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育真正的衛道士(1 / 1)

做教育真正的衛道士

第一次拜讀到謝英娜老師的文章,緣於新浪博客。

那天,打開我的新浪博客,無意中走進了訪客謝英娜老師的《人生若隻如初見》的博客,初讀這一位素未謀麵的普通教師的一篇篇博文,驚訝於博文內容的寬廣形式,多樣文字的行雲流水!當我讀了《教育專家手記——媽媽做對了孩子才會聽》幾篇博文後,又讓我有一種怦然心動的感覺,眼前恍惚閃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藍天下,一個天使般的園丁,在綠茵茵的土地上為花苗施肥、澆水、除草,用愛靜靜地嗬護著花苗的成長,探索著生命的價值,揮灑著青春與激情……

我一直認為,一個優秀的教師,首先要是一名好家長。教師的人生價值不僅僅隻停留在三尺講台上,對學生愛的教育要從學校延伸到家庭走進社會。悲天憫人,大愛無邊,誠如是,教師才能成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育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麵發展。也因此,謝老師在家庭教育這塊土地上的默默耕耘就更有垂範的價值與意義。

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它們猶如兩股相互交織的河流,彙入大海,生生不息。由於家長與孩子的特殊血緣關係,家庭教育對孩子而言是第一教育,也是學校教育所無法取代的,它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與鋪墊,更是學校教育的保障與延伸。家庭教育貫穿著孩子成長的始終,培育孩子理應成為每一個家長的天職。唯有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合力,教育方能回歸本源,培養身心健康的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想,如果每一位教師都能如謝老師一樣,善於捕捉孩子的心靈軌跡,發揮專業所長,拾取家庭教育路上的點點滴滴,歸納總結,精心提煉,立德立言,播撒家庭教育的種子,那我們的教育才能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教師的專業勞動更會獲得大眾的尊重,教師的職業理所當然成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特別是在當下各種家庭教育觀似是而非,衝擊並捆綁著家長的教育理念時,作為一名洞悉孩子心理的教育工作者,更應該責無旁貸地肩負起曆史重任,潛心家庭教育研究,整合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資源,傳播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做一個教育的衛道士。呼籲我們的家長要從應試教育的樊籬中走出來,回歸到人的培育,在多關注孩子內心需求的基礎上,將愛心融入孩子的生命成長軌跡,懷著一顆童心,與孩子一道成長,做孩子成長路上的啟蒙導師與生活的引路人。

人與人的相處,需要溝通。教育者必須因材施教,遵循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家庭教育也理應如此。

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家長了解嗎?孩子的心裏,家長真正走進去了嗎?也許隻是寥寥無幾,畢竟我們的優生優育培訓在很多地方還是缺失,社會沒有“先培訓後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優生優育製度,大多數人領取結婚證就匆匆上崗成為父母了。加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家長們奔波於柴米油鹽中,哪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接受專業的家庭教育培訓。於是乎,家長們憑著自己的眼睛,習慣性按自己的思維去丈量孩子的各種行為,在錯誤的教育中,無形地扼殺孩子個性的發揮,阻礙孩子各種潛能與智力的發展。這種錯誤教育同時也製約著學校教育,影響學校各種教育工作的開展,阻礙著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難怪,我們的老師常常聽到孩子大聲呼籲:爸爸媽媽!你們怎麼一點也不理解我呀!

孩子的心聲靠誰去傳遞?孩子的心靈呼喚聲有誰能明了?

去年,謝老師就告訴過我,基於這樣一個普遍性的社會問題,她決定替孩子寫一本書,一本關注孩子的心理,關注孩子身心健康發展,能真正反映孩子心聲的書籍,讓家長能在遵循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下教育我們的孩子。讓家長們明白,原來孩子的錯誤行為都可以追根溯源。孩子先前那麼多令人費解的行為,其實都是事出有因,隻是大人不了解孩子而已。

一年後的今天,謝老師果真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一本好書是一扇窗戶。當她將手中那沉甸甸的書稿遞與我,並邀請我為她作序那一刻,我被她那種強烈的責任心、社會的使命感以及孜孜不倦的執著追求深深地打動了。希望謝老師這本用心血“烹飪”的書籍,能成為家長朋友們的精神盛宴。值此寫序之際,我由衷地祝福她這片承載著創作激情的天空能與時代的脈搏緊密交融,繁花似錦一展風姿,為家庭教育打開另一扇窗戶……

同時,我更希望這本書能如春風,吹開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心扉,吹出家庭教育研究的新方向。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投身大教育,在關注我們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同時,也對每位孩子的家庭教育給予熱切的關注與指導,將對孩子濃濃的關愛化為滿腔熱血,化為燃燒的火炬,去照亮家庭教育新征程,去照亮每一位孩子的人生之路。

做一米陽光,穿透雲層,撥開迷霧,用愛撐起一片豔陽天。讓我們攜手共進,一起傳播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一起傳遞孩子的心靈呼聲,一起做教育的真正衛道士;讓我們的孩子,在陽光普照的天空下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