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廉政文化建設體係研究(2 / 3)

廉政文化理論建設需要一支高素質的廉政文化理論建設的專職理論隊伍。人才輩出才能精品紛呈,廉政文化理論建設工作才能繁榮興旺。在南通地區要努力發現和培養一批具有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的,能夠立足中國、麵向世界、學貫中西的廉政文化理論研究與宣傳人才,培養一批年富力強、政治和業務素質好、銳意進取的青年廉政理論骨幹。

廉政文化理論研究和理論宣傳,要貼近生活,貼近群眾,運用群眾的生動明快的語言,聯係群眾身邊的廉政事例,寫新、寫活,講實話、談真情,深入淺出,簡潔明快,入情入理,情理交融,以真理服人,以事實服人,增強準確性、生動性,增強吸引力、感染力。

三、加強廉政文化製度建設

加強廉政文化製度建設既是構建廉政文化體係的根本保證,也是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製度具有根本性和穩定性。廉政文化的製度建設就是要圍繞權力的授予、運行及監督進行製度安排和製度設計,需要建立和完善社情民意反映製度、重大事項社會公示製度和社會聽證製度,完善專家谘詢製度,實行決策的論證製度和問責製度,完善對權力的製約和監督製度,進一步擴大和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和罷免權。充分運用政治監督和文化監督的力量,注重規範的廉政文化的督導作用,發展社會主義的先進文化,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培育黨員幹部的規範的廉政文化素質,樹立與道德法製相一致的廉政文化理念,將規範的廉政文化理念內化為黨員幹部的道德意識,外化為黨員幹部的廉政行為,才能從根本上根除腐敗,使反腐倡廉真正成為黨員幹部的自覺行動。

廉政文化製度建設的內容包括組織製度、保障機製、激勵機製、考評製度和獎懲製度。

(一)加強廉政文化組織製度的建設

建立廉政文化組織協調機製。南通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廉政文化建設,在南通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動員全市的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的力量,共同參與廉政文化建設,建立健全相應的組織領導協調製度。建立健全廉政文化建設聯席會議製度,市紀委、市委宣傳部、市級機關工委、市監察局、市文化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廣電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市社科聯、市文聯等為成員單位。聯席會議負責全市廉政文化建設的組織、協調、指導工作,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事項。

明確廉政文化建設相關部門責任。按照《實施綱要》有關“廉政文化進社區、進家庭、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農村”的要求,各相關部門要根據各自的職責切實負起責任。市紀委、市委宣傳部、市監察局、市文化局負責廉政文化“六進”的具體組織協調工作;市級機關工委牽頭負責廉政文化進機關工作;市委宣傳部、市民政局負責廉政文化進社區、進農村工作;市婦聯牽頭負責廉政文化進家庭工作;市教育局、團市委牽頭負責廉政文化進學校工作;市總工會牽頭負責廉政文化進企業工作;市文化局、市社科聯、市文聯牽頭負責廉政文化理論研究、曆史文化發掘、文藝創作的組織工作;市廣電局負責廉政文化建設經驗的宣傳和推廣。

(二)加強廉政文化保障機製的建設

深化廉政文化建設,確保廉政文化建設成為反腐倡廉的強大智力支持和正確思想道德保證,必然要求建立廉政文化建設的激勵和保障機製,提高廉政文化建設的實效性。

第一,必須把廉政文化納入各級黨的建設和文化建設的總體格局之中。加強對廉政文化建設工作的領導和協調,層層製定廉政文化建設總體目標、長遠規劃和近期安排。充分發揮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作用,挖掘廉政文化資源,建設廉政文化陣地,使廉政文化不斷向廣度拓展,向深度推進。第二,必須建立以財政撥款,企事業單位自籌,社會各方麵讚助的廉政文化建設資金保障機製。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發展廉政文化產業,努力形成廉政文化建設的良性運行創建的成功機製。建立健全目標管理、激勵和考核評價機製,促進廉政文化建設經常化、規範化和製度化。第三,必須擴大廉政文化建設的覆蓋麵和影響力。人民群眾是推動反腐敗鬥爭的基本力量,也是推動廉政文化發展的動力源泉。因此,在廉政文化建設的實踐中,要認真總結群眾創建的成功經驗,既要注重典型引路,以點帶麵,又要加快廉政文化“六進”步伐,讓廉潔的清風吹進千家萬戶,讓廉政文化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生活的方方麵麵。

(三)加強廉政文化激勵機製的建設

各級黨委、政府和紀檢監察機關作為廉政文化的倡導者和組織者,要高度重視對廉政文化建設主體的激勵,形成推動廉政文化建設工作的激勵機製,以調動廉政文化建設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

一是目標考核激勵。各級黨委、政府和紀檢監察機關在對各單位進行廉政文化建設的目標考核的基礎上,對在廉政文化建設中各項考核指標均達到優秀的單位和個人給予充分肯定,並納入到幹部考核指標中。二是精神激勵。要及時提煉、提升廉政文化建設的各項創新成果,積極宣傳各單位和個人在廉政文化建設中的寶貴經驗和先進事跡,通過新聞媒體、報刊、經驗推廣會等形式,擴大其社會影響,滿足其社會認可的需求,激勵其不斷創新廉政文化建設。每年度進行廉政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表彰活動。三是物質激勵。對在廉政文化建設中創造出優異成績的幹部和群眾,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也是一種必要的激勵方式。要拓寬渠道,籌集獎勵基金,一方麵給予必要的工作經費支持,另一方麵激勵其積極推進廉政文化建設。

(四)加強廉政文化建設考評製度的建設

為保證工作落到實處,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深入開展,必須建立和完善廉政文化建設的考核機製和考核標準。

廉政文化建設目標考核的原則。廉政文化建設目標考核,必須堅持導向性的原則。廉政文化建設的主要目的在於引導廣大幹部群眾牢固樹立正確的廉潔觀,使廉政文化深入人心,通過目標考核,可以進一步促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工作的開展;必須堅持公正性的原則。廉政文化建設目標考核必須做到“公平、公正、公開”,由南通市紀委牽頭,聘請相關專家和群眾代表組成考核小組,確保廉政文化建設目標考核的公正性;必須堅持科學性的原則。廉政文化建設目標考核的各項指標必須具有可操作性,避免空洞,做到科學性與可行性的統一。

廉政文化建設目標考核的領導。成立廉政文化建設考核領導小組,對各單位廉政文化建設的情況進行目標考核。領導小組成員為5至9人,市紀委書記擔任考核領導小組組長。

廉政文化建設目標考核的內容。廉政文化建設涵蓋諸多方麵的內容,對廉政文化建設實施目標考核就必須包括:第一,組織領導。各單位建立相應的領導小組,並正常開展工作;結合本單位實際,製定本單位廉政文化建設的各項製度及實施辦法並建立規範的台賬;列入黨政工作議程,主要領導、分管領導每年至少兩次檢查和聽取相關的工作彙報,及時了解工作進展情況,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列入黨政領導政績考核的主要內容,作為提拔、任用幹部的主要參考依據。第二,實施成效。主要考核各單位落實廉政文化建設的各項製度和推進廉政文化建設的具體成效,包括硬件建設、開展活動的內容、形式及受眾麵,以及社會影響和社會反響的成效。第三,廉政文化建設目標考核的方法。廉政文化建設每半年考核一次,年中考核分值占40%,年終考核分值占60%。其中:領導重視程度和社會效果評價為共性部分,分別占15%;開展情況和實施成效為個性部分,分別占70%,有相互交叉的個性部分,考核分加權平均。

(五)加強廉政文化的獎懲製度的建設

要使廉政文化建設要取得實效,必須建立相應的獎懲製度,以督促和保證各級黨委和政府以及各單位將廉政文化建設落到實處,取得實績。製定相關措施,使符合廉政文化建設要求的單位得到獎勵,廉政文化建設不達標的單位受到懲罰。市紀委、市監察局每年表彰一批廉政文化建設的先進單位和個人。每兩年以市委市政府的名義表彰一批廉政文化建設的先進單位和個人;對各縣(市)區、市直各部門,因落實廉政文化建設工作組織不力,造成較嚴重後果的,由市紀委、監察局視情對該地區、該部門主要負責人進行談話,直至組織處理;對廉政文化建設情況的考核,應納入全市機關年終考核。市紀委負責向市考核辦反饋,對領導幹部的獎懲情況向市委組織部反饋,以作為考察、選拔、任用幹部的重要依據。

四、加強廉政文化組織建設

加強組織建設是廉政文化建設的長遠大計和戰略性任務,是廉政文化建設的根基所在。要站在戰略的高度和全局的視野,把南通市廉政文化組織建設放到廉政文化建設的新形勢、總要求上來認識、把握和推進,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以更高的標準、更有力的舉措,突出重點,狠抓落實,打造出一支政治過硬、業務過硬、作風過硬的高素質的廉政文化建設隊伍。

廉政文化組織建設是一項宏大的係統工程,涉及方方麵麵,必須把握發展規律,突出工作重點,抓住薄弱環節,全麵加以推進。

加強領導隊伍建設。加強組織建設,關鍵在領導隊伍。切實把廉政文化領導隊伍建設作為廉政文化隊伍建設的重中之重。按照政治堅定、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政廉政、團結協調的要求抓好領導隊伍選配,建設堅定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自覺貫徹科學發展觀的領導隊伍,以提高領導水平為核心,不斷增強各級廉政文化領導隊伍的創新力、凝聚力和戰鬥力,努力形成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的領導隊伍。為此,南通市、各縣(縣級市、區)、鄉(鎮)、村(社區)以及各企事業單位要加強對廉政文化建設的領導,建立廉政文化建設領導小組,各級廉政建設領導小組分設組長和副組長各一名,成員若幹名,相關部門負責同誌為領導小組成員,統一領導、組織、協調廉政文化建設活動。各級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廉政文化建設的日常工作和大型的廉政文化的組織活動。

加強研究隊伍建設。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廉政文化研究隊伍是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條件。廉政文化研究是一種複雜的創造性精神勞動,廉政文化建設必須依靠高素質的研究隊伍。人才是廉政文化研究隊伍建設最寶貴的“第一資源”。要依托南通市廉政文化研究所,充分挖潛南通市黨政機關、高等學校以及相關企事業單位的廉政文化研究人才的潛力,充分發揮南通市各級紀檢監察幹部的作用,加大對廉政文化研究人才的培養和使用力度,緊緊抓住培養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個環節,形成公平競爭、擇優選拔、優勝劣汰的動態培養模式,要積極探索學習型廉政文化研究隊伍建設模式,采取在職學習、分期培訓、外出進修、學術交流、掛職鍛煉等方式,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和研究水平,通過製度創新、方法創新、形式創新、服務創新、培訓創新等不斷營造良好研究氛圍,推動研究工作的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