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評——表深情感觸 寫詩性人生(1 / 2)

附評——表深情感觸 寫詩性人生

——著名作家王火同誌給作者的信

炤祥同誌:

您好!

感謝讓我讀了您的部分詩詞,總體感覺很好。我喜愛詩詞,卻不擅此道。所以隻能簡單寫點讀後感用以回報。

詩詞之可愛,使它成為人們可以共享與吟誦的空間。您從政多年,業餘有此愛好而無意中在走詩人之路。在冗重繁忙之餘,您默然覓求著抒發思緒陶冶心靈,用雅致曉暢、清奇凝練的詩詞,不帶任何功利性,隻是有所感觸與感悟企望表達;或以詩詞言誌,生存在社會現實之中,您的情感與大眾相通,呼吸與時代曆史相連,即興命筆。詩詞數量並不算多,卻也不少。您的詩詞當然是寫您自己,或寫您自己的看法與想法,但卻能使讀者引起某種感情回憶,或某種感慨與審美意趣,這該是感染人引起人共鳴或回味的詩詞藝術魅力造成的吧!?

我第一首讀到的大作,是您1999年5月填的下麵這首詞:

伴春秋幾多風雨,韶華歲月飛去。

區區功過誰明曉,甘苦自知無數。

暮色住,人徹悟,回眸笑望丹心路。

何消再語?

看花落庭前,桃繁鬆寂,一地雞毛絮。

自清傲,莫怨佳期總誤。

從來木秀風妒。

常吟絕妙流杯賦,勝過萬言千訴。

長袖舞,又何許?青煙一縷化灰土。

兌勾心苦!

任歌卷半簾,南腔北韻,月灑孤芳處!

記得當時與詞同時收到的有您錄製的《南腔北調》戲曲唱碟。放聽碟子後,首先感到您的多才多藝,接著讀詞,感到這首詞既脫俗又有才華。這次再讀,看了您加注的題解:“1999年4月,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在川聽取省委書記謝世傑彙報後,在講話中曾吟誦辛棄疾詞《摸魚兒》,要求幹部既應積極進取,又應看破看透。作者聞之有感,特步辛詞之韻而填此詞。”更有一種獨特的感觸,覺得詞的內涵豐富廣闊,心事浩茫,含而微露,表達得恰如其分。您意在言外,使我心頭漾出一種可以言述而又難以言述的歎息與禪意,感受到詞裏有喧鬧中的寂寞。您心頭奔放的激情與平中見奇的心境,使我氣韻旋折。何況“題解”又等於敘述了一個背景故事,值得咀嚼、回味與思索。

您1962年7月填的詞《沁園春——觀潮抒懷》,給我的印象是大氣盎然,辭藻奇偉瑰麗,大海有形,心潮與海潮激蕩碰撞,胸有豪放之氣,思緒遼遠。與這類似的是1969年6月您填的《永遇樂——三峽放詠》。“文革”初,您遭受衝擊,直到1969年初夏才能買棹返滬探母。三峽途中填了這首詞,發自胸臆。經曆了那場浩劫,有憤懣與壓抑的發泄,更有慷慨豪邁的心態,寫了三峽之美,寫了山水間“浩浩長河,綿綿秀景”引發出心中的激越,下闋中有“千年回望,一江淘去,多少惡凶盡杳。從來事,沉渣易起,英雄後笑。”真是淋漓痛快、神采飛揚,而又能讓人思索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