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舌尖上的永康街(2 / 2)

這家小吃店的盛名可不得了,紐約時報評選的世界十大美食餐廳之一,米其林港澳區評鑒一顆星殊榮,頂著如此盛名的小籠包,究竟好吃到怎樣,我很好奇。

鼎泰豐與度小月一樣都有多家分店,永康街口這家,小小的店麵門口站著一隻可愛的招財貓,最好玩的是這隻貓手裏端著一屜小籠包,栩栩如生的樣子讓人看了更覺得饑腸轆轆,引得門口等位的客人紛紛跟它合影。

因為當地朋友提前預定,我們免去漫長的等位直接上了三樓的小間,看樓下排到門外的長龍,估計想要定到三樓這小包房可要費上一番周折。

開胃菜是涼拌黃瓜和黑木耳,鮮紅的辣椒絲讓人食欲大開。服務員先介紹了吃鼎泰豐小籠包的方法,蘸碟裏麵放著薑絲,然後依據個人口味加入一定比例的香醋和醬油。等熱氣騰騰的小籠包上桌,我早忘了這碟蘸水,感覺其實不用也可,因為小籠包本身已經足夠鮮美有味,我還是喜歡肉菜本身的味道。

開始品嚐第一種口味,聽見服務員說,每人一個。心想,這麼小的包子每人才一個啊,慢慢才發現胃口不夠大,因為整餐下來,共上了十多種小籠包,每一種的餡料不一樣,形狀也有差異,肉菜、蝦肉、蟹黃、鮮魚、蒸餃、紅油抄手、鍋貼。每一種都是皮薄餡大,小籠包的皮能做到那麼薄我還是頭一次吃到,同時又極其有韌性有嚼頭,一口咬下去,薄皮之下是濃鬱的菜和肉混合的香味,以及鮮美的湯汁。

大家紛紛放下矜持,也顧不得說話,手中的筷子爭先恐後地奔向桌上的各個蒸屜。尤其是蝦仁餡的那一屜,晶瑩剔透的包子做成開口笑的形狀,鮮嫩的大蝦仁露出誘人的身影,看起來就是精雕細琢的工藝品,讓人舍不得下筷。而蟹黃餡的那一屜,小籠包的薄皮上滲透出來的黃色,提醒著食客們,悠著點兒,小心湯汁燙嘴!紅油抄手,我原本以為隻有川味的飯館裏才有,沒想到在鼎泰豐的餐桌上也能吃上。

吃得差不多時服務員端上了銀耳甜湯,跟我們說起鼎泰豐的起源,創立之始做的是食用油行業,1972年才轉行小籠包等麵點,其高質的品質和服務逐漸獲得食客和業內認可。

半路出家也能做到最好,這小籠包不簡單。我邊吃邊開始犯愁,嚐過了鼎泰豐,以後別的小籠包如何吃得下。

小貼士:

1、度小月永康街店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永康街9-1號

2、鼎泰豐信義店地址:台北市信義路二段194號(永康街口)

§§第五章 蒙馬特影像咖啡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