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社區助老服務現狀及發展研究(3 / 3)

(4)全社會要建立“四個意識”

努力形成並完善“四個意識”思想,即:①政府“引導意識”——政府要對老齡事業足夠重視,製定並落實各項優惠政策;②社會“理解意識”——全社會要轉變傳統的養老觀念,使各類機構養老為老人及其子女所接受。一些子女由於受傳統觀念和外在壓力的影響,也不敢貿然提出“托老”的主張,唯恐沾上“忤逆”的罪名。因為一旦某個老人入住養老機構,親戚、朋友和鄰居們也常會提出種種非議和質疑,甚至認為走社會養老之路違背了傳統的家庭美德。積極引導老人及其子女轉變觀念,認可“前往養老機構是為了提高晚年生活質量”這一理念是當務之急;③家庭(晚輩)“孝敬意識”——要體會“空巢老人”們晚年生活的心理感受,與他們交流溝通,選擇適合他們的養老方式;④民辦養老機構本身的“服務意識”——機構本身要明確自身創辦的目的是以“服務”為主、盈利為輔的,要有一顆“以老人為本”的服務的心。

(二)南通市區社區養老服務站發展研究

1.南通市區社區養老服務站發展存在的問題

為扶持老年服務事業發展,完善“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助、老有所學”服務體係,促進和諧社會構建,南通市政府將在市區建立20個居家養老服務站列為今年為民辦實事項目,由居家養老服務站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從基本生活照料到醫療康複、精神慰藉、法律服務、愛心護理、緊急救援等方麵的無償或低償服務。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仍然處在起步階段,服務項目不全麵、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政策支持不到位、資金來源不足等問題困擾和妨礙了居家養老服務的發展。此次調查,我們調查了部分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的負責人,他們介紹了現階段服務站在實際運行中的困難:

(1)缺少經費投入。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作為社會中介機構,按要求組織具備條件的服務人員,所需服務人員在街道辦事處的指導下,由居家養老服務站向社會招聘,人員性質為專業社工。社工的報酬采取市場化運作的方式,由服務對象提供,具體標準由服務對象與服務站雙方協議商定。街道與居家養老服務站、居家養老服務站與社區居委會、社工、服務對象間都要簽訂服務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但目前的老年服務仍然是無償的,有償、低償服務難以啟動。而根據政府引導的原則,市、區兩級政府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開展居家養老服務,服務對象在50人以上,達到居家養老服務標準的服務站,給予二萬元的啟動補貼。連續服務六個月以上,服務對象達100人以上,服務對象認可度達95%,社區居委會評估達到滿意的居家養老服務站,年終給予二萬元的獎勵經費。這種以獎代撥的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金的短缺,居家養老服務站需要進行先期投入,可是實際情況卻是社區由於自身的限製無法投入更多的資金,導致很多政策構想還隻是停留在口號上,無法實施。

我們調查的一個社區是老社區,基礎設施落後,社區辦公、活動用房緊張,活動經費緊張,居家養老服務站在籌建過程中麵臨不少物質上的困難。日間照料服務點是由街道辦事處收回的兩間出租房改造而成的,麵積狹小。居委會撥出的有限經費,購置的電風扇、棋牌桌、書報架等設施還不能夠達到預期的標準。

同樣的,在另一個社區由於缺少經費投入,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局限於無償服務,服務隊伍的成員較少,有償、低償服務工作較難啟動;而且由於經費問題,這些服務人員沒有受過專業的培訓,整體素質不高,很難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多元化的社會養老需求,影響了服務項目和內容的擴展以及服務質量的提高;在管理的隊伍中,主要是兼職人員,也沒有接受過專門的助老服務相關知識的培訓,基本上沒有專業社會工作人員。

(2)居家養老服務站雖掛牌成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宣傳到位了,但是服務範圍還是相對較狹窄。一方麵是受服務對象參與的積極性不高,主動提出服務要求的不多,大多數是服務站主動送溫暖,由於老年人受傳統的節儉生活方式的影響,“等要靠”思想較為嚴重,“花錢買服務”的生活理念和消費意識不強。另一方麵也是居家養老服務站資源不充裕,無法全麵開展上門服務,隻能針對一小部分的孤寡老人和臥病在床的老年人。

目前,社區中有設置日托中心的為數不是很多,就我們調查的兩個社區中,隻有一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有配備一間麵積狹小的日間照料點,聘請了一名“以工代賑”人員作為日間照料點的專職管理和服務人員,有23名的老年人接受日間照料服務。但據我們觀察發現,日托中心的開放時間很短,就午後的兩三個小時,專職的工作人員主要負責衛生的管理和照料點的開放工作,至於午餐供應和康複保健的功能沒有真正落實,其性質與老年活動室無異,但確實為老年人在白天能與其他老年人接觸提供了渠道和場所。

在社區中,日托中心為老年人提供了與其他老年人接觸的機會。老年人可以通過與鄰裏、親友等的社會交往和談心,交流其情緒和感受,消除家庭和社會生活中的苦悶與煩惱,得到精神的慰藉和寄托、相互支持和關懷,從而形成愉快、和諧的心理狀態,排除老年人心理方麵的孤獨感和失落感,這對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

(3)缺乏專職人員。居家養老服務站的服務人員現在都是由社區內的工作人員擔任的,他們在完成自己本職工作的基礎上還要騰出時間去照料老人,滿足老人提出的要求。專職人員的缺乏造成看護力量的不足,影響了居家養老服務向深度和廣度進一步地擴展和延伸。

(4)服務人員的整體素質不高,影響了服務的質量和層次。根據相關文件,居家養老服務站的服務人員向社會招聘,人員性質為專業社工。但是,社區招募的服務人員往往是一些大齡下崗職工。他們缺乏必要的知識和培訓,對於一些需要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服務工作,他們無法勝任。因此,居家養老服務站需要專業化的人才和隊伍。

(5)服務力量的資源有待進一步整合,實際操作難。各個社區之間都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如何使每個社區的資源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實現資源的統一和整合是現實中的一大難題。基層社區沒有職權進行協調,而街道又害怕社區職能交叉引起管理混亂,所以資源的重組和優化一直處在停滯階段。

(6)輻射效應不足。目前居家養老服務站的工作都是依托每個社區獨立開展,並沒有形成輻射效應。各個社區之間各自為政,忽視了周邊社區的資源和優勢。先期試點的居家養老服務站沒有起到以點帶麵,由點逐漸向麵覆蓋的作用,而且他們之間也缺乏經驗交流的渠道,達不到相互借鑒的效果。

2.南通市區社區養老服務站發展的思考

(1)政府要把社區養老服務站建設這項民心工程切實落到實處,應進一步提高對社區助老服務重要性的認識。

當前,老年人對社區照顧的需求呼聲那麼高,為什麼社區助老服務不能滿足老年人的需求,而是原地踏步、停滯不前,歸根結底是認識高度和重視程度的問題。我們的一些職能部門和社區管理與服務部門對開展和加強社區照顧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認識不足,觀念落後,還沒有把社區助老服務提高到一個更高的層次來認識。

在社區助老服務的認識上,應當把社區助老服務事業提高到反映一個社會文明進步水平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保持社會穩定的高度來認識。政府在社會福利事業占有重要地位,政府的投入和政策在老年福利服務的推行方麵起決定的作用。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應出台指導性的原則框架和完整客觀的業務考評體係,監督和鞭策居家養老服務站的工作。

(2)資金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源所在,隻有解決好資金問題,才能真正做好社區助老服務。在認識程度上升到一定高度後,必將認識到社區照顧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對社區的物質和資金投入肯定會上升到一個層次的。這不僅需要民政部門的資金投入,也需要社會的企事業單位的福利資金投入,這才是解決社區助老服務事業資金缺乏的根本措施。

政府目前對居家養老服務站以獎代撥的資金投入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養老服務站運行資金的匱乏。社區養老服務站沒有得到政府先期的投入,卻要在年末接受政府指標性質的考核和評審,其達標的難度可想而知。因此,政府在居家養老服務站的建設初期投入充足的資金有利於服務站快速的發展壯大,便於服務的開展和實施。在加大投入的同時,也需要建立完善的監督體係確保資金得到高效的使用。

居家養老服務站要積極推進市場化運行的進程,主動向老年人介紹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增強自身的“造血”機能,努力擺脫一味依賴政府撥款的窘境。政府加大對貧困老年人的生活補貼,以便他們能夠購買養老服務站的服務,創造更大的市場需求。

(3)在社區內積極宣傳養老服務站,介紹養老服務站的服務項目和服務製度。通過舉辦一些老年人喜聞樂見的活動,增加老年人活動設施建設,增強養老服務站在社區老年人中的熟悉度。邀請老年人積極參與和體驗養老服務站的相關活動和服務,借助老年人之間的相互溝通宣傳服務站。依靠社區,充分利用社區內的各種群眾團體和組織,鼓勵和支持社區內的老黨員、老軍人率先購買養老服務,並請他們提出對的意見和建議,促進服務站工作的開展。組織誌願者隊伍,為社區內的老年人做好事、實事,增強他們對社區服務站的認同感。舉辦相關講座,介紹當今時代的發展形勢,潛移默化地改變老年人陳舊的思想觀念,幫助他們樹立有困難向養老服務站尋求幫助的意識。

(4)建立專業化的服務隊伍。居家養老服務站的服務人員由社區向社會招聘,主要為大齡退休職工,他們缺乏相關的知識和勞動素養。養老服務站應對服務人員進行先期培訓,考核合格後再上崗。服務站與服務人員簽訂協議,明確雙方的責任和義務。保持與服務對象的良性互動,及時獲取服務對象的反饋信息,對服務人員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態度進行有效監督。建立完善的獎懲機製,鼓勵服務人員對各自的工作盡心盡責。積極引進和吸收專業人才,打造專業化的服務隊伍。

(5)據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驗,社區照顧除要有專業工作人員之外,還應有相應的誌願者服務隊伍作為支撐,通過社區的助老服務,再組成“老年服務小組”、“老年人健身文娛活動服務隊”和“醫療誌願服務隊”等誌願者組織為老年人提供綜合性的社區福利服務。

(6)為居家養老服務站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居家養老服務站作為非盈利性民間福利機構,應有獨立的辦公場所,專用的電話接線,值班時有專人負責,建立和完善員工的日常行為規範和管理體係。政府以製度化、體製化的模式對養老服務站的運行和經營進行全方位的管理和監督,積極地為養老服務站解決政策上的困難。

居家養老作為老年人的未來養老方式,其發展迫在眉睫。居家養老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托、以專業化服務為依靠,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決日常生活困難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化服務。既然我們對其發展過程中的這些問題已經有所認識,那就要采取切合實際的措施排除社區助老服務在完善道路上存在的諸多困難。我們要以“立足社區,服務居民,麵向老人,優勢護理”為宗旨,走出一條“政府扶植,市場運作,實體管理,社會參與”的居家養老之路,方便老年人的養老生活,為老年人提供我們力所能及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