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他人的尋呼或打在手機上的電話之後,一般應當及時與對方聯絡。沒有極其特殊的原因,與對方進行聯絡的時間不應當在此後超過5分鍾。尋呼他人或撥打他人的手機之後,亦應保持耐心,一般應當等候對方10分鍾左右。在此期間,不宜再同其他人進行聯絡,以防電話頻頻占線。不及時回話他人電話,呼叫、撥打他人手機後迅速離去,或是轉而接打他人的電話,都會被視作缺乏禮儀。
當時如果因事無法回語,可在尋呼台、語音信箱上留言,說明具體原因,告之來電、來話者自己的其他聯係方式。有時,還可采用轉移呼叫的方式與外界保持聯係。
重視私密
通訊自由,是受到法律保護的。在通訊自由中,秘密性,即個人私事和個人秘密,是其重要內容之一。使用手機、呼機時,對此亦應予以重視。
一般而言,二者的號碼,尤其是手機的號碼,不宜隨便告之於人,即便在名片上,也不宜包含此項內容。因此,不應當隨便打探他人的手機、呼機號碼,更不應當不負責任地將別人的手機、呼機號碼轉告他人。
出於自我保護和防止他人盜機、盜碼等多方麵的考慮,通常不宜隨意將本人的手機、呼機借與他人使用,或是前往不正規的維修點對其進行檢修。考慮到相同的原因,隨意借用別人的手機、呼機也是不適當的。
注意安全
使用手機、呼機時,對於有關的安全事項絕對不可馬虎大意。
按照常規,在駕駛車輛時,不宜使用手機通話,或是查看呼機。弄不好的話,就極有可能導致交通事故。
乘坐客機時,必須自覺地關閉本人隨身攜帶的手機、呼機。因為它們所發出的電子訊號,會幹擾飛機的導航係統。
在加油站或是醫院停留期間,也不準開啟手機、呼機,否則,就有可能釀成火災,或影響醫療儀器設備的正常使用。此外,在一切標有文字或圖示禁用手機、呼機的地方,均須遵守規定。
電子郵件禮儀
電子郵件,亦可稱為電子函件或電子信函。它有如下的使用規範:
應認真撰寫
向他人發送的電子郵件,一定要精心構思,認真撰寫。在撰寫電子郵件時,有3點注意事項:其一,主題要明確;其二,語言要通暢;其三,內容要簡潔。
應當避免濫用
在信息社會中,任何人的時間都是無比珍貴的。若無必要,輕易不要向他人亂發電子信件,尤其是不要與他人談天說地,或是隻為了檢驗一下自己的電子郵件能否成功地發出,更不宜隨意以這種方式在網上“征友”。一般而言,收到他人的重要電子郵件後,即刻回複對方一下,往往還是必不可少的。
應當注意編碼
編碼的問題,是每一位電子郵件的使用者必須注意的。商界人士在使用中文向除了中國內地之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華人發出電子郵件時,必須同時用英文注明自己所使用的中文編碼係統,以保證對方可以收到自己的電子郵件。
應當慎選功能
現在市場上所提供的先進的電子郵件軟件,可有多種字體備用,甚至還有各種信紙可供使用者選擇,這固然可以強化電子郵件的個人特色,但是此類功能商界人士是必須慎用的,因為對電子郵件修飾過多,難免會使其容量增大,收發時間增長,既浪費時間又浪費金錢,而且往往會給人以華而不實之感,還有,電子郵件的收件人所擁有的軟件不一定能夠支持上述功能,因此慎選功能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