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耀潔女士以年屆八旬的高齡奔走於鄉村之間,義務進行防治艾滋病的教育,以自己有限的收入最大可能地救助那些患上艾滋病的兒童、婦女和垂危患者,為我國艾滋病的防治方麵做了許多開創性的工作,獲得了諸多國際殊榮。高耀潔的事跡被人們傳頌後,很多人想集合在她的麾下,卻被她一一謝絕。她為什麼不肯利用自己的“品牌效應”壯大一支民間的艾滋病防治隊伍呢?在記者的追問下,老人道出難處:“怕上當受騙。”原來,這是老人應對誠信缺失人們的一種自我保護。老人一次又一次以謹慎而挑剔的目光巡視周圍可能的人選,掂量著誠信在這些人心中的分量。
……
看到這,我想,目前應該有相關誠信的製度出台,從整體上解決失信問題。不誠信這種短視行為,可能會帶來一時的好處,但長此以往,則會使你付出巨大的代價。
我拿著報紙來到了辦公室。同事們都各就各位了,我看了看表還有10分鍾才開始上班。我準備整理下情緒再工作,可報紙上的報道使我久久不能平靜。我有些氣憤地對同屋說:“你們看今天的早報了嗎?報上說的真是令人痛惡。當今的社會太短視了,太缺乏誠信,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的人實在太多了。像高女士為了避免上當,拒絕組建隊伍與她一起宣傳救助艾滋病人,這對國家來說算是一種損失、短視的報複吧。但為了不上當,對得起人,這種自我保護手段還是需要的;國家虧了錢不能讓貧困學生上學,這是誰之過呢?還不是不講誠信的人造成的;背著重重行李的老奶奶爬山拒絕幫助,也是怕上當;為了求職,一個班的學生隱瞞事實,從而使這個班級的全部學生沒有成功就業。這一切都在見證著不誠信、短視帶來的報複,人心煥散,冷漠無情,給人們帶來了人情危機。失去仁愛,也就失去機會。”
小李副經理正好路過我的辦公桌,聽到我的一番話,也禁不住地說:“是啊。如今的社會誠信意識大幅下降,大家的誠信真是令人堪憂,人們陷入‘短視門’,不能自拔。我們都知道誠信應該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素質。沒有誠信,任何事情都談不下去,都會因丟掉誠信而斷了交情。如果想讓事業和生活擁有更美好的未來,你就該注意信用的建立,這就等於放遠了眼光,行起步來就會風雨無阻,一切掌握在手中。信用,是你打開別人心門的鑰匙,有了它,你可以走進每個人的心裏。”小李還沉浸在自己的理論中,沒發覺何經理的到來。何經理的一句話:“誰在說信用,那麼富有詩意?”引得同屋哄堂大笑,這時小李才停了下來,向同事們一揮手:“好了,好了,上班了。”就跟著何經理一起走進經理辦公室商談業務去了。
我掃興地說:“信用這個話題,還沒有說完就這樣散了?太讓人失望了。還有5分鍾才上班呢,關鍵時刻總會被卡掉。”小克在一邊輕輕推了我一下,讓我投入工作。我沒好氣地回敬了一下小克,並說:“這也是一種誠信呢,沒有說完就散了,這也是一種不講誠信的表現。”小克樂了:“哈哈,這是上班時間,要討論到研討會上說去。”我也樂了,樂得還挺開心。小克製止了我的快樂,催促我快工作,我隻好放棄爭辯,去工作了。
自古至今信用都是人們談論的話題,從來沒有停止過。我知道,徐州有個“掛劍台”。距今2500多年前的徐州係古徐國,徐國國君與吳季子相善。吳季子名季劄,是吳國開國始祖吳太伯的19世孫,以四讓王位而被尊稱為“四讓王”。據《史記·吳太伯世家》記載:公元前544年,吳季子出使中原列國。“季劄子之初使,北過徐君。徐君好季劄劍,口弗敢言。季劄子心知之,為使之國,未獻。還至徐,徐君已死,於是乃解其寶劍,係之徐君塚樹而去。從者曰:‘徐君已死,尚誰於乎?’季劄曰:‘不然,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吾心哉!’徐人高其誼,乃築台以表之。”這就是“掛劍台”的來曆。在季劄子那裏,其誠信遠高於一諾千金,即使是心靈之約,也不肯聽從可以變通的勸說而違背仙逝之人,怎麼能不讓我們活著的人肅然起敬呢?那“掛劍台”其實就是一個信譽的平台,吳季子如果以此結交天下豪傑,知音自然不難尋覓。這可以給現代社會以有益的啟示:人與人交往,如果一方缺少誠信,那就很難將彼此的關係維持下去。“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就是這個道理。
人要信守承諾,在自己的人生中搭建一個誠信的平台,以信譽感召人。你的誠信度越高,你的朋友就會越多,成功的道路就會暢通無阻,道路越暢通無阻,自己為未來儲備的能量就會越多。不管什麼時候,“誠信”都是需要提倡的一種美德。一個不可信的人,一旦劣跡敗露,將會寸步難行。隻有那種眼光長遠、時刻注重信用建設的人,才能更好地在這個社會立足。對公司對同事講誠信的人,終歸會為自己帶來利益,這對你的未來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千萬不要有短視行為,有了這種行為,終將得到報應。
3.“最佳拍檔”的奧秘
如果把我們比做“盲人”,那麼與我們拍檔的最優秀的同事就是我們的“拐杖”,引導我們在職場穩步行走。
在上一小節中,我們關於信用問題的爭論並沒有完畢,但小李副經理已把重點說出來了,同事們隻要能把“誠信”重視起來,就會促進自己健康而快速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