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莫道桑榆夕陽最美(1 / 2)

新陳代謝、生老病死是無法抗拒的自然規律,既不能把年齡不當回事,也不能太當回事。“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懂得保養身體,活得豁達通脫的人,才能在沉澱的歲月中品味出——夕陽最美。

2005年6月,陳乃芳如期卸任。有句詩說得好,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也許是過去工作太忙,也許是心態永遠年輕,她竟然不知老之將至。昔日案牘勞形的歲月染白了發絲,可愛美的她還是習慣於把它染回來。最美不過夕陽紅,她的晚年生活在遭遇重創後,依然張弛有度、井井有條。

陳乃芳卸任之後,少了很多日常的瑣碎事務,多了許多的空閑時間可以自由支配。很多人退休之後都會有一段時間的不適應,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退休綜合征”。對陳乃芳而言,短暫的不適應與失落也是在所難免的,但她很快調整好自己的生活節奏,開始一段新的生活。

陳乃芳是第九屆和第十屆政協委員、外事委員會委員。從校長職位上退下來之後,她有了更充足的時間到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參加政協委員學習、輪訓,進行調研,提交國際、外交方麵的提案;參與相關的視察(如“循環經濟”的考察);參與接待與會的外國來賓(如美國的“百人會”);參加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相關會議的籌備工作等。利用專業特長,繼續發揮著自己的餘熱。

陳乃芳需要工作,當然,工作也需要她。卸任後一個月,她就被北京市教工委邀請去幾所北京市委組織的教育部直屬高校開展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工作,並被任命為其中一個督導小組的組長。從2005年下半年到2006年春,她帶領其他聯絡員擔任了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和對外經貿大學五所高校的聯絡督導工作。那段時間,陳乃芳刺促不休,每到一所學校都必做階段性的動員報告、工作小結,聽取學校領導、老師的學習心得,審閱各種黨性分析材料和支部整改方案,不敢有一絲怠慢。工作中,她還總結出了一條“指導不領導、到位不越位、參與不幹預、督促不包辦”的督導原則。年齡一天比一天大了,可她依舊甘之如飴、盡心盡力。

2006年,陳乃芳有為期一年的學術休假。結束了“保先”教育工作後,她就去了美國。賦閑不意味自此就可以過悠哉遊哉的生活。在美半年,她把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過去公務纏身,令陳乃芳頗感慚愧的是,她少有潛心讀書的時候。少了時間,沒了心境,青年時代以書為伴的生活幾十年不再。陳乃芳這次好好地彌補了缺憾,一口氣看了20多本書。她還是那麼熱愛文學經典,不過這位60多歲的老太太看起書來也很“前衛”,市麵上風靡一時的暢銷書她也會買來讀一讀,如新出版的克林頓的My

Life。除了學習,陳乃芳還利用閑暇時間去了賓州大學、麻省大學等幾所和北外合作交流過的大學,向學校的領導和師生們介紹北外近幾年的現狀和新任校長,希望校際合作能深入開展下去。在美期間,她還專程去紐約慰問了在聯合國總部做翻譯工作的校友,和他們敘敘舊,說說今非昔比的母校。的確,北外變了,陳乃芳的職務變了,可赤誠的心卻從來沒有變過。

陳乃芳的美國之行還有一個不小的收獲。她借去看兒子的機會,規勸兒子回國。女兒、兒子先後在國外求學、工作,盡管牽掛永遠都在,但他們老兩口的生活總還是少了個依靠。不虛此行,她打動了兒子的心。兒子丁銳最終決定放棄美國的優厚待遇,於次年回國創業。