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學從不同的層次研究人的心理和行為並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補充、相互聯係的。隻有把對個人的心理行為、群體心理行為和組織心理行為的研究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全麵提高組織的效率,提高組織的管理水平。
三、管理心理學和相關學科的關係
(一)管理心理學與組織心理學、組織行為學
國外與管理心理學類似的名稱有組織心理學、工業組織心理學、組織管理心理學、組織行為學、行為管理學、人力資源管理學等,目前在我國使用較多的是組織行為學。
這些不同名稱的學科間有何區別呢?有人曾詢問過管理心理學的創始人萊維特(H。J。Leavitt)教授,他認為二次大戰前,美國隻有工業心理學,主要用來測試個體的差異,為人員的選拔和教育培訓服務;戰後,著眼於群體的社會學受到重視。他本人於1958年出版了《管理心理學》一書,用“管理”代替“工業”,目的是敦促人們從領導、管理和組織角度來使更大數量的人做好工作;20世紀60年代初期,他和另一位學者巴斯(B。Bass)在為《美國心理學年鑒》合寫一篇綜述時,又使用了“組織心理學”一詞,這意味著當時的研究已從群體擴大到整個組織。從管理心理學到組織心理學,再到組織行為學,反映了這一領域的發展過程。在他看來,組織行為學是最廣闊的範疇,包括了組織心理學和管理心理學的概念。
美國管理學會主席古明斯(L。L。Cummings)認為組織心理學和組織行為學的相同點,在於它們都集中探討組織中的人的行為,不同點在於組織心理學將心理學作為綱領,組織行為學則從各學科吸取知識。當組織心理學的範圍在不斷擴大時,兩者之間的區別可能趨於一致。
諾貝爾獎獲得者西蒙(H。Simon)1984年來華講學,在回答提問時曾提出:“在管理心理學和組織行為學之間,別人可能認為不同,但我沒有看到真正的差別。”
我們認為,從工業心理學到管理心理學,再到組織心理學直至組織行為學的出現,反映了這一領域的曆史發展與演變過程。但發展到今天,這些不同名稱的學科之間在內容上已經逐步趨同、融合。雖然研究的側重點有所區別,但其基本精神、研究對象及內容結構和引用的論據等沒有本質性差異。
(二)管理心理學涉及的重要學科
1.心理學
心理學(Psychology)是管理心理學最重要的基礎,它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及行為規律的科學。它通過研究個體認知過程、情感過程、意誌傾向、個性心理特征及個性傾向性,為管理心理學提供了諸如工作動機與激勵、工作滿足、績效評估、態度測量、員工選拔、工作設計等諸方麵的知識,從而貢獻於組織管理。
2.社會學
社會學(Sociology)是關於人類社會和社會行為的科學。它認為人的行為主要是在所屬群體以及這些群體內發生的社會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它提供了有關團體動力學、組織文化、溝通、衝突、團體行為等方麵的知識,成為管理心理學的主要組成部分。
3.人類學
人類學(Anthropology)是研究人類的習俗,不同文化的比較以及人類文化的演變等內容的科學,包括體質人類學和文化人類學。文化人類學著重研究人們習慣的行為,這種行為受文化背景的影響。人類學尤其是文化人類學為管理心理學提供了組織文化、組織環境、文化差異等方麵的知識,為研究組織中的跨文化差異提供了解釋。
4.社會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是研究社會、群體環境中個體與個體之間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動及行為規律的科學。它為管理心理學提供了諸如態度改變、士氣、信息溝通、衝突、群體心理與行為等方麵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