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Chapter 4
幸福的日子
爸說這個小鎮正在迅速擴建,新的拓荒者不斷擁來,忙碌著建造房屋好定居下來。一天傍晚,爸媽走路去鎮上幫忙組織教會。沒過多久,教堂的地基就建好了,不過修建教會的木匠不夠,於是爸又幫忙幹起木匠活兒。
每天清晨,爸做完雜務活兒,便用鐵皮桶裝著午餐,提著步行到鎮上去。他在七點鍾準時開始幹活,中午隻休息一會兒,到了傍晚六點半才收工,然後就趕回家吃晚飯。這樣下來,爸一周可以掙上十五元錢。
那段時間可真幸福啊。菜園子的蔬菜茁壯成長,玉米和燕麥長勢喜人。小牛犢已經斷奶了,這樣就有脫脂牛奶來做白色幹酪,還有奶油做黃油和乳酪,更叫人開心的是,爸現在可以賺上一大筆啦。
勞拉在菜園子裏幹活的時候,總是不由自主地想著瑪麗去讀書的事。大約在兩年前,他們就聽說艾奧瓦有一所盲人學校。每天他們幾乎都在想這事,每晚大家都在祈禱瑪麗能到那兒去上學。瑪麗失明後,最讓她痛苦的就是她無法念書了。她是多麼熱愛讀書,熱愛學習,多麼渴望當上一名教師啊,可現在她永遠也無法實現當教師的夢想了。勞拉並不喜歡教書,可她現在卻必須做一名教師。等到她長大了,可以去教學生了,她一定得去教書,隻有這樣,她才能賺上一筆錢,供瑪麗去盲人學校讀書。
“沒關係,”她一邊鋤地一邊想,“我眼睛好好的,看得見。”
她能看見手中的鋤頭、大地的色彩、綠葉上的光暈、豆莖的陰影。她隻要抬頭一望,就可以看見綿延起伏的草浪、遠方的天際線、飛翔的小鳥、津津有味享用青草的艾倫和小牛犢,天空中呈現出不同的藍色,宛如白雪的朵朵白雲。她可以看見這一切美景,可瑪麗的眼前卻一片漆黑。
雖然她幾乎不敢奢望瑪麗事事都能得償所願,可她還是由衷地希望瑪麗能在秋天去盲人學校上學。爸現在能掙很多錢。如果瑪麗現在就去盲人學校讀書,勞拉一定會奮發圖強,刻苦學習,等她十六歲的時候就可以去教書了。那時候,她掙的錢就可以供瑪麗繼續在盲人學校裏學習。
她們都需要錢去買衣服、鞋子,爸掙的錢都拿去買麵粉、糖、茶和醃肉了。蓋另一半小屋時欠木材場的錢還等著要還,冬天需要的木炭也該買了,還有稅金眼看也要交了。好在他們今年有了菜園,種了玉米和燕麥。等到後年,他們種下的東西差不多就夠吃了,基本上可以做到自給自足。
如果他們再養幾隻雞,養一頭豬,就可以吃上肉啦。現在這一帶已經開墾出來,野生動物幾乎沒了蹤影,要想吃上肉就必須掏錢買,要不就隻好自己養。也許爸明年就可以買幾隻雞和一頭豬回來,有些拓荒者把雞和豬一起帶來了。
一天晚上,爸滿麵春風地回到家。
“卡洛琳,姑娘們,猜猜我有什麼好消息要告訴你們?”他興高采烈地說,“我今天在鎮上遇見波斯特啦。波斯特太太讓他給我們捎來好消息,說她要替我們孵一窩小雞出來!”
“噢,查爾斯!”媽高興得不知說什麼好。
“等到小雞能夠自己覓食了,他就把整窩小雞給我們送來。”爸說。
“噢,查爾斯,這真是好消息。波斯特太太對我們實在是太好了。”媽不勝感激,“她還好吧?波斯特先生有沒有提到她?”
“他說他們過得很好。她現在可忙啦,今年春天一直沒法抽出時間到鎮上來看看,不過她可一直惦記著你呢。”
“整整一窩雞,還不知有多少隻呢。”媽說,“可沒有幾個人願意這麼做。”
“他們一直沒有忘記當初來到這兒,你待他們是那麼熱情友善。那時候,他們剛結婚,在暴風雪中迷了路,而我們是方圓六十公裏唯一的拓荒者。”爸提醒她說,“波斯特對這件事念念不忘啊。”
“哎,”媽說,“那算不了什麼。但你想想,整整一窩雞——可以把我們養雞的時間提前一年。”
如果他們能養活這一窩雞,如果老鷹、黃鼠狼或狐狸不把小雞吃掉,到了夏天,有些小雞就長成小母雞啦。明年,母雞就可以下蛋,有了蛋就可以孵出小雞。到了後年,就可以用小公雞來做炸雞,越來越多的小母雞長大,生蛋,孵化小雞,雞的數量日益增多。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吃上雞蛋啦。等有些母雞老了,不能下蛋了,媽就可以把它們殺來做成雞肉餡餅。
“如果明年春天爸能買一頭小豬,”瑪麗說,“要不了兩年,我們就可以吃上火腿、煎蛋,還能吃上豬油、香腸、排骨和豬頭肉糕啦。”
“格麗絲還能烤豬尾巴呢。”卡琳補充說道。
“什麼?”格麗絲好奇地問,“豬尾巴是什麼?”
卡琳對宰牛殺豬的情形還記憶猶新,可格麗絲卻沒有切身體驗。她從沒見過爐灶上烤著剝了皮的豬尾巴,金黃色的豬尾巴烤得嘶嘶作響、油珠直滴的情景。她從沒見過媽把烤肉鍋從爐灶上端下來,鍋裏盛滿金黃酥脆、吱吱冒油的烤排骨。她也從沒見過那隻藍色大盤子裏堆著香氣撲鼻的香腸,從沒見過用湯勺將暗紅色的肉汁澆在煎餅上的情景。她隻記得在達科他州的事,她所知道的肉,也隻是爸有時候買回來的醃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