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奪得國際藝術學會金質獎章和取得“當代世界第一大畫家”稱號的這一事情,還充分表明,他已登上了世界藝術的最高峰,成了一位世界性的藝術大師。
在瑞士日內瓦國家藝術曆史博物館隆重展出的“張大千先生近作展”取得巨大成功。其中一幅麵積達48平米的《巨荷圖屏》以磅礴的氣勢震驚了畫壇和觀眾。後來受歐洲各國的邀請,此畫先後在法國、美國展覽,均獲巨大成功。後來此畫被美國現代美術博物館以高價收藏,成了此美術館的一件“東方至寶”。此後,張大千相繼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德國、比利時、英國等國家舉辦了展覽,皆獲巨大成功。
就在張大千在全世界巡回展出而取得巨大成功時,他在巴西所精心營造的八德園因為屬於巴西政府規劃中的大水庫的征地範圍而被迫搬遷,他頓時心急如焚、心痛不已。但痛定思痛,盡管一萬個不情願,卻也隻能搬走。
他帶著妻子、女兒張心嫻、廚師、裱畫師等一幹人搬到了美國紐約。他們先到美國的天然名勝遊玩一番,然後去波士頓治眼疾。醫生決定用激光療法來診治張大千的眼疾。可是,因為醫生的醫術實在太差而導致右眼視力變得更壞,甚至有人傳言張大千的右眼壞了,成了“獨眼龍”了。
1969年,張大千率領家小,離開他們居住17年之久的巴西,移居到美國西海岸的卡米爾。他們在卡米爾買了一幢兩層樓的小樓做住房,房子狹小而人口眾多,就如鳥居籠,跟八德園簡直不能同日而語。好在周圍草木茂盛、空氣清新、風景優美,勉強可以居住,張大千就將此屋命名為“可以居”。
住了一段時間後,張大千總覺得“可以居”實在太小,家裏來個朋友就隻能打地鋪,這對於好交朋友的張大千來說實在太別扭,總想找一個較大的地方居住。真是天遂人願,恰逢有人要出售一所古老大宅。隻見那所老宅占地甚廣,園中古木參天,整個園子占地5華畝半,園內還有不少空地。張大千最後以100萬美元成交,可以銀行擔保分期付款。
張大千見此園的周圍,草木青青,碧綠蒼翠,故取名“環蓽庵”(蓽即草木也)。經過幾年的努力,張大千又把環蓽庵建設成美國西海岸著名的一座中國名園。他在裏麵讀書作畫,賞花觀景,生活過得十分舒適安逸,許多新朋老友紛至遝來,其樂融融,大大抵消了張大千僑居國外的落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