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探究職場“迷霧”(2 / 3)

我是個書迷,經常看勵誌類的書,給自己打氣,所以知道如何激勵自己去做有益於成功的事情,但有些事情還是需要有同事們的幫助才行。在我困難的時候去找何經理或要好的同事交流,若沒有同事們的關懷,我也不會有今天的成績。我的進步是大家的功勞。說到功勞,在競爭激烈的工作環境中,有些人則喜歡把別人的功勞占為己有,自己不去創造業績,而去偷別人的果實,最後既損人又不利己。在我們身邊就有這樣的案例:

李明明和丁娟倆人在一家公司工作,平時關係相處得很不錯。年終,公司搞推廣策劃評比,每個人都要拿出一個方案,優勝者有獎。李明明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經過半個月的深入調研,加上平時對市場工作的觀察思考,李明明很快做出了一個非常出色的策劃案。方案征集截止日的最後一天,丁娟突然歎了一口氣說:“哎,明明,我還真有點緊張,心裏沒底啊。你幫我看看方案,提提意見。”李明明連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丁娟的策劃很一般,沒有什麼創意,李明明看完沒好意思說什麼。丁娟用探究的目光盯著李明明說:“讓我也看看你的方案吧。”李明明心裏一陣懊悔,可自己剛才看了人家的,現在沒有理由不讓別人看。好在明天就要開大會了,她想改也來不及了。

第二天開會了,丁娟因為資曆老,先發言,結果她講述的方案跟李明明的方案一模一樣。在講解時,她對老板說:“很遺憾,我現在隻能講述自己的口頭方案,電腦染了病毒,文件被毀了,我會盡快整理出書麵材料。”李明明聽了目瞪口呆,她沒想到丁娟真搶了自己的功勞。她不敢把自己的方案交上去,也不敢申訴,因為她資曆淺,怕老板不相信自己,隻好傷心地離開了這家公司。丁娟的方案雖然獲得了老板的認可,但因為方案不是她自己的,有些細節不清楚,在執行方案時出了一點漏洞,又無法及時修正,結果失敗了。這正是“拿來的”禁不住火煉。後來老板得知是她搶了別人的方案,就無情地炒了她魷魚。

但對大衛來看,功勞是誰的就應該歸誰。他是一個研究所的副所長,負責一個課題的研究。由於行政事務繁多,他沒有把全部精力放在課題的研究上。他的助手通過辛勤努力把研究成果搞了出來,並得到了有關方麵的認可,贏得了很大的榮譽。報紙、電視台的記者爭相采訪大衛,但他都拒絕了,並對記者們說:“這項研究的成功是我助手的功勞,榮譽應該屬於他。”在座的人聽了,都為他的誠實和美德所感動,在報道助手的同時,還特別把大衛坦蕩的胸懷和言辭都寫了出來,使大衛也獲得了很好的評價和榮譽。

A公司倒是沒有像丁娟似的偷竊別人成果的人存在,但像大衛一樣謙虛而誠實的人大有人在,像我們的何經理就是這類的人,做她的部下,不用怕被她利用職權獨攬同事們研究的成果。有的單位的部門經理,就有因利用職權獨攬同事們的研究成果而被撤職的,而且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對於這個問題,何經理談了她的感受:“我是老老實實地做自己的事,雖說想走捷徑,但有這心沒這膽。這樣做對同事們太不公平了,自己也會後悔萬分,何苦呢!‘拿來的’畢竟經不起考驗,總有一天會露陷的。”我很欣慰自己也有她這種意識。

在工作中不應該總想著奪取他人的功勞,而是應該學習別人的長處,提升自己的才能,去創造屬於自己的成績。大家都這麼說:如果沒有這種意識和精神,那是不可能進步的,沒有進步就意味著停止和倒退,就會被社會淘汰。因此我們要在工作中獲得真正的競爭優勢,就應該在不斷地完善和充實自己的同時堅守正確的職業道德。

身在職場,做到不搶功,不奪功,這樣的人會立於不敗之地。大衛值得讚揚,他沒有攬下榮譽,而是實事求是地把榮譽給了真正的有功之臣。何經理也是這樣的人,隻有自己親手創造的成績才是自己的財富,別人的東西終歸是別人的,“拿來的”終歸要敗露,最終倒黴的是自己。高明的人從不占有他人的功勞,他人有功,你的功勞也不會被人埋沒。因為我們是一個協作的團隊,他人的成功就等於這個團隊協作上的成功。從不占有他人功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質。優秀的品質是一個人成功的前提。要想真金不怕火煉,在職場中獲得真正的認可,就要憑自己的真本事去創造,投機取巧的做法終究會害人害己。因此不要去做奪取他人的功勞又自毀前程的傻事。

搶別人的功勞不是成功的捷徑。一旦事情真相大白,你將會無臉見人,不僅得不到重用,而且失去了他人的尊重。要想在職場中獲得真正的認可,就要憑自己的真本事,那樣投機取巧的做法終究會害人害已。

3.巧妙地讓自己忙起來

裝忙原本是一件弄虛作假的事情,但是到了經濟不景氣時期,倒成了一門職場必備的生存技能。在業務慘淡的時候,“沒事找事”也需要較高的智商和創意。

在上一小節中我們說到丁娟搶別人的功勞,弄虛作假害了別人又害了自己。我們何經理一心為他人著想,從不用別人的功績為自己貼金,是一位品德高尚的領導。但有一些領導,把弄虛作假作為慣用的手段。人們不禁要問:弄虛作假的人還有人欣賞嗎?欣賞不欣賞這個我不敢說,但我確信天下所有的老板都一樣,最見不得員工做兩件事情:其一是浪費自己的錢的行為;其二是閑著。有事沒事,所有的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員工忙起來、動起來。所以在職場裏,作為下屬一定要時時表現為一個忙碌的狀態,讓自己巧妙地忙起來。裝忙原本是一件弄虛作假的事情,但是到了經濟不景氣時期,倒成了一門職場必備的生存技能。在業務慘淡的時候,“沒事找事”也需要較高的智商和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