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集體即通常所說的領導班子,領導班子中不同人選的構成,稱為領導集體的結構。如何把各種類型的領導人才合理地組合成一個領導班子,正如把各種類型的零件合理地組成一部高能的機器一樣,需要合理的組織調配。一個合理的領導班子,除了首先要考慮領導者的政治品質之外,還必須考慮每個領導成員的年齡、知識、智能和性格等因素,需要各種專長的人互相搭配,取長補短,相互促進。通過合理的組織安排和協調,使之靜有其位,動有其規,各得其所,各顯其能,形成相互配合、相互製約、相互激勵、相互默契的有機整體。
一、衛生領導集體的年齡結構
合理的年齡結構是一個領導集體保持其最佳功能狀態的極其重要的條件。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的年齡與智力有一定的數量關係。如,知覺的最佳年齡是10-17歲;記憶的最佳年齡是18-29歲;比較與判斷能力的最佳年齡是18-49歲;動作和反應速度的最佳年齡是18-29歲。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智力特點和個性特征。領導班子的年齡結構,需要老、中、青三者結合,使三者構成合理的比例,處於一個不斷發展的動態平衡之中。老年人閱曆深廣,經驗豐富,思慮周密,處事穩健;但年老體衰,精力不濟,思維遲鈍,容易保守僵化,故步自封,缺乏創新、進取精神。青年人活潑敏捷,熱情好學,富有開拓、創新精神;但閱曆膚淺,缺乏經驗,容易偏激、草率。中年人則往往兩者兼而有之。做到老、中、青合理組合,有利於領導集體取長補短,相得益彰,有利於新老交替,保持領導集體的最佳功能狀態。當前,領導班子的年輕化已成為社會發展的趨勢,衛生管理部門隻有不斷進行新陳代謝,才能保持領導結構的青春活力,提高管理效益。
二、衛生領導集體的知識結構
所謂知識結構,是指在領導集體中,具有各類知識專長的人才之間的合理比例。知識結構在領導集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現代領導成員必須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和各種專業特長,在整個社會智力結構中,他們應該屬於高等知識水平的範疇。至於每個領導集體所需要的知識、專業結構,將隨著部門的不同,領導層次的不同,會有不同的差異。一般來說,領導集體成員中,既要有自然科學技術方麵的人才,也要有社會科學、人文科學方麵的人才;既要有理論家,也要有實踐家。部門的層次越高、越重要,對知識和專業的要求也越高越完善。
長期以來,各級領導班子中,缺乏應有的專業幹部,外行指揮內行,不懂裝懂的瞎指揮,曾給衛生事業造成嚴重的失誤。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對領導集團知識結構的專業化要求越來越高,現代領導集體中必須有一定的內行、專家,才能滿足這一要求。中央提出管理幹部專業化的要求,使許多科技人員走上了領導崗位。但是,領導幹部的專業化,並不等於有一技之長的專家都能勝任領導的職能。學術上的權威不等於管理上的權威,管理也是一門科學,現代領導者是否內行,最主要的標誌是看他是否具有現代化管理的才能和專長。片麵強調高科技人員充實領導班子,並不能構成最佳的領導集體結構。理想的領導結構,應該是各類專家合理的有機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