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第一場雪(2 / 2)

真正了解東傑,是在2003年以後的八年歲月。“繼教網”生逢其時,作為教育部批準成立的教師遠程培訓平台,“繼教網”是實施全國教師教育網絡聯盟計劃,推動新一輪教師遠程培訓的主力軍。在教育部組織的各種研討活動中,都有東傑的身影,我也就常常能見到他。隨著交往的加深,對他的了解也就越來越多,欽佩他敢為天下先,第一個吃螃蟹的勇氣,感受他做人的誠懇。

印象最深的一次交往,是在北京參加起草“實施全國教師教育網絡聯盟計劃,開展新一輪教師培訓工作意見”的時候。作為“繼教網”總編的東傑,他和我們幾個動筆杆子的專家一道,參與了起草工作的全過程。東傑與我們一起吃住在酒店,夜以繼日,足不出戶地參加了各種討論,逐字逐句地推敲文件的語義表達。他心思縝密,邏輯條理十分清晰。這幾天,他不僅僅負責了大家的生活起居,而且在工作中不恥下問,虛懷若穀。他長期在黑龍江省教育學院工作,具有豐富的培訓經驗,在北京創建“繼教網”,事必躬親,對開展遠程培訓有許多深刻的認識。他的參與,讓我們的紙上談兵,有了更強的可操作性。

東傑像一個布道者,遊走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傳播著先進的理念和模式,影響深遠。記得在啟動教師網聯計劃的時候,每一次的見麵,他都會喋喋不休地嘮叨網聯的事情,以天下為己任,有宏大抱負,有強烈的使命感。東西南北,城市農村,都遍布他的足跡。網聯計劃、區域網聯、遠程培訓這些鮮活的詞語和概念,是他布道的“《聖經》”。那段時間,我們和教育部師範司、教師網聯領導、專家一起到了好幾個省調研,並參加了一些區域網聯的活動,東傑一直保持著高昂、亢奮的狀態。印象最深那次是在珠海休假。本來幾個朋友忙裏偷閑,吹吹海風,衝衝海浪,躺在沙灘曬曬太陽,放鬆放鬆的。大家興高采烈,他卻一個個電話不停地談論工作,並時不時纏著大家談網聯計劃!情侶路上的旖旎風光,誘惑不起他的興致,活脫脫是一個不解風情的魯男子,大煞風景。諸如此類的悶騷行為,行內的朋友都傳誦著不同的版本。也正是他這種對事業的堅持和不離不棄的性格,造就了他事業的輝煌,也感動了周圍的許多人和合作夥伴。

他更是一個領跑者,永不停歇地攀登著一個個的事業高峰。君子之交淡如水。我們倆的友誼,建立在多年從事教師教育感情的基礎上,他一直視我為知己,每每在他困惑、迷茫,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總會打電話向我傾訴和不恥下問,曾幾何時,害得我滿腦子都塞滿了他的精神垃圾,但他對事業的執著和追求也深深地感動了我。東傑出生在安徽,成長在東北。南方的水土孕育了他的內秀和儒雅,北方的風雪,錘煉了他骨子裏強悍的“狼性”。東傑是一個外柔內剛的人,兼之心理學碩士、教師教育在讀博士的專業背景,他的韌勁和心理承受能力特別的強大,我一直認為自愧弗如。“繼教網”的成長之路,坎坎坷坷,困難重重。企業內外的博弈,資金鏈的斷裂,人員的流失,業務的停滯這些問題,一直伴隨著“繼教網”的發展過程。“繼教網”能一步一步走過來,發展到今天成為行業的標杆,與東傑永不言敗的個性有很大的關係。今天,“繼教網”依然在遠程培訓的征途上領跑,在“國培計劃”、省培計劃的實施中占據著最大的市場份額,“繼教網”在團隊建設、技術平台、課程資源、教學管理等方麵頗具引領性和示範性。如今,遠程培訓,眾誌成城,在這些顯赫的戰績背後,東傑功不可沒。

英年早逝,天妒英才!東傑,你能邁過事業前進路上的一道道坎,怎麼不能跑贏生命的“馬拉鬆”。四十五歲的人生旅程,本應該是生命之花盛開得最璀璨的時刻,你的事業橫掛半空,你的宏偉藍圖,需要你去橫刀立馬,運籌帷幄,你怎麼可以乘鶴西去,棄親人朋友於不顧呢!生命比天大,你這樣悄悄地離去,叫人情何以堪!

那一幕的風雪,勾起了許多難忘的記憶。安息吧,東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