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感悟——在肇慶學院文學院“校友講壇”上的演講(3 / 3)

第三句話是透徹人生的智慧。透徹人生、具有人生的智慧這個很難,隻能說共勉。我們一直希望要智慧一點,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分為二那麼簡單的,當年毛澤東說的一分為二當時也有討論合二為一的,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黑黑白白總是會糾結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這博弈之間,你也可以很智慧地去處理,不要那麼性急,那麼衝動,不要那麼決斷。多少個家庭就因為沒有智慧,會造成單親家庭,兩公婆一吵架說我們離婚吧,離就離吧,離了之後後悔又不好意思,很多家庭就這樣破裂了。現在往往因很小的事情就造成家破人亡的,媒體最近也報道一年輕人為了幾毛錢就殺人的事。人家說夫妻吵架,床頭吵架床尾和嘛,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又不是階級敵人,也不會你死我活的,大家都活不是更好嗎?有人陪你,死都有人陪你。我們在處事的時候,怎麼才會更有智慧一點,更理性一點?更有全局觀,更能洞徹一點,作為一個大學生,他應該不同於一般人。這是我今天演講的“三個三”:三個遺憾,三個慶幸,三句話。

最後,分享我最近寫的幾篇文章,因為我們是中文係的學生,我特意把博客“忠言逆語”裏的幾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一下,倒不是我寫得多麼好,但我想說作為中文係的學生應該要多讀多寫,而且多讀多寫的快樂,會伴隨著你的生命。我離開文學院三十年了,偶爾寫寫散文,放鬆放鬆也是一種修身養性吧。在博客裏我寫了十幾篇散文,我的工作也忙,那為什麼我寫這些東西呢?我覺得經常寫作可以讓你的生命更快樂更安靜。我剛才說我是一個平凡的人,我不是聖人,我有七情六欲,也會很功利,很浮躁,也會受很多很多東西的影響。但如何讓你的心更寧靜,如何讓你更快樂,我覺得中文係的學生有優勢,能讀很多經典的東西。很多青年讀的是快餐文學,不會讀經典,不會讀古文,更不會讀甲骨文。但是我們是文學院的學生,老師逼著我們讀,因為你要做作業,你要提高古文能力,長期就形成了習慣,就比別人豐富,因為你的文學素養,你的精神糧食比別人多,你的精神力量就特別強大。今天我們在吃飯的時候還說,中國大陸為什麼沒有產生諾貝爾獎,為什麼沒有錢學森那些文理相通的大家,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的科學家缺乏人文素養。最近拍了一部《饒宗頤》的紀錄片,這位學術泰鬥學貫中西,學界有南饒北季之稱,很值得國人尊崇,人文素養對人的成就是很重要的。近幾年,中大、北大等高校陸陸續續搞通識教育,學通識性的知識,學國學。沒有人文素養,我們的內心就沒有底氣,在科學的道路上,就缺乏一種力量。所以我覺得對文學院來說,讀中文的人真的很幸福,閱讀給我帶來很多的快樂。

還有就是寫作。寫作的快樂,尤其是寫美文的快樂,其樂無窮。我們經常寫的是文件,領導講話、通知、規劃,都是些八股文的條條框框,這是工作需要。生活中我們是有情懷的人,應該享受寫情感性東西的快樂,寫作給了我很多收獲,這是一種修煉,也是一種修養。所以我會在百忙中盡量寫寫這些很有情感的文章,《邂逅馬未都》的馬未都不僅僅是一個收藏家,他又是一個非常有社會責任感很平民化的大家,假如你們有空上他的博客,他每天都會寫一些東西出來。我跟他不是朋友,我跟他就接觸了那麼十幾分鍾,是我走近他、感悟他,其實寫他也是寫心中的我。做人就是要做到有老北京說的範兒的境界,要有社會責任感,這是我寫這篇文章的意思。我寫了很多有關肇慶的文章,如《春節雜記》《鼎湖深處人未識》《老坑依舊笑春風》等。肇慶非常美麗,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是非常難得的,北嶺山上的叫宋坑硯,老坑在現在的紫雲穀,老坑硯價值連城。朋友送了一塊老坑石頭給我,我一直覺得暴殄天物,因為我的書法不是那麼好,很少用毛筆寫字,所以為了表示歉意專門去了老坑一趟,寫了《老坑依舊笑春風》作紀念。在這篇文章裏麵,寫了采挖老坑的艱難和老坑石的彌足珍貴,呼籲做好環境保護,為我們的子孫留下最珍貴的東西,也通過“包公不持一硯歸”的故事緬懷包公的清廉和善政。《亞龍灣的遐想》主要是抒發了每個生命都要像蝴蝶一樣活得精彩,同時也寫我對海洋文化,對海洋國土的一種情感。我們現在東海北海南海,很多紛爭出自海洋,我們對海洋保護的意識不強,其實我是通過散文這樣一個形式來表達這樣的一種情感。《今又重陽》呼籲對傳統節日文化的傳承,我們現在對傳統節日就是吃吃喝喝根本就不是文化,以前不管是達官貴人、皇家貴胄或者是平民老百姓都會登高望遠,都會思念逝去的親人,這是對老人的一種敬仰,我覺得我們這個年代需要一種感恩的情懷。《無月的思念》寫我對父母的追思,去年中秋的時候沒有月亮,但我心中一直有月亮。最後我寫了這樣的一段話“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陰陽相隔,中秋之夜,父母已成追憶。我相信,父母在天之靈,會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而備感欣慰。我相信,好人在天堂裏也會平安。今晚中秋夜,我願乘風飛去,上九天攬月,命吳剛捧出桂花酒,嫦娥獻上七色月餅,向老人家表達永恒的美好祝願。月圓的夜晚,一瓣心香拜祭父母。”《家鄉的綠道叫文道》寫我老家的綠道和人文曆史,當時我女兒從英國回來準備讀研。在國外孩子有很多苦惱很多挫折,了解家鄉的曆史文化會給予她一種精神的力量,在困難無助的時候想著家鄉祖輩的艱辛,就能增添精神的力量。博客有很多篇寫海的文章,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我非聖人山也樂水也樂,所以我寫了很多有關海水的文章。《端午情懷》紀念心中的屈原,看著星湖的湖光山色,感悟兩千年前偉大詩人的情懷,流水落花總關情,動樂靜亦樂,屈原是我心中永遠的豐碑。《黃俊英笑話人生》這本書是我拉讚助幫黃老師出版的,由葉選平主席題字我作序,寫我對粵語相聲藝術大俗大雅的讚譽,對黃老師的欽敬。《鼎湖深處人未識》的文章,寫離開肇慶三十年後我終於揭開了她的麵紗,一睹芳容,也寫了一些非常安靜的東西。《春節雜記》特意寫了我為什麼會回肇慶過年的原因,父母已經不在了而溫暖在,留下的家永遠是我的避風港。還寫了肇慶的年、肇慶的粽子、肇慶的星湖,寫了我的豪情,一杯在手,會盡天下好友!

演講到此結束,留下十幾分鍾大家互動,謝謝各位。

王敏書記:

非常感謝黃主任精彩的脫稿演講!看看哪位同學有問題。

同學:

黃老師,您好,我想請問一下,現在我讀了大學之後,顯得迷茫,對未來的規劃不知所措,我們應該怎樣做?

黃忠:

其實我剛才的經曆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我覺得每一個人都會迷茫,但是不要把這個迷茫看成不正常。我剛才說我很遺憾,現在回頭看我也很慶幸。你們還沒到回頭看的時候,人在其中的時候同樣是很茫然,但是有一點不管多茫然我們都活在當下,我們要做好當下的事情。我們現在是大學生,所以應該要有使命感,認真讀好書。我跟我女兒也討論過這個問題,我女兒在本科是讀心理學,碩士是讀決策科學,也是在很好的學校,在英國也是在全球排名前十的學校。我一直跟她說一個道理,讀大學也好,讀研究生也好,你不必把它跟你未來的路跟你的職業掛得那麼直接。我記得在參加女兒中學家長會的時候,一個副校長跟我們這些高二家長談如何幫助孩子做好人生規劃、職業規劃的時候,我是不認同的。未來的人生路很難提前規劃的,我們隻要把書讀好,把人做好,把能力提升,你幹啥都行。所以我說,茫然不可怕,隻要我們具備良好的素質和能力,有麵對人生挑戰的這種勇氣,什麼樣的職業你都能勝任,什麼樣的坎你都能邁過去。

同學:

師兄您好,我們做什麼事情的時候都要考慮到一個成本的問題,在選擇某條路的時候,我們要考慮到我們現在擁有什麼,選擇後我們要考慮我們將得到什麼。我就想問,作為一個當代的大學生,我們應該如何定位自己的人生才能在複雜的社會中有所作為呢?

黃忠:

第一,你讀錯了專業,你應該去讀經濟係,讀文學應該很衝動,你太理性了,太功利了。我告訴你,選擇永遠沒什麼對錯,隻要你喜歡,你願意做的事情,你愛幹嗎就幹嗎,管那麼多幹嗎呢?愛情也一樣,愛情有時候也是感性的,你把所有的東西都算好了再去娶她這算是愛情嗎?職業也一樣,容不得你那麼細地選擇。還是你喜歡什麼,或者是你願意為你的選擇去擔當、去負責,那你就去選擇。

同學:

聽了您的講座,我收獲了很多,大學生活功課不多,但很充實。那您怎麼看待現在大學生以及大學教師的生活?

黃忠:

你這個問題提得特別好,其實我特別羨慕你們現在的生活,我們那個時候的大學生在非常簡陋的教室裏麵讀書,論條件我們那個時候肯定比你們艱苦,同時我們那個時候念書需要做筆記做卡片,而且同學之間還要相互借書,我以前經常去看武俠小說,要花錢去租,現在這種條件根本不需要那樣。所以你要認真學,用心學,你會有很多機會。社會在進步,社會發展的大環境讓你去收獲。老師的教育潤物細無聲,你慢慢地體驗,每個老師都會愛學生,每個老師都願意自己的學生成才。當你用這個心去讀懂老師愛的情懷的時候,你會感受到那份愛。我們小時候,在父母麵前都會撒嬌,都會調皮,都會搞些破壞活動,在那個時候你感受不到自己是壞孩子,但你總會成長,總會有醒悟的時候,就猶如喬布斯一樣。喬布斯讀了兩年大學就退學了,他也吸毒,他在現在人眼裏就是壞孩子,是垮掉的一代,但喬布斯改變了這個世界。所以我也希望我們的同學,對我們的老師、對我們的當下,也就是我剛才說的用明亮的眼睛,用非常陽光健康的心態去感受你生命中你身邊別人給你的點點滴滴的愛。

謝謝!

王敏書記:

感謝黃忠校友給我們作的非常精彩的演講,可以說我自己的感動和感悟也是非常多的,黃主任充滿激情地給我們的“校友講壇”開了第一講。三十年的歲月,從當時肇慶師專到現在,三十年的歲月三十年的人生風景,大家剛才都聽得非常清楚,有三個遺憾三個慶幸。在這三個遺憾三個慶幸中包含了多少人生的智慧在裏邊,值得同學們好好地去體悟,我今天聽了這個報告,覺得感觸特別深的就是黃主任送給我們同學們的三句話,俯仰天地的境界,我感受的就是那種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黃主任的這種情懷和社會責任感和他的這種三十年從事教師教育的執著和奉獻,以及在其中的快樂和幸福讓我感動。第二個,我在黃主任的報告中聽到一個愛心善心和他感恩的心,如數家珍地說到了在大學裏教過他的教師,對他的老師充滿了感恩的心。我們的胡書記也是他的老師。還有,我也聽到了包括他的那篇《柚柑灣那邊的海》的散文,寫到了同學聚會、同學的情意,最感動的是多少年了,那種同學的情意一直保持至今。其實現在大學校園裏很多的同學呢,就幾個同學之間都會有小小的矛盾,我們聽了黃主任的報告後要更加珍惜同學同窗四年的這個情意,互幫互助的那份情意,這些都會變成我們未來人生的一些美好的記憶。我說過再過十年二十年的時候,你們聚會啊再回憶起那些小小的誤會啊,當年的一些小小的趣事啊,就覺得那個時候是多麼的單純多麼的幸福。我聽到黃主任說的是每個人都成功,每個人都很重要,每個學生都很重要,也讓我們聽到了一個有大愛之心的人的心聲。之後黃主任講到了透徹人生的智慧。他的人生的遺憾和人生的慶幸都是人生的智慧,那麼他的健康快樂的人生態度,他的心態,還有他在繁忙的工作中仍然堅持著閱讀堅持著寫作,而且能寫出自己的那種情懷,這是學中文的人融入社會的一種情懷,我覺得這也是我們的同學們要學習的人生的智慧。生命很短暫,但是要活出像蝴蝶一樣的精彩。我想今晚雖然外麵寒風陣陣,但我們心中肯定有一份溫暖在,有一份溫情在。我們再次以掌聲感謝黃主任,也要感謝我們的胡書記光臨了我們的會場,今天的講座到此結束,祝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