己的煩惱,會增加憤怒、焦慮等消極情緒。

9.多多動手。凡事自己的事情都要自己來完成,觀望、推脫不利於自己的心理健康。當完成一件件小事後,自己會有一些成功的滿足。

10.預計休閑。如果設計或設想在高考結束後,有一份愉快又切實可行的休養身心的計劃,會使人的心情愉快,感到很有盼頭。

長壽學者胡夫蘭德說過:“一切對人不利的影響中,最使人短命夭亡的就要算是不好的情緒和惡劣的心境,如憂慮、頹廢、懼怕、貪求、怯懦……”麵對走進象牙塔的選拔考試,我們應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的體魄,以順利取得中考、高考之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