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住在台北夜市旁的日子(2 / 2)

得知我們遠道而來,店裏特意贈送了蛋黃苦瓜等兩道菜,甜品紅豆湯也接著上了桌。每個人都撐圓了肚子,還是不能完全解決桌上的美食,遂決定打包帶走。我要的一盒章魚小丸子,做了第二天的早點。

在台北的第二周我換了一家旅館,總想著有更多機會能夠感受不一樣的台北。當我背著大包穿過臨江街走向我的新住所之時,夜幕已經降臨,夜市也已開張,放眼看去那如火如荼的景象分外誘人,當時我就想,完了,看來我的體重怎麼也要狂飆控製不住了。

後來的每一個白天,我都在台北的巷子裏尋覓心儀的咖啡館,入夜返回旅館洗澡之後,餘下的時間就都耗在那條街上。

通常我先去那家名叫雅口的牛排店,因為店裏有空調不至於太熱,還有免費的冬瓜茶和檸檬紅茶管夠。臭豆腐是我極愛的東西,這家的臭豆腐種類眾多,有煮的有炸的,可以加冬粉可以加鴨血,關鍵還有麻辣的湯頭十分過癮,加上金針菇和開口笑的牛肉丸更是絕配。頭一次進店才嚐了一口我立馬又要了第二碗,以後每天晚上必定吃一回,否則就覺得少了點什麼。

他們家的招牌菜其實是牛排雞排魚排,但感覺肉類太占地方一直沒有嚐試,有天晚上被鄰桌的香味勾起饞蟲,貪心地要了一份雙拚,雞排和草蝦套餐,結果上來一份沙拉,一份酥皮濃湯,雞排一大塊,兩隻大蝦,一個太陽蛋加一份意粉。當時我就傻眼了,曆盡千辛萬苦最後還是打包帶走。這一份套餐的價格是200台幣。

老梁家鹵料是我每天必然光顧的另外一攤。其實我不喜歡做很詳細的功課,而且在夜市真的用不著先查攻略,隻要看著哪一個攤前排隊最長,就隻管排到隊尾好了。老梁家鹵料的隊伍每天都曲裏拐彎蜿蜒著,耐心地等著取到塑料籃子,自行選取愛吃的鹵味放在裏麵,然後把籃子放到特製的金屬通道裏排隊便是。

如果是帶回隔夜才吃的,老板不會放蔥,如果跟我一樣無辣不歡,一定記得囑咐老板多放點辣椒,老梁家自己調製的辣醬別有風味。

一般來說吃過這兩攤,我的肚子就告急了,看著滿街美食隻能咽口水,但飲料和水果還是可以塞進去的。通常是百香草冰茶,和一大袋番石榴,台灣叫做芭樂的這種水果,按當地的吃法加一點酸梅粉,更能吃出香味和甜味,一個20台幣,三個50台幣,我吃得不亦樂乎。

住到通化街的第一天晚上,我就在夜市上吃到撐得難受,於是步行前往敦化南路的誠品書店,權當消食。日後的每天這樣的情形都會重演。不過,我很奇怪地發現自己隻吃過這幾樣東西,不曾嚐試別樣,並非不合口味,大概還是性格使然吧。

§§第十四章 咖啡小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