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皮熟了的時候
南方的七月,依舊燃燒著火一般的熱情,城市裏的溫度高達三十五攝氏度上下,幸好今年的酷暑,時而會刮起陣陣的暴風雨,吹散那撲麵的熱浪,給大熱天潑潑冷水,人們才好受點。
暑期到來,城裏人都喜歡走出戶外,奔向大自然的懷抱,縱情山水,放鬆心情,返璞歸真,享受生命賦予的無窮樂趣。近幾年,孩子不在身邊,無需陪讀,一到周末,我可以隨心所欲,自由自在,上山下海,樂山樂水,深居簡出,讀書筆耕,修身養性,不亦樂乎。
七月的夏天,更是收獲的季節,嶺南水果次第成熟。剛剛品過荔枝,吟起蘇東坡的詩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比鄰老家的鬱南縣無核黃皮也掛滿枝頭了。上周末,有朋自遠方來,同應鬱南縣的好友相邀,樂做黃皮樹下一日遊,賞沿途山水,嚐嶺南佳果,分享人生的感受。隻是時光匆匆,遊興未盡,偶有所得,記錄下來,也算給夏季留一份美好的記憶。
駕車從廣州出發,開上廣佛高速,接廣肇高速,連廣梧高速,就可以直達鬱南縣了。一路走來,陽光燦爛,風月無邊。明淨的藍天,悠閑的雲朵,天地間一派遼闊。公路兩旁,滿眼蔥蘢,田野上壘起的秸稈,時不時會冒起嫋嫋輕煙。飛馳的車速,讓我目不暇接,車窗外的青山綠水,勾勒出一幀幀美麗的田園風光。沿途城市化了的村莊,聳立起一棟棟的高樓大廈,時而響起的鳴笛聲,仿佛在提示城市化、現代化建設的進程。轟隆隆的GDPGDP:意為國內生產總值,指的是一國(或地區)一年以內在其境內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總和。,打破了原野天籟的寂靜,陶淵明筆下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情逸致已漸行漸遠。平日深居城市的森林裏,我特別懷念、向往小時候的田園生活。
汽車開出珠江三角洲,越往西邊走,越能感受到田園的氣息。眼前綠油油的秧田,讓我想起了唐代布袋和尚的一首禪詩——“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這一刻,我融入了詩中的意境,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淨,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了無汙染,心倒映在水中,低頭便可看見。如今倡導綠色GDP和低碳生活不就是“退步原來是向前”嗎?農田的生活意趣盎然、好不樂哉!
沉思間,汽車到了雲浮市區。前些日子,廣州好友回雲浮老家開了一家公司,一直敦促我到他新開張的公司看看,分享回老家投資的體會。公司設在當地一個大型的樓盤裏,醒目的牌匾,懸掛在美輪美奐的建築上。走進首層大廳,幾件雲石工藝品,彰顯著主人的獨具匠心。二樓的辦公室更是充分體現了雲浮石材城的特色,地板、牆壁鑲嵌的都是本地石材。牆上點綴的書畫作品,彰顯主人的文化情懷,沒有絲毫附庸風雅的感覺,真正體現了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有社會責任的現代企業,在創造物質文明的同時,也不會背離精神文化的追求。幾杯清茶,一番交流,讚同朋友回老家投資的選擇。品嚐著家鄉的綠茶,品味到快樂生活的真諦。
夏季的天氣是孩兒臉,說變就變。午飯後的天空,突然狂風大作,下起了傾盆大雨。望著瓢潑的大雨,我想這次到鬱南摘無核黃皮隻能讓人代勞了。風雨交加中,衝著對樹下摘果的向往,我們不打退堂鼓,還是按計劃奔向目的地。
廣梧高速鬱南縣段通車不久,車流很少,是連接粵桂兩省唯一的高速公路。汽車穿山越嶺,風馳電掣,山腹中的隧道如平坦大道,氣勢恢宏。在莽莽原野上奔馳,特別敬佩那些開山辟路的建設者,縣縣通高速,廣東新愚公譜寫了移山填海的新篇章。經過一小時左右的車程,我們就到了鬱南縣城都城鎮。這是一座風景優美的江濱城鎮,依山傍水,秀麗宜人。圍著縣城兜了一圈,湖光山色,西江環繞,空氣特別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