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張功甫《梅品》,語極有致,餘讀而賞之,擬作數條,揭於瓶花齋中。花快意凡十四條:明窗,淨幾,古鼎,宋硯,鬆濤,溪聲,主人好事能詩,門僧解烹茶,薊州人送酒,座客工畫花卉,盛開快心友臨門,手抄藝花書,夜深爐鳴,妻妾校花故實。

【注釋】

監戒:即“鑒戒”,鑒察往事,警戒將來。

張功甫《梅品》:宋人張鎡著有《梅品》。張鎡(1153—1221?)原字時可,又字功甫,號約齋。祖籍成紀(今屬甘肅),南渡後寓居臨安(今屬浙江),南渡名將張俊曾孫。以蔭官奉議郎,直秘閣、權通判臨安府、司農少卿,因預殺韓侂胄密謀,為史彌遠所忌,一再貶竄,並死於貶所。張鎡藉父祖遺蔭,生活侈汰,構園林於南湖之濱。著有《南湖集》十卷,《仕學規範》四十卷,《玉照堂詞》一卷。《梅品》今存,分“花宜稱”二十六條、“花憎嫉”十四條、“花榮寵”六條、“花屈辱”十二條。

有致:有韻味,有情趣。致,風度、情趣。

揭:公布。瓶花齋,袁宏道的書齋名,他的《瓶花齋雜錄》、《瓶花齋集》皆以之命名。

門僧:指約定為大戶人家做禮懺、平時並有往來的僧道。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雜記》:“令狐趙公在相位,馬舉為澤潞小將,因奏事到宅。會公有一門僧善氣色,偶窺之,謂公曰:‘適有一軍將參見相公,是何人?’”明馮夢龍纂輯《警世通言·陳可常端陽仙化》:“(郡王)將乙侍者剃度為僧,就用他表字可常,為佛門中法號,就作郡王府內門僧。”

薊州人送酒:薊州產薏苡酒,清烈秀美,兼色、香、味之長。明代顧起元《客座贅語》卷九《酒》:“薊州之薏苡酒……多色味冠絕者。”明之薊州,今河北薊縣一帶。薏苡,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葉線狀披針形,穎果卵形,淡褐色。子粒(薏苡仁)含澱粉,供食用、釀酒,並入藥。

盛開快心友臨門:謂瓶花盛開時恰逢稱心好友來訪。

藝花書:講種植花卉的書籍。藝,種植。

爐鳴:意謂茶水已經煮好。《袁中郎全集》卷三十七《即事》詩:“爐鳴茶已罷,香散日初低。”清桑調元《弢甫集》卷十三《響佛庵》:“颼飀竹爐鳴,苦茗給心賞。”

校花故實:校對與花有關的典故。故實,典故,出處。

【譯文】

宋人張的《梅品》,語言頗有韻味,我很欣賞,也模仿著寫了幾條,貼到我的書房瓶花齋中。瓶花的快意之事我列了十四條:窗戶明亮;幾案光潔;有古鼎;有宋硯;鬆濤陣陣;溪水潺潺;主人熱心又有情趣、還能作詩;往來僧人懂得烹茶;薊州友人送來薏苡酒;有客人善畫花卉;花盛開時恰逢稱心好友來訪;自己抄寫園藝書籍;夜深不寐,爐火依然熊熊,茶水悉備;妻妾幫著校對有關花的典故出處。

花折辱凡二十三條:主人頻拜客,俗子闌入,蟠枝,庸僧談禪,窗下狗鬥,蓮子胡同歌童,弋陽腔,醜女折戴,論升遷,強作憐愛,應酬詩債未了,盛開家人催算帳,檢《韻府》押字,破書狼籍,福建牙人,吳中贗畫,鼠矢,蝸涎,僮仆偃蹇,令初行酒盡,與酒館為鄰,案上有黃金白雪、中原紫氣等詩。燕俗尤競玩賞,每一花開,緋幕雲集。以餘觀之,辱花者多,悅花者少。虛心檢點,吾輩亦時有犯者,特書一通座右,以自監戒焉。

【注釋】

闌入:擅自進入。

蟠枝:枝條蟠曲。

蓮子胡同歌童:謂蓮子胡同出身的孌童,名為小唱實際並不唱曲。明史玄《舊京遺事》:“小唱在蓮子胡同,倚門與倡無異。”清梁清遠《雕丘雜錄》卷十:“宋時男娼有禁,政和中立法告捕男子為娼者,杖一百,賞錢五十貫。明時有官妓之禁,而男娼則不禁,蓮子胡同乃其巢穴。官員設席,或呼一人或二三人,陳饌侑觴,有欲宿者即留宿,其裝飾底衣如女子,襲以青絹袍,油頭粉麵,竟如少艾也。”

弋陽腔:亦稱“弋腔”,戲曲聲腔、劇種。大約於元末明初起源於江西弋陽一帶。台上一人獨唱,後台眾人幫腔,隻用打擊樂器伴奏。聲腔高亮,曲詞多與方言土語結合。

檢《韻府》押字:靠檢索韻書來押韻作詩。《韻府》,指按韻部編排的字典,為寫作詩、賦、詞、曲者檢索韻字之用。現存韻書,大都先分四聲,再分韻部。凡同聲調、同韻的字為一部,取其中一個字為標目,用反切注音。最早的韻書是三國魏李登《聲類》、晉呂靜《韻集》,皆久已亡佚。隋陸法言《切韻》,原書亦不傳。宋陳彭年等著《廣韻》,分韻太繁,不便應試作詩之用。元代陰時夫所編《韻府群玉》,始並為一百零六韻,即後來所謂“平水韻”,為元以後詩韻廣泛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